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军事后勤供给概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贾随生(1974-),男,宁夏大学民族预科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理论和西夏史;宁夏大学民族预科部,宁夏 银川 750021; 李园(1979-),女,宁夏大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学。宁夏大学研究生部,宁夏 银川 750021

原文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本文对西夏军粮、武器、马匹的供给情况作了初步探讨,概括出其军事后勤供给是由国家、宗族、部落民三级组织系统来实现的。这是西夏军事后勤供给体制最主要的特点,与其宗族兵为基础的全民兵役制相适应,具有鲜明的优越性,适合短期流动作战,使国家军事后勤压力经过分解而大为减少;也有其弊端,不利于旷日持久战,更重要的是,使宗族家长势力坐大,拖住了西夏社会迈向封建化的后腿。


期刊代号:K23
分类名称:宋辽金元史
复印期号:2004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46.3,E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292(2004)02-0078-05

      众所周知,西夏是久战之国,军事后勤供给既是支持又是制约它的重要因素。关于这一重要问题的研究,学界还比较欠缺,本文立足《天盛律令》、《长编》、《宋史》等夏汉史籍,对其军粮、武器、马匹的供给作一探讨。

      一、军粮的供给

      西夏军粮供给问题颇为复杂,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内容。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横山一天都山、河西以及兴灵三地驻军,以兴灵驻军为重点加以说明,黑水城的军粮供给单独分析。对兴灵驻军军粮供给问题,笔者试图从粮食收入与消费的关系的角度,来进行论证。

      先看兴灵腹心地区的粮食收入情况。要得知兴灵地区的粮食收入,若能考证出该地区的垦田数量与单位面积产量即可。这在夏汉史书中均未明确记载。但是,陈明猷先生在其著《贺兰集》之《开创宁夏利用黄河资源的新纪元》一文中对宁夏川区历史上的垦田数量作了深入考证,据此可知,元初,由于战争破坏,人口逃离,宁夏地区垦田数量减少,约有万余顷。明朝为了防御蒙古,在此地区派驻军队,加以屯垦,再加逃亡民户返回垦耕,垦田数量有所增长,嘉靖年间约为1.5万顷,清朝乾隆年间为2.55万顷。兴灵地区为西夏经济政治重心,人口密集,其垦田数量当取明清之中数,约为2万顷。至于西夏垦田的亩产量,夏汉文献也没有留下记载,只能从一些间接材料中了解其大概。汉代河西屯田亩产徘徊在0.7石~0.729石之间(注:吴廷桢,郭厚安.河西开发研究[M].)(P38),唐代的发展水平比汉代有较大提高,陈子昂在《上西蕃边州安危事》说,甘州“四十余屯,并为沃壤,故每收获,常不减二十万”(注:〔唐〕陈子昂.陈拾遗集:卷八[A].上西蕃边州安危事[M].)。40余屯合20万亩(每屯按50顷计算),按此推论,每亩产量为1石(约合100斤)。另《旧唐书》载,黑齿常之在河源军“开营田五千余顷,岁收百余万石”(注:黑齿常之传[A].旧唐书:卷一○九[M].),按此,每亩产量则为2石,若取中数,大致每亩产量为1.5石左右。唐代亩产量为1.5石,西夏亩产量也大致如此,当然这是水浇田的亩产量,水旱平均亩产量约为1石。以上推论可知,兴灵灌区垦田约2万顷,每年产粮约为200万石。

