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隐喻研究十年综述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全生(1977-),男(回族),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现代汉语、普通语言学理论研究与教学。新疆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原文出处: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隐喻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在搜集、整理过去十年国内学术界隐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输入、理论探讨和完善、语料分析三个方面对其做了一个全面的述评,由此可以看出隐喻领域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做一铺垫。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H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45(2004)03-0173-04

      从亚里士多德至今的2000多年,隐喻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尤其是语言学界)各研究领域中的一棵常青树,在20世纪70年代更是进入了一个“隐喻狂热”的时代。相对而言,我国语言学界对隐喻给予关注并进行研究的起步是比较晚的,刘宁生的摘译文章拉开了当代中国隐喻研究的序幕,据笔者查阅,这十年来以“隐喻”作为研究内容的语言学论文有近500篇之多,并且出现了相关研究著作。国内隐喻研究主要有这样一些内容:1.介绍评析各种隐喻理论;2.从语义、语用、认知、文化等方面不断探讨、进一步完善隐喻理论;3.通过分析具体语料深入对隐喻的研究。本文拟从这三方面做一综述。

      一、对隐喻理论进行介绍评析

      在国外,关于隐喻的研究经历了修辞学、语义学和以认知学科为核心的多学科研究等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理论出现,我国学者大都是从第三个阶段涉足隐喻研究的,研究过程中向国内学界输入隐喻理论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内容。

      1.隐喻研究的修辞学理论主要是指亚里士多德和昆提良创立的“对比论”和“替代论”。这一理论认为隐喻就是用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的语言手段,它把隐喻看作是词语层次上的一种修辞方式。[38][62]

      2.隐喻研究的语义学理论是由理查兹提出、布莱克发展和完善了的“互动论”(又称“互相作用理论”)。这一理论是把隐喻作为语义现象放到句子层次进行考察,认为隐喻是本体和喻体之间词义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新的意义产生的过程。[11][30][41]

      当人们进行言语交际时,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就会产生相应的语用意义,研究语用过程中的隐喻理论就是“语用学隐喻观”,主要是指语用学会话含义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等对隐喻现象的解释研究。[2][9][15][19][40][45][50][54]

      3.围绕认知学科的隐喻研究主要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展开,分别涌现出“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理论”、“透视观(perspectival theory)”和“合成空间(blended space)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是Lakoff,G.&Johnson,M.在《我们所依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的,由刘宁生的摘译文章和赵艳芳的书评介绍进国内,这是有关隐喻的影响最大的理论。该理论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成系统的隐喻概念间的语言认知,主要有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三种类型。高莉莉、张蓓等也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评介,刘正光(2001.01)还指出Lakoff隐喻理论中七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Michael Reddy提出了“管道隐喻(conduit metaphor)理论”,是“概念隐喻理论”在言语交际中的体现,吴莉从构成结构入手介绍了这一理论。

      “透视观”是由E.F.Kittay在《隐喻:其认知力与语言结构》一书中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隐喻之所以起作用,是由于它提供了对目标概念的透视。林书武(1994)的书评将其引进国内,杨成虎(杨文译作“语义协调论”)系统介绍了该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该理论所解决的问题。

      “合成空间理论”是由Fauconnier与Turner创建提出的,是有关隐喻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理论认为隐喻是连接概念化与语言的一种普遍、突出的认知过程,它依赖于由合成空间构成的源域和目标域这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跨空间映射,这一理论通过分析概念的空间合成、跨空间映射以及由此形成的层创结构,对于隐喻的实时建构过程和隐喻意义的推理机制做出了更加详细、清晰的阐释。[33][44][47]

      与认知语言学三大隐喻理论并称的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出的“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理论”,它研究发生在语法层面上的隐喻现象,主要有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三种类型。[10][63][64]

      除了评介单一理论,国内学者还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上述理论进行分析、阐述,主要有:

      杨君在对“隐喻”进行概念分析的基础上,对比介绍了隐喻研究的命名说、比较说、相互作用理论、言语行为说和认知理论。

      刘振前(1999)对比分析了解释隐喻本质的三种理论:类别包含理论、认知理论和功能理论。

      陈治安和蒋光友综述了典型的隐喻理解理论:比较观、相互作用观、语用观和认知观,并指出“隐喻的认知观从人类独特的隐喻思维能力入手,比较成功地解决了隐喻理解这个问题”。

      运用比较的方法介绍概念隐喻理论和合成空间理论,其中汪少华(2000)通过分析隐喻的推理机制评析了这两种解释方案并且阐明了自己对理解和阐释隐喻推理机制的观点;陈道明分析了两种理论所提出的不同概念映射模式;王斌认为“它们具有互补性”,并将合成空间理论称为“概念整合(conceptual integration)理论”;黄华通过比较二者的理论框架以期“可以对隐喻的认知机制有更深入的认识,希望能够对以后的隐喻研究、文学批评和语篇分析有所帮助”,并将合成空间理论称为“交织理论(blending theory)”;夏孝才和杨艳称“概念隐喻理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合成空间理论”“是目前最具权威性”“最完美的隐喻理论之一”;赵蓉称此二者为“隐喻阐释的两种新视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