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争不统一:日本乘虚侵占东北的政治背景

作 者:

作者简介:
曾景忠(1937-),男,江苏省泰兴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从事中华民国史、抗日战争史、中共党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研究所,北京 100006

原文出处:
史学月刊

内容提要:

东北易帜后,全国虽然实现了统一,但还主要是形式上的。国民政府下诸军政集团间的内战频频发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战争星火燎原。中原大战和平定石友三之乱,东北军大量调入关内,严重削弱了东北边防。连年内战,耗损了国力,无力抵御外侮。日本侵略者正是利用了中国的内争不统一,乘虚而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1931年发生的宁粤对立,严重地影响了对日和战的决行。张学良对中央政府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当关东军向辽西进攻时,张氏拒绝中央政府的一再指令,擅从锦州撤兵,终致东北全部沦陷。民族不统一,给外敌入侵造成了可乘之机。日本充分利用中国内部不统一,侵略东北,策划建立满蒙“独立”政权。这是九一八事变的重要历史教训。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4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0214(2004)05-0060-07

      近代日本对外扩张,奉行“大陆政策”,以侵略中国为主要目标,而侵华又以侵占满蒙为先着。尽管对于田中奏折的真伪存有不同看法,但“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注:田中义一.对满蒙之积极政策[A].李云汉编.九一八事变史料[Z].台北:正中书局,1977.)(p44),确系日本侵华的指针。日本声称满蒙为其“生命线”,从甲午战争起就图谋夺占。日俄战争后日本从俄国手中夺得东北南部利权,成立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派驻关东军,设立关东厅都督府,在东北肆行扩张侵略。发展至1931年,日本发动沈阳事变,三个多月时间内占领我东北三省。

      日本何以能在这时发动武装夺占东北呢?当年策动九一八事变的关东军高级参谋石原莞尔分析占领满洲的时机时说:“中国之民族运动与恢复主权运动乃理所当然,蒋介石之统一必然成功,其国力亦将逐渐集中。然而,目前其内部仍纷争不已,对满蒙问题(指日本武装进攻东北)恐难作出强力反应。”(注:板垣石原两原谋武力解决满蒙问题方案[A].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大本营陆军部》摘译[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p191)确实,中国内争,不能统一御侮,日本正是利用这一时机乘虚侵占东北的。

      以往对九一八事变背景之研究,一般多偏重揭示日军侵华之策谋,对于中国一方对事变之应对,又都集中于研讨不抵抗政策方面。对于九一八事变发生前和事变进行过程中,中国方面因内争不统一造成的国力虚弱,特别是东北防卫力量的薄弱,一些论著虽然有所提及,但均简略。应当注意的是,日本利用了中国内部的不和与内斗,发动侵占东北的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方面陷于内争,又滞碍了和战的决策,这是九一八事变发生时的重要的政治背景。本文拟就此作一些研讨。

      一 内战频仍,东北边防空虚

      自北伐战争结束,东北易帜,中国大体实现了统一。但这种统一是表面的、虚弱的。由于地方军事集团不愿裁军编遣,仍热衷于扩充地盘,国民党内反对派改组派的活动等原因,自1929年起,反对国民政府中央的内战战火络绎燃烧。1929年发生的桂系、冯系、唐生智、石友三等部叛乱被平息。1930年又爆发了阎(锡山)系、冯(玉祥)系以及桂系(李宗仁)联合反对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原大战。在这场内战中,国民政府中央和冯阎联军双方,都竭力拉拢张学良统率的实力强大的东北军支持自己一方以图取胜。当战局大致明朗(国民政府军攻克济南)后,张学良派东北军入关,实行“武装调停”。冯阎部迅速失败。张学良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节制东北和华北五省军事。于是东北军拥有了华北的重要地盘,主要是冀、察两省和北平、天津、青岛三市。

      1931年春,因“约法之争”,胡汉民被软禁,引发了广东与南京的分裂。7月17日,粤方委派据有冀南、本属张学良节制的石友三为“第五集团军”总司令。18日,石举兵反张学良。22日,国民政府委张学良为剿赤北路集团军总司令,刘峙为南路集团军总司令,夹击石友三部。经激战,石部迅速失败。此役东北军又从关外抽调部队入关。

      连年内战对东北军的影响,虽然扩张了其在关内的地盘,但削弱了东北的边防。

      东北边防依靠东北军守卫。东北军是中国的一支实力雄厚的武装力量。据记载:“它原来拥有四十万陆军,三万吨位的海军舰只,262架战机,有新兴兵工业(沈阳兵工厂)支持,兵员充足,编制完整,装备齐全,薪饷优厚,训练有素,除中央军外,为中国当时第二大实力。单以薪饷装备而论,则为全国之最优。”(注:刘凤翰.九一八事变前后的东北军[A].刘维开编.国民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之重要文献[Z].台北:国民党中央党史会出版,1992.)(p523)东北军的兵力数,据统计,共有约44.8万人(其中包括热河驻军、省防军,非正规部队)(注:日本参谋本部编.满洲事变作战经过概要:卷一[Z].田琪之译.北京:中华书局,1981.)(p3)。东北军编遣后有步兵33旅,骑兵6旅,炮兵8团,工兵6营(注:刘凤翰.九一八事变前后的东北军[A].刘维开编.国民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之重要文献[Z].台北:国民党中央党史会出版,1992.)(p540~541)。1930年中原大战,1931年平定石友三叛乱,抽调开入关内的兵力共有步兵12旅、骑兵3旅,炮兵3团,总兵力达11.5万人(有统计为12万人)(注:日本参谋本部编.满洲事变作战经过概要:卷一[Z].田琪之译.北京:中华书局,1981.)(p3)(注:刘凤翰.九一八事变前后的东北军[A].刘维开编.国民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之重要文献[Z].台北:国民党中央党史会出版,1992.)(p569)。调入关内的均为东北军之精税。两次调动入关这样多的兵力,自然大大削弱了东北边防的军事实力。辽宁省驻军因为东北军抽调入关驻军减少最为突出。1929年8月驻有步兵15旅,骑兵8团,炮兵6营,总兵力12.141万人(注:刘凤翰.九一八事变前后的东北军[A].刘维开编.国民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之重要文献[Z].台北:国民党中央党史会出版,1992.)(p540~541)。至九一八事变时,总兵力只有5万人(一说5.5万人)(注:刘凤翰.九一八事变前后的东北军[A].刘维开编.国民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之重要文献[Z].台北:国民党中央党史会出版,1992.)(p568~56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