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史上“大跃进”一词的应用与演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鲁振祥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100017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共和国史上“大跃进”一词的应用和内涵的演变,是共和国经济思想史、三年“大跃进”史的构成内容之一。“跃进”本是汉语中一个普通常用词。周恩来首先用该词来说明1956年的经济发展速度,毛泽东则用它与1956年周恩来等的“反冒进”相对立。1957年下半年《人民日报》已有上百篇文章和报道使用“大跃进”一词,开始主要用于对1956年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估,随后变为对当前经济建设的号召——掀起“农业大跃进”。1958年初,“农业大跃进”又发展为“全面大跃进”。随着“大跃进”高潮的到来,“大跃进”一词的使用频率也达到高峰。1959年,毛泽东、周恩来曾先后对“大跃进”一词加以量化,但量化的指标仍是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当年和1960年,又有“继续大跃进”和“连续大跃进”两个词语的广泛使用。1961年起,作为当时经济建设方针,“大跃进”被“调整”所代替,但作为一种经济建设思想,仍坚持了多年,不过已被重新解释。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4 年 07 期

字号:

      1958年至1960年,被称作共和国史上“大跃进”的年代,历史已经作出结论:“大跃进”的发动是轻率的,其结果,不仅没有使中国的经济实现真正意义上跃进式的发展,反而使整个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了重大损失。1961年后,“大跃进”运动不再进行,但“大跃进”作为一种经济建设思想,却同所谓“三面红旗”一起存在多年,直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中全会后,党史、国史界对三年“大跃进”的研究逐渐展开,取得很多成果。本文拟就“大跃进”词语本身,对其应用和演变情况作些粗浅考察。

      “跃进”一词从普通词语到赋予特定含义

      “跃进”,本是汉语中一个普通常用词。检索《人民日报》,1949年至1956年,每年都有几十篇文章使用该词,偶尔也出现“大跃进”一词。其含义大致有:一种敏捷的动作;一种实现突变的认识过程;一种跳跃式的前进方式;一种比通常快得多的发展速度;事物达到一种新的发展阶段等。大多数文章是在后两种意义上使用。这期间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毛泽东的著作中,也有两篇使用“跃进”一词:“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实践论》)(注:《人民日报》1950年12月29日。)、“农业由使用畜力农具的小规模的经营跃进到使用机器的大规模的经营”(《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注:《人民日报》1955年10月17日。)。

      到1957年,随着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人民日报》上使用“跃进”一词的文章,上升到206篇,而使用“大跃进”一词的文章也已有106篇。其中与后来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是这样三篇:

      一是,周恩来6月26日在人大一届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当时一五计划即将超额完成,反右派斗争正处在高潮之中。周恩来批评了认为我国国民经济计划“在1956年全面冒进了,在1957年又全面冒退了”的观点,指出:适应当时的情况,1956年的计划“采取了跃进的步骤”,这一年伴随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到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也有了一个跃进的发展”。(注:《人民日报》1957年6月27日。)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明确地用“跃进”一词来说明我国的经济建设在1956年所采取的步骤和取得的成绩,从而使“跃进”一词有了特定的含义——用以说明1956年的经济发展步伐和状况。周恩来这里的论断应该说是恰当的,实事求是的。但此后的宣传,却不断加码。“跃进”的提法很快就变成了“大跃进”。

      二是10月27日,即毛泽东主持制订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正式公布的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伟大纲领》。该社论指出,按照纲要的要求,有关农业和农村的各方面工作,都要在12年内,“按照必要和可能,实现一个巨大的跃进”。这是在党中央机关报上正式发出了实现农业大跃进的号召。

      三是11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的新高潮》。这篇社论的特殊背景,是毛泽东已开始对1956年周恩来、陈云等的“反冒进”进行批判并决心把这一批判继续下去。社论把1956年的“跃进”与当年的“反冒进”尖锐地对立起来:“有人害了右倾保守的毛病,像蜗牛一样爬行得很慢,他们不了解在农业合作化以后,我们就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这是符合于客观规律的。1956年的成绩充分反映了这种跃进式发展的正确性。有右倾保守思想的人……把正确的跃进看成了‘冒进’。”所以毛泽东在审读《人民日报》这篇社论稿时,倍加赞赏,在批语中写道:“建议把一号博士头衔赠给发明‘跃进’这个伟大口号的那一位(或者几位)科学家。”一个月后,也是由毛泽东修改审定的《人民日报》12月12日社论《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再次批评了反冒进,并进一步肯定1956年是“经济战线上的大跃进”。这样,就使“跃进”、“大跃进”词语有了更新一层的含义——与1956年的“反冒进”相对立。

      从“农业大跃进”到“全面大跃进”

      1957年冬和1958年春,“大跃进”一词所含内容,或者说该词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此前主要应用于对1956年经济建设成就的估计上,这时则发展为对当前建设的一种号召,由掀起“农业大跃进”到实现“全面大跃进”。

      先是,1957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今冬明春大规模地开展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的决定》,要求把兴修农田水利和积肥运动当成农村“生产高潮的主要组成部分”,并指出,当前“首先要反对保守思想”。(注:《人民日报》1957年9月25日。)10月9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的总结讲话中,批评1956年扫掉了多、快、好、省,扫掉了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扫掉了促进委员会,要求各级党委都要做“促进委员会”,并说“我们总的方针,总是要促进的。”(注:《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605-606页。)毛泽东的讲话表示了对农业四十条的重视和对1956年“反冒进”的不满。10月26日,中共中央提出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在《人民日报》发表。纲要要求12年内,按照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把粮食年均亩产量分别提高到400、500、800斤。随后便有上面提到的10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的发表,正式发出实现农村工作“巨大的跃进”的号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