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审计是指在政府的职能行使者的实际工作中,对就业需求、就业供给、劳动力市场和失业保障的管理情况进行审计,为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监督保障。 就业审计的内容包括: 1.就业需求审计。 就业需求审计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发挥其监督作用,来缩小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不一致性。因此,开展就业审计就要考察政府在宏观发展战略上是否把充分就业作为主要的工作目标,在微观上是否制定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具体措施。这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产业发展安排上是否考虑到本地的就业因素。以前,我们很多政府在进行选择时,根本不考虑就业者的出路,盲目追求所谓高新技术和能立竿见影的产业。(2)在政府支出方面,是否考虑到就业因素。我们很多国债投入的建设项目对就业的贡献不大,因为其大多是投向资本密集型项目。而美国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中,为增加就业而投巨资进行植树造林等用工密集的项目。(3)在税收上,是否把提供就业的多少作为获取税收优惠的条件。特别是对那些下岗工人的自主就业,应提供税收减免。(4)在国企改革上,要切实安排好原来的劳动力就业,严禁把他们一股脑儿推向市场置之不管的摔包袱做法。此外,由于国企改革的进程必然涉及下岗再就业问题,因此其推进的速度应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 2.就业供给审计。 就业供给审计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发挥其监督功能,以至于适当减少劳动力供给,提高劳动力供给的质量。而要实现适当减少劳动力供给,提高劳动力供给的质量的目标,发展正规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有效的措施。这是因为,正规教育和培训,一方面推迟了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以便于其以后更好地就业。可见,发展正规教育和职业培训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因此就业供给审计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进行:(1)政府对正规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投资是否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这是因为教育从总体来看属于一种准公共产品,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要不断地深化、广化。因此教育投入不仅需要由政府承担合理的部分,而且还必须保持相应的增长幅度。(2)是否实行严格的劳动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对未达法定劳动年龄的劳动者,特别是童工应严格限制进入劳动力市场。对于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行业,应限制聘用外籍工人。目前,一些地方使用外籍保姆,此举明显违背该条例。而达到退休年龄的应退出劳动力市场,为年青人腾出岗位。 3.劳动力市场审计。 劳动力市场审计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发挥其监督功能,实现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以有利于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最终达到人力资本的有效配置。为此劳动力市场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是否实行带有就业歧视性质的政策,比如限制外来工使用等。(2)是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降低就业搜寻的成本,主要是考察是否建立一个有效的就业网络,方便谋职者快速获取相关的就业信息。(3)是否存在增加工作转换的成本的做法。有的地方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对劳动力的流动设置种种障碍,如必须交纳一定的抵押金等。 4.就业保障审计。 失业保障审计的核心目标是考察失业人员是否享有一定的生活保障。一定的失业保障,是帮助失业人员重新走上就业的物质基础。失业保障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失业保险基金的建立和安全运转,以及发放等方面的情况。为此要考察政府是否及时补充失业保险基金;在安全方面,是否杜绝挪用失业保险基金和投向高风险的项目;在发放方面,是否按标准及时足额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