      再看,兴灵驻军及其粮食消费情况。1.兴灵驻军情况。据《宋史·夏国传》记载,元昊为称帝建国,扩充兵员,扩展军队,全国驻兵“总五十余万”。其中,贺兰驻兵5万、灵州5万、兴州兴庆府7万,兴灵地区驻兵共约17万人,是西夏兵力部署的重点。其中,国主护卫军包括5000六班直和3000铁骑共8000人。2.兴灵地区粮食支出(消费)概况。200万石粮食应是兴灵地区全部的粮食产量,供给军用的部分只能是国家征集的部分,所征集数量可依税率五或六成计,不过100万石左右。8000国主护卫队每人“月给米2石”(注:夏国传:(上)[A].宋史:卷四八五[M].),一年就需粮约20万石,剩下的七八十万石,还要供养皇室、官吏及赈灾,“贡献中种种不足等徒二年,不以时节贡奉,迟缓及是否美味所验不精等,一律徒一年”(注:内宫待命等头项门[A].天盛律令:卷十二[M].)。那么,兴灵驻军粮食又如何供给呢?如果也由国家供养的话,16余万兵每人每月若按一石计算,一年也需粮近200万石,这样的话,兴灵所产粮食不够也不可能全部供给驻军,那么,当地驻军军粮如何解决昵?笔者认为,西夏长期实行壮者皆兵的寓兵于民、兵民不分的全民兵役制,在此制之下,军粮供给当由国家、宗族和部落民共同负担。具体就兴灵驻军而言,他们平素生产、衣食自给(国主护卫队除外),点集打仗时,军卒自赍衣粮。横山—天都山一带,为西夏军事战略重地。横山地区,水草丰茂,利于农牧业生产。此地藏有丰富窖粮,可供给驻军。此外,就地取粮也可补给军队粮饷。“缘边与贼山界相接,人民繁庶,每来入寇,则科率粮糗,多出其间。”(注:续资治通鉴长编[M].)(庆历元年五月甲戌条)河西地区自汉代以降,遂成为有名的屯垦区,其地驻军军粮就地解决。

      上文,以兴灵驻军为重点,探讨了西夏军粮供给问题。可概括其特点有:1.西夏总体国小势弱,国家无力全部供给军队。2.军粮供给由国家、宗族和部落民共同承担。这是西夏实行亦兵亦民、兵民不分的全民兵役制的必然产物。西夏军队中设有“负赡兵”,专司后勤供应和运输等事务,最能体现西夏后勤特色。这和中原宋王朝抽调民夫运送军粮显然不同。

      黄振华先生在《评苏联近三十年的西夏学研究》一文中提到“黑水戍军从鸣沙调运窖粮”,这实际涉及黑水戍军的军粮供给问题,对此笔者谈谈一孔之见,不当之处,就正于方家。

      众所周知,元昊之所以能称帝立国,军事力量是重要的因素。元昊“置十二监军司,委豪右分统其众”(注:夏国传(下)[A].宋史:卷四八六[M].),黑水镇燕军司就是其中之一,它驻黑水城即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城南20余公里之遗址,其东有汉之居延城,有黑水从西南来,故名。笔者认为,从鸣沙调窖粮可能是黑水戍军解决粮食供给问题的手段(渠道)之一。但它只能部分解决其粮食供给问题,不能根本解决,要根本解决粮食供给问题还得靠当地监军司兵屯田生产。审视《西夏地形图》,我们知道,黑水镇燕军司位于鸣沙西北,两地相隔遥远且为浩瀚沙碛阻隔,南有腾格里沙漠,北为巴丹吉林沙漠。从鸣沙调粮至黑水城,不但路途遥远,而且路途艰难,往往无法用车运粮,而只能用人夫负粮或者牲口驮粮。当时宋朝的“运粮之法,人负六斗”、“驼负三石,马、骡一石五斗,驴一石”(注: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M].)(P285),西夏当与宋朝相差无几。实际上,穿越浩瀚大漠运刍粮,人畜很难行进,仅有驼骆能驮一些,且人夫和牲口自身又要食用一些粮草。因此,从鸣沙经大漠运粮至黑水城,艰难之深可以想见!营运刍粮,所剩有几!因此,可以说,从鸣沙调粮只能弥补当地戍军粮食所需,不能根本解抉粮食供给问题。那么黑水戍军粮食供给究竟怎样解决呢?笔者认为:主要靠其自身屯田生产解决。能够佐证的史料有:当地出土《天盛廿二年卖地文契》、《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内蒙古额济纳旗黑城考古报告之一,李逸友编著,科学出版社1991年)。依据这些史料,能够推论出西夏时期黑水戍军的屯田概况。

      先看蒙古灭夏之前的(主要指西夏时期)黑水地区的自然状况。黑城,蒙古语称作哈拉浩特,是西夏黑水城和元代亦集乃路的遗址。根据该地出土的《天盛廿二年卖地文契》说明西夏时期,黑水地区水草丰茂,畜牧业和农业均较发达(注:黄振华.西夏文天盛廿二年卖地文契考释[A].白滨.西夏史论文集[M].)。另《元史·地理志》记载,“城东北有大泽”,此大泽就是古代的居延海,在临近大泽的河旁绿洲地带,是“有田可以耕作”的,反映了元代初年以及西夏时代黑水地区具备开展屯田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有河水可以灌溉,从而发展农业生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