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与建国初期我国东南沿海防卫战略的转换

作 者:

作者简介:
林晓光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北京 100080

原文出处:
党史研究与教学

内容提要:

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建国初期我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和东南沿海防卫战略发生了变化:即在战略方向上从东南转向东北;在战略重点上从积极进攻转为积极防御。本文将就这一问题作简要的论述。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04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E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8(2003)05-0034-09

      建国初期,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和主要任务是解放台湾,这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也是维护东南沿海安全的战略举措。但朝鲜战争的爆发和美国的武装干涉,使中国不能不对国家安全战略和东南沿海的防卫战略进行重大的调整。

        一 朝鲜战争与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2天后的6月27日,杜鲁门总统即下令出动海军、空军援助韩国军队,同时令美国海军第7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宣布台湾中立化。6月30日,又决定向朝鲜派出地面部队(注:神谷不二:《朝鲜战争——中美对抗的原形》,中央公论社1966年版,第36~39页。)。中国政府则于6月28日即发表声明,严正谴责美国对朝鲜半岛的侵略和对台湾海峡的军事干涉。双方在政治外交上的对立进一步加剧。

      远东形势的变化使中共中央领导人认为,美军对朝鲜和台湾的侵略在东北和东南两个战略方向上构成对新中国安全的最大威胁,都是需要认真对付的。但鉴于我们尚不具备在两个战略方向上同时反击外来干涉和军事威胁的物质力量,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履行国际主义义务,我们只能暂时改变解放台湾的战略部署,将主要的军事力量转向东北方向,支援朝鲜人民抗美救国。而且美国的军事介入不仅使美、蒋的海空军力量大大超过解放军的海空力量,也使国际上对台湾的支持大为增加,加大了我军武力解放台湾的难度。中共中央在内部指示中承认:我们还没有与美国现代化的海空军进行海上较量的可能(注:青石:《1950年解放台湾计划搁浅的幕后》,《百年潮》1997年第1期。),并于30日决定暂时停止解放台湾的军事战备工作。但是否需要就朝鲜战争做出反应,应采取何种政策,尚在严密地观察和缜密的思考之中,所以直到7月上旬仍未就是否介入朝鲜战争做出任何重大的决定(注:朱建荣:《毛泽东的朝鲜战争》,岩波书店1991年版,第77~80页。)。

      7月7日,中央军委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关于保卫国家安全的国防会议,讨论了组建东北边防军的有关问题,决定到7月底将13兵团3个军(38军、39军、40军)和3个炮兵师调往东北集结,组成以粟裕为司令员兼政委、肖华为副政委的东北边防军指挥机构,同时开展兵员补充、后勤准备和政治思想动员工作。毛泽东当天夜里批示:立即执行(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416页。)。7月13日中央军委下达《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但组建东北边防军与其说是准备参加朝鲜战争,不如说是为了加强国家安全的防卫,为防备朝鲜战争的扩大而未雨绸缪,中共中央领导人没有把军事注意力完全转移到朝鲜战争上来。是否全面停止解放台湾的战备工作,是否需要把军事力量配置的重心完全从东南沿海转移到东北方向,还将视朝鲜战局的变化再作出决定。因此也还没有把国家安全战略的中心完全从东南转向东北。

      此时,被视为解放台湾之前哨战的解放东南沿海各岛的战斗也仍在继续进行之中。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相继解放了广东、浙江沿海的伶仃岛、三门列岛、万山群岛、嵊泗列岛。8月,先后解放了担杆岛、佳蓬列岛和南鹏岛(注:张山克:《台湾问题大事记》,华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44~47页。)。同时,华东军区所属的24军、25军和3个炮兵师也按照既定计划,积极进行着解放金门战役的准备工作(注:徐焰:《金门之战》,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02页。),所以,在朝鲜战争爆发一个多月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仍然按照既定的军事计划解放东南沿海岛屿的军事行动可以说明,尽管美国武装力量介入了作为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但中共中央在做出必要的政治反应和军事部署的同时,只是推迟了武装解放台湾的时间表,并未完全放弃解放台湾的军事计划,也未立刻停止解放东南沿海岛屿的军事行动,因此也就尚未完全将军事重点、军力配置转向东北方向,也就是说还没有完全完成国家安全战略的重大调整与转换。

