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执政方式的历史演进

作 者:

作者简介:
柯倜祖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 北京 100044

原文出处:
北京党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4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党的执政方式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实践课题,更是一个体现了党的与时俱进精神品格的历史课题。

      从理论上来说,执政党的执政方式是有规律可循的。(注:仲大军:《关注我党执政方式的转变——从直接执政到间接执政》(2002年9月4日)一文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执政党一般有三种执政方式:一是执政党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对国家事务实施领导;二是执政党居于国家政权之上,直接向国家政权机关下命令;三是执政党代替国家政权机关行使职权。)但在实践上,由于各国政党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背景、阶级基础、执政党取得政权的途径不同,实行的政党制度不同,其执政模式和执政方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便是同一国家的同一政党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执政方式也不一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存在着一个与时俱进、最佳选择的问题。本文拟通过梳理党的执政方式演变的历史来揭示党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

      中共执政方式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局部执政时期——根据地政权建设中党的执政方式的孕育;向社会主义过渡和计划经济时期——党的执政方式的基本形成和曲折发展;改革开放条件下——党的执政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新世纪党的执政方式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局部执政时期党对执政方式的初步探索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还没有掌握全国政权,但毕竟已在独立开辟的革命根据地先后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抗日民主政权”和“人民民主政权”。在政权建设中出现了如何处理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问题,对这些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关于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的基本观点。(注:这些观点主要集中在《井冈山的斗争》、《党与抗日民主政权》、《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等重要文献中。)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与苏维埃政权的关系

      1927年11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创建了第一个县级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1928年5月建立了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一政权不同于以往的一切旧政权,是新型的、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民主政权。新政权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的象征。

      苏维埃政权是在党的领导下创建的,党在政权系统中处于领导地位。1928年党的六大通过《苏维埃政权的组织问题决议案》中说:“党在苏区的一切政策,必须经过党团的活动,而成为各级苏维埃政权的施政方针。”(注:《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439页。)这个时期政权是党一手创建的,战争规定了党与政府的基本方式,多是以党代政。就像毛泽东指出的:“党在群众中有极大的权威,政府的权威却差得多。这是由于许多事情为图省便,党在那里直接做了,把政权机关搁置一边。”(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2~73页。)

      除了实践的时间短,环境艰苦,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之外,党和政的关系在很大程度受到共产国际和苏共的影响。

      毛泽东针对根据地政权建立初期以党代政的偏向,1928年11月25日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总结了中共在执政方面的作法,又汲取了国民党“以党治国”的教训,提醒党要注意这个问题。周恩来在以中央名义写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也指出:“以后成立上层政权,则组织党团,经过党团指挥之。党的系统、军事系统、政治系统,要弄清楚。”(注:《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0页。)信中还写道:“党管一切这口号在原则上事实上都不通,党只能经过党团作用作政治的领导。”(注:《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1页。)中央曾经发通告指出,苏维埃是直接选举产生的民众政权,苏维埃的组织必须经过群众大会或代表会议选举,禁止由党部指派。(注:《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216~217页。)

      (二)抗日战争初期中共与抗日民主政权的关系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执政方式问题受到很大的重视。党对于抗日民主政权如何领导,如何协调党组织与抗日民主政权之间的关系,成为搞好政权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逐渐成熟,在政权的体制建设、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并对后来的执政产生了深远影响。表现在:

      1.抗日民主政权的基本执政方式是民主的形式。政权的性质是民族统一战线的,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这样的执政基础,决定了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是民主的,其“三三制”的人员构成上也体现了民主的实质。

      2.抗日民主政权的结构由民意机关、政府机关、司法机关三个部分组成。

      3.中共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如何确立领导地位。毛泽东于1940年3月6日发出的党内指示中指出:这种领导地位不是通过人员数量上的优势和强制性措施实现的,而是以民主的方式,以自己领导的正确性来实现的。

      4.党在领导体制上出现了对后来历史产生过深刻影响的一元化领导问题。1942年9月1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规定各根据地实行党的领导的统一与一元化,即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一切的党的委员会,以取代在根据地创立时的党政军委员会。党委会是当地最高领导机关。简而言之,党的一元化领导要求,横向上同级党政军民各组织都要服从当地党委的领导;纵向上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