在实践中,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特别在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和审计结果方面是密切相关的。 从审计内容看: 财务收支审计的目标是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其真实性重点在于资产项目和损益项目,查明有无隐瞒资产,少报或做假账,搞虚盈,形成经营隐患的情况;合法性的重点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否遵守了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是否结合实际制定了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并有效实行。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任务是,考核单位法定代表人任期内,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情况和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着重审计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单位管理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和执行情况,资金的筹集使用情况、财务收支活动的规范性及企业经营中遵守国家财经法纪情况和单位法定代表人有无重大决策失误和渎职行为,以及应负的责任。 所以,在审计内容上,经济责任审计既包含了财务收支审计中对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的审计内容,也包括了经济效益审计中对企业有关绩效指标进行核实的审计内容,是常规性财务收支审计和有针对性经济效益审计的深化,经济责任审计来源于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又高于二者,是二者在审计内容上更深、更广的延伸。 从审计方法看: 财务收支审计的方法,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审计方法,具有许多种类。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运用。经济效益审计,是从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两方面来进行检查和评价的,采用什么具体审计方法,既要考虑审计对象的特点和审计目标,又要同时考虑被审计单位能否提供相应的资料以及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实际情况。经济责任审计由于既要全面综合评价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更要评价企业领导人员的个人责任,所以完全可以综合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的审计方法。在方法上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运用财务收支审计一些常用的方法如分析法、审阅法、比较法、核对法、经验判断法等,从企业财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入手,审查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经营环境,确定真实性审计的重点; 二是运用复算法、分析法、比较法等经济效益审计中常用的一些方法,全面测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及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 三是充分利用审计工作中通用的调查法和查询法对企业的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查,尽量掌握一些动态情况,以指导审计工作,确定审计重点; 四是在运用抽查法时应尽可能考虑合理性,抽查对象应具有代表性,覆盖面应尽可能广一些,力求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企业的情况。 所以,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之间在审计方法上也是贯通的。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的许多常用方法也适用于经济责任审计,在实际工作中也通常加以采用,要实现审计目标也必须使用。但经济责任审计要评价单位领导人员的个人责任,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还必须延伸至管理领域,运用更多、更广、更深、综合性更强的审计方法以实现审计目标。 从审计结果看: 财务收支审计是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等规定,来评价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经济效益审计的范围不同,所以评价标准也不同于财务收支审计。它更多的侧重于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因而需要各种量化的标准。对审计事项的评价,经济效益审计不仅仅局限于对经济指标的真实性做出评价,更重要的在于按照审计目标和要求,通过检查、取证、分析和评价过程,既肯定已取得的成绩,又证实影响经济效益的问题所在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所在,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并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审计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是在对企业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评价企业领导人的经营业绩和应负的责任,是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结果的人格化。由此可见,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既包含了对企业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审计的结果,也包括了对各种经济绩效指标进行复核、比较、分析后得出的审计结果。 此外,因为经济责任审计是在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基础上更深、更广的延伸,所以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的结果完全可以为经济责任审计所利用,只不过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 无论从审计内容、审计方法、还是审计结果方面看,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在实践中必须将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既摸清家底,挖掘企业发展潜力,展望未来经济效益,对企业有一个较全面综合的评价;又能分清经济责任,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达到最终实现审计目标,圆满完成审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