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搞好审前调查的必要性 1、搞好审前调查是保证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手段。只有遵循合理、科学的审前调查,审计人员才能搜集到完整的、真实的资料,对编制好审计实施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2、搞好审前调查是确定审计方法的前提。采取科学、合理和规范的审前调查,审计人员才能选定最为适用的审计方法,高效地实施审计。 3、搞好审前调查是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客观要求。采取符合实际要求的审前调查,才能确保审计质量,把降低审计风险的要求落实到审计工作各阶段、各环节、各步骤的始终。 4、搞好审前调查是提高审计效率,减少资源消耗的有效途径。采取严谨而又灵活的审前调查,将规范与审计人员的经验和职业判断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二、审前调查应了解的主要内容 无论采取哪种审前调查形式,都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了解和掌握被审单位基本情况。包括被审单位的历史沿革,隶属关系,人员编制,主要负责人的情况,内部组织结构所属公司和所属经济实体以及外派机构、公司的经营活动情况,各项资金和资金结构情况等。 2、了解和掌握被审单位的主要业务状况。行政事业单位包括:职责范围、管理权限、资金拨付、行政性收费等情况;企业包括:主要产品及工艺流程、市场状况、销售情况、采购情况、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存在、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了解和掌握被审单位的管理状况。包括业务经营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制度和会计分析工作等。 4、了解和掌握被审单位的其他重大事项。包括重大投资及资本性支出、重要改组和购并情况、重大违纪记录和重大诉讼、重要会议记录和特殊政策等。 5、了解和掌握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关情况。包括职责分工、规章制度、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内部审计以及其他监督活动。 6、了解和掌握被审单位对过去审计建议和决定的执行和改进工作情况。如果被审单位没有采纳执行,其原因是什么。 7、其他需要了解的有关重要事项。 三、审前调查方法 1、召开调查会议,与被审单位或(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等进行座谈。通过召开由被审单位或(企业)有关负责人(总经理)、总会计师以及财务部门、综合管理部门、生产部门、供应部门和销售部门负责人等参加的调查会议方式,了解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发现对审计有重大影响的因素,以及影响到被审单位的新出台的法律等。 2、发放调查表形式。根据被审单位需要了解的情况,可以利用预先设计好的调查表,向被审单位提出要求,要求对表上的内容予以填写回答,并提供相关资料。 3、实地察看被审单位的办公及生产经营场所和设施。这样可以帮助审计人员了解其办公及经营环境条件。实地察看可以了解企业的布局、制造过程、储存设备、产品积压、原料过时、残料过多等可能有问题的地方;还可以了解会计记录及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的类型和所在位置以及有关人员的工作情况。 4、利用以往审计的资料与经验。对于以前年度经过审计的被审单位,审计组可以通过审阅以前年度工作底稿,与以前年度审计该单位的审计人员进行讨论等方式,了解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 5、查阅与被审单位所在行业相关资料及有重大影响的法规。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利用被审单位收集的行业资料,来了解被审单位所在行业有关情况;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取得被审单位有重大影响的法规,了解和掌握这些法规对被审单位产生多大影响。 6、与被审单位有关监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讨论并查阅内部审计报告。可以帮助审计人员了解被审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内部控制的强弱等。 7、查阅被审单位相关会议记录和发布的对外年报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