      但是7月末以后,美国加紧准备对朝鲜进行更大的军事干涉,毛泽东开始感到:对朝鲜战争的前景“不容乐观”(注:齐德学:《朝鲜战争内幕》,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0页。),为了能在朝鲜战争发生对我不利态势时及时做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中共中央一方面密切关注朝鲜战局的发展变化,一方面进一步调整了国家安全战略,不仅无限期地推迟了解放台湾的时间,而且将东南沿海地区以进攻为主的解放战略调整为以防御为主的防卫战略。7月20日,华东军区发出关于加强沿海岛屿的防卫和海防警备工作的指示;8月,在浙江省、山东省公安厅设立海防处,苏北区、苏南区设立海防局(注:邓礼峰:《新中国军事活动纪实1949-1959》,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112页。)。7月27日,中央军委决定将43军主力配置于雷州半岛,其中一个师驻守海南岛(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444页。)。8月25日,中央军委又指示中南军区,以国民党军队可能在潮阳、汕头、海丰、陆丰等地登陆为假想事态,加强上述地区的军力配置和备战措施(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480页。)。到9月,东南沿海地区的军事战略完全转换到防御态势,最终建立起初步的防御体系。

      8月,朝鲜人民军的攻势受挫,美韩军队的釜山防御圈渐趋稳定,美军准备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迹象日益明显。中国领导人对朝鲜战局有了新的认识,出现参战的意向,采取了必要的措施。4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研究朝鲜问题。毛泽东指出:“如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对朝不能不帮,必须帮,用志愿军形式,时机当然还要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周恩来也在会议上发表讲话说:“如果美帝将北朝鲜压下去,则对和平不利,其气焰就会高涨起来。要争取胜利,一定要加上中国的因素,中国的因素加上去后,可能引起国际上的变化。我们不能不有此远大设想。”(注: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3页。)5日,毛泽东电令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高岗:“边防军务部现已集中”,“各部于本月内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待命出动作战”,“8月内可能没有作战任务,但应准备于9月上旬能作战”。18日,他又电告高岗:“边防军完成训练及其他准备工作的时间可以延长至9月底,请你加紧督促,务在9月30日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428页。)总参谋部对朝鲜战局进行研究后判断美军“在仁川登陆可能性很大”。8月23日,总参谋部作战参谋雷英夫向周恩来汇报了上述判断,随后受到毛泽东召见。毛泽东详细听取汇报后作出3项指示:1.检查和督促东北边防军的战备工作情况,必须在9月底以前完成一切战备工作,保证随时能够出兵作战;2;把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的情况通报朝鲜和苏联,建议朝鲜作好应付最坏局势的准备,采取主动后撤主力部队,加强仁川地区的布防等措施,供朝、苏方面参考;3.总参和外交部要随时密切注意朝鲜战局的变化(注:雷英夫:《抗美援朝战争几个重大决策的回忆》,《党的文献》1994年第1期。)。为防备朝鲜战局的逆转危及中国的国家安全,中共中央调整东北、东南两个战略方向的军事部署,明确提出派兵入朝参战的构想。8月26日,周恩来召集关于保卫国家安全的第二次国防会议,通报了朝鲜战局的情况和总参谋部对美军动向的判断,他着重指出,出兵朝鲜的可能性正在增大,要求东北边防军务必在9月底以前作好一切战斗准备,并提出“如果出国作战,主要对像是美帝国主义,而不是李承晚伪军。”(注:雷英夫:《抗美援朝战争几个重大决策的回忆》,《党的文献》1994年第1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