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带给审计的启示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审计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4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与“非典”疫情对抗的过程中,审计担负了对抗“非典”专项资金、捐赠物资及基建工程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工作。在总结这项工作时,发现面对“非典”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

      首先是审计介入时机的不适应。审计部门通过履行监督职能,向社公公告审计结果,达到为政府服务,为纳税人服务,为每一个公民服务的目的。但我们的审计还停留在事后,没有实现对整个抗击过程的事中或跟踪审计。因此从实施的效果看,我们的服务层次还不够高,没有能参与其中对抗“非典”资金、物资的管理使用提出及时的、建设性建议。

      其次是审计程序的不适应。虽然在第一阶段的“非典”资金审计中,我们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完成了对抗“非典”专项资金、物资审计的任务,但也暴露出仓促上阵,审计操作程序不统一、不规范的问题。由于缺乏对突发事件审计的经验,我们对“非典”资金的审计还停留于应付临时工作阶段,对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考虑不周,解决不到位,审计风险较大。审计结果也仅限于反映情况、反映问题,而没有从体制和机制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是现有审计方式的不适应。为了在抗“非典”资金审计中最大限度地保证审计干部的身体健康,我们把审计方式由就地审计改为报送审计。但这种工作方式显现出了不适应,即缺少报送审计的经验,审计人员心态上不适应,被审计单位心理上不适应。审计人员觉得就地审计方便、主动,审计风险小,报送审计被动,潜在风险大。被审计单位也认为审计人员少了监督,办起事来就拖沓。最后报送审计的效果和作用受到限制,审计人员进行了就地审计。

      第四是审计人员的不适应。面对突发事件,要求审计人员不仅业务技能要全面、过硬,还要有较强的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而我们的审计干部在审计中表现出业务单一,跨行业审计能力弱和分析问题角度不高等情况。

      第五是审计资源储备的不适应。日常的审计工作中,我们对被审计单位基础资料和除财经法规外的其他政策、资料的收集、整理不够重视,多是现学现卖。在突发事件面前,表现出缺少基础数据,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执行的政策等信息胡乱抓。此外由于没有与政府其他部门实现资源共享,在“非典”资金审计中出现重复工作,增加了审计的工作量和风险。

      这些不适应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工作中的薄弱点,要攻克这些薄弱点,充分发挥审计机关监督与服务的职能,就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强化审计意识,将审计关口前移。要更好的发挥审计监督和服务的作用,审计就不能停留在等任务、等安排上。面对紧急事件,审计应有自己的预见性,提早申请参与其中,在第一时间加入到应对突发事件的队伍中,开展跟踪审计,做到随事件发生边审计边提出合理化建议边发挥服务作用,同时降低审计风险。

      二是建立一套规范的应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审计预案。“非典”让我们迫切地感到审计应当在现有审计程序、审计方案基础上建立一套针对特殊事件的紧急预案。它的特点是快速、简洁、高效。它的作用是在最短时间里完成审计的组织、实施,体现审计的监督职能。这个预案应该详细规定遇到突发事件时,审计重点如何确定;遇到紧急事项如何汇报、处理;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建立什么样的中期汇报制度;我们现有的复核制度如何进行调整以及在保证突发事件审计的前提下,如何协调常规审计工作的开展等。

      三是积极实践,开展形式多样的非现场审计。“非典”让我们看到在开展非现场审计中我们的不足,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非现场审计作为一种新型审计模式必将在今后的审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就地审计的同时,我们要有意识的加大对报送审计、计算机远程审计、互联网审计等审计方式的探索和实践,如尝试对财、税部门及重点金融企业进行联网审计,逐步积累非现场审计的经验,使非现场审计成为就地审计有益的、积极的补充,提升审计的效率和科学含量。

      四是强化审计人员宏观意识,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审计工作水平。首先应加强干部的轮岗、交流,让审计干部有机会接触多种行业审计,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其次在日常工作中要把好审计成果转化关,审计报告、审计信息、审计调研决不能停留在查几个问题,收了几个钱,处理了几个人上面,而要运用发展的、系统的、联系的观点研究审计对象发生的问题,冲破就事论事的局限,自觉联系政治经济大局,提出高质量的审计意见和建议。最后要加大宏观经济、方针政策、法规制度以及现代科技、计算机等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技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审计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五是健全被审计单位动态数据库,科学调配人员。及时、详实的数据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基础,而人力、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则是提升审计质量、效益的关键。因此,我们应尽快建立健全被审计单位资料库,完成审计对象、审计法规、审计专家等数据库和共享作业平台的建设,实现审计基础数据库的动态管理。此外,科学分工,加强审计系统内的协调配合;接通政府工作网,提高信息利用层次和水平,实现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最优组合。为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益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