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义成分的溢出与隐入

作 者:

作者简介:
彭利贞,男,1965年1月生,江西会昌人。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学、语义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复旦大学中文系 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语言科学

内容提要:

词项中先天具备的语义成分实现为语形的过程是复杂的,会受到许多因素的控制。本来隐入在词项中的某种语义成分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实现为某种语形,形成语义成分的溢出。现代汉语中的心理动词、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表动作或状态的词项在生成句子时存在语义成分溢出的现象。病句说、羡余说、影子论元不可实现说不足于解释这种语法现象。语义成分的溢出是句法、语义结构上的内在要求,是说话人认知过程的体现,是语用表达的需要,也是语言发展精细化的结果。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 H1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484(2004)05-0015-11

      1 引言

      有些语义成分对于某一词项来说是固有的、唯一的,对语言使用者来说也是“不言而喻”的。从语言的经济角度来看,这类语义成分在成句过程中本应隐入在该词项中,不会在语形上得到实现。但是,我们发现,现代汉语中存在着语义成分实现为语形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语义成分的溢出。已有的文献在分析类似现象时,提出过病句说、羡余说、影子论元不可实现说。我们认为,这些观点不足以解释现代汉语语义成分溢出的出现机制。我们将描写现代汉语的语义成分溢出现象,并从句法要求、语义结构、语用表达、认知机制等角度对这种现象的动因作出解释。

      2 语义分解与语义成分的溢出与隐入

      2.1 词项的语义分解

      如果认识和分解的方法与过程正确的话,语义分解的结果,可以得到这个词项包含的所有语义成分。可以认为,这些语义成分对该词项而言是先天固有的。已经有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语义与语形之间存在着映射关系,语句的生成过程,也可以看作是从语义成分到句法形式的映射过程,换句话说,也就是语义成分的实现过程。一个词项在句法上的种种表现都可以看作是该词项先天具有的语义成分本身的要求,对某一词项而言,某种语法形式的存在,本质上是它的语义成分实现的结果。然而,这种词项中先天具备的语义成分实现为语形,这一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会受到许多因素的控制。

      2.2 语义成分的实现过程

      对例(1)中两个句子理解过程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观这种过程的复杂性。

      (1)a.他喝多了。 b.他喝醉了。

      应该说,(1)a和(1)b的意义并无多大差别,也就是说,它们表述了至少是相似的事实。但是生成这两个同义形式过程不一样的,或者说,在这两个句子生成过程中起控制作用的因素是不同的。

      (1)a可以有多种可能性,如果把它看成事件的一种类型,那么,它可以有例(2)中所表达的多个这种类型的实例:

      (2)a.他喝水喝多了。 b.他喝药喝多了。 c.他喝酒喝多了。

      但是,在语境自由或者说中性语境的情况下,说话人和听话人会通过语用规约自动把(2)a和(2)b过滤掉,而自然地把(2)c作为语义解释指派给(1)a,并得到与(1)b相同或至少相近的意义。

      (1)b的情形则很不一样。在可能世界(如类似“盗泉”,《西游记》中的“女儿泉”这类可能世界)中,例(3)中的句子表述的事件或其他更奇怪的事件也都可以认为是成立的:

      (3)a.他喝水喝醉了。 b.他喝药喝醉了。 c.他喝酒喝醉了。

      但是,“醉”的语义控制使得人们在理解(1)b的时候,会自然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强制性地把(3)a和(3)b过滤掉,而只得到(3)c作为它的语义解释。

      2.3 语义成分的溢出与隐入

      (1)a和(1)b的区别在于:词项“醉”的语义里,存在[+原因:酒]这一成分,所以,说话人、听话人在生成和理解(1)b时,在他们的认知域里自然而然地会有[+原因:酒];而词项“多”的语义成分没有[+原因:酒],要寻找导致(2)c成为(1)a最典型的理解的原因,如果把注意力放在词项“多”上,多半是徒劳的。换句话说,(1)a的语义赋值是由语言外部因素决定的,而(1)b的赋值则是由语言内部成分决定的。

      问题还在于:(1)a对例(2)里的三个句子表述的事件有更高的接受度,语境的改变,可以很容易地使它们中的每一个都有可能成为(1)a的最典型的理解;而(1)b对例(3)中的一些句子则没有那么高的接受度,如果把一些极端的语境排除在外,(1)b对(3)a和(3)b是排斥的,而对(3)c的接受则是自然的。在实际的语言事实中,与(1)b同义的句子除(3)c以外,还可以有别的一些。为了方便,把原来的两个句子也罗列如下:

      (1)b.他喝醉了。 (3)c.他喝酒喝醉了。

      (4)a.他喝