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职能定位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安徽审计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04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国家审计在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中的职能定位

      我们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行政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的特殊历史时期的国家审计职能定位为:以经济监督为主体,在法律的框架内,参与必要的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其主要依据在于:

      1、从社会发展的历史时期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尚在建立之中,各种利益关系需要调节,各种权力的运用需要规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绝不是空洞的口号,必须十分具体地落实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上来。当前,权力腐败是危害国家经济安全、老百姓深恶痛绝的突出问题之一。而制约权力最有力、最有效的东西,也是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因此,完善人大的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是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的必然选择。

      2、从民主与法制的发展进程看,我国正处于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时期。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政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权力的越位、错位和缺位。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从决策的执行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是包括国家审计机关在内的各经济、行政、司法等监督主体的重要职责。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中,民主与法制手段的运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国家审计应适应依法治国的要求,重新定位其职能,当好民主与法制的工具。

      3、从党和人民对审计工作的要求看,审计机关应代表人民的意志对政府执行公共权力的部门进行监督和检查。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党十分重视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始终把加强廉政建设、反对和治理腐败作为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政治斗争来抓,并对审计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如《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就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正如李金华审计长在《谈制定五年规划的十个问题》中指出的那样,“经济责任审计难以将其划归哪一类”,就是因为它已超出了原先的审计职能定位。因此,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重新定位审计职能,是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需要。

      4、从现阶段审计工作的实践看,国家审计的作用已远远超出了经济监督的范畴。如果说,审计机关成立之初查错纠弊,监察和督促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是履行经济监督职能的话,那么,自1996年起,各级审计机关受本级人民政府委托向本级人大常委会作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为人大对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重大经济决策进行监督提供依据,就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监督了。而审计机关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参与查办大案要案等,更不是单纯的经济监督了。党的十六大要求审计机关在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中发挥作用,为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提供了一个契机。国家审计应按照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对自己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

      新的审计职能定位下的审计工作思路

      1、审计理念应着眼宏观性。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党的十六大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是新形势赋予审计监督的新使命。审计工作要体现新要求、履行新使命,新必须树立新的审计理念,在依法履行职责中着眼宏观性,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文明的高度统揽审计工作,以民主与法制的工具找准审计工作的位置,用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增强审计监督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服务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审计工作贴近贴紧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关注重大经济决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大额资金的分配使用等,从宏观上研究、分析问题,防止权力的市场化行为和暗箱操作,以适应党和政府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

      2、审计方法应把握规律性。审计方法贯穿于整个审计工作过程之中,审计方法运用是否得当,不仅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被审计单位的性质与产生问题的环节是有规律可寻的,要注意把握资金运行、权力运用的规律,善于将计算机

      审计和内部控制测评、抽样审计等先进的方法结合起来,逐步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查清被审计单位的问题。因为查清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和权力运用的真实情况,既是审计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又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环节。

      3、审计手段应体现科学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电子化、网络化正一步步地向我们走来。特别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不仅对审计的技术装备提出了挑战,而且对审计人员的素质、审计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同时经济犯罪分子和不法人员也可能

      利用高新技术手段进行智能犯罪。审计工作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使审计手段体现科学性,逐步实现审计技术、审计行为、审计管理的科学化,提高审计工作的科技含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