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探索的政治文化考察

——毛泽东领导全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再回顾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荣科(1951~),男,重庆合川人,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安徽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原文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1956年9月开始的10年,是毛泽东领导全党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10年。当时处于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是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形成的政治文化,传统政治文化也具有很大影响和作用。在艰辛探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中,人民群众信赖党和毛泽东的政治情感、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和崇尚变革的政治态度等,都起了积极影响和作用。在艰辛探索的失误和错误中,均平主义理想、对集体化的过分乐观认识,个人崇拜、自律本位和传统经学的政治思维方式等,都产生了显著影响和作用。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4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1-5019(2004)03-0017-06

      1956年9月~1966年4月,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也是毛泽东领导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10年。10年的艰辛探索,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遇到一系列严重挫折,出现过严重失误和问题。认真总结这10年艰辛探索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在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实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仍将是非常有益的。

      回顾这10年的历史,人们会普遍注意到,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发起的一系列群众运动,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到后来的“反右倾”等,其兴起之迅速,推行之广泛,在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毛泽东的一系列政治主张和思想观点,都得到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迅速响应和支持,而广大干部、群众在运动中的种种创造和设想也同样得到毛泽东的及时肯定和推广,在领袖与人民群众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表明他们在政治理想、政治情感、政治价值和政治评价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的倾向,而这正是政治文化的研究范围。本文拟对这10年艰辛探索中的政治文化作一考察,以便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认识这一段历史。

      一

      “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1](P307)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表现为一定范围内人们共同的心理倾向和思想倾向。政治文化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指导人们政治行为,影响政治体系及其政策的执行,制约其政治发展等功能。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当时的政治文化状况是怎样的呢?

      (一)与社会主义新制度相应的政治文化还没有形成

      一定政治体系下政治文化的形成,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社会的心理积淀和相互“磨合”的发展过程。一定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下产生的各种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意识形态,必须通过各个政治主体在政治实践中进行检验和筛选,在各政治主体之间进行政治沟通和“磨合”,以形成共同的政治心理倾向,从而形成一定的政治文化。显然,对于当时刚刚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人们需要有一个熟悉和了解的过程,而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还有一个逐渐完善和提高的过程。我们将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如何去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这些都需要在实践的探索中去寻找答案。后来的实践表明,这个探索过程是极为复杂困难的,也是极为艰辛曲折的,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才最终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形成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制度刚建立的时候,是不可能马上就形成相应的政治文化的。这就使得人们在政治行为上具有多样的选择性与波动性,政治行动上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多变性。

      (二)处于主导地位的是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所形成的政治文化

      在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长期奋斗中,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一整套的路线、纲领、政策和策略、方针,通过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群众性革命运动,夺取了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政策、行为方式为广大人民接受与认同,从而形成一种具有崭新面貌的政治文化。

      在政治体系文化方面,首先表现为广大人民对新生的人民政权的高度认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坚决支持和拥护,对领袖毛泽东衷心拥戴和崇敬。人们是从历史发展的亲身感受中产生这种心理认同与信赖感的。其次,广大人民的政治角色意识也有了根本变化,广大工农群众开始形成当家作主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在广大知识分子中也充满了获得民族独立解放后的自豪感,产生了积极参与政治的热情与信心,人们的精神都是振奋的。

      在政策文化方面,首先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理想的高度认同与想往。这种认同与想往,一方面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另一方面则出于尽快摆脱贫困的强烈愿望,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其次,是人们对农业集体化的充分肯定。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一批办得比较成功的合作社,利用集体力量兴修水利,整治农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改善了自己的生活,加上当时对苏联农业集体化成就的宣传,使得人们普遍相信,农业集体化是加快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

      在政治过程文化方面,首先表现为广大干部群众对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认同与贯彻;第二,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决策的坚决支持和响应,“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是当时人们普遍接受的信条和政治态度。第三,在社会生活中许多人开始习惯用阶级分析的眼光看待社会的一切,以阶级成分作为相互关系和政治生活的重要依据,阶级分析成为人们在政治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评价方式。第四,人们对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方式也普遍认同。建国后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开展的一系列群众运动,几乎把社会各个阶层的群众都卷了进去。这些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广大干部群众对群众运动方式是非常熟悉的,也是普遍认同的。

      (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仍然有着非常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在漫长历史中形成与发展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经过历代政治社会化机制的不断传承与提高,已深深地积淀于中国民众的心理层面。尽管近代以来经历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洗礼,传统的旧思想、旧意识受到反复批判与冲击,但数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政治文化,仍然深存于人们的潜意识中,并在相应的情况下,自然与不自然地表现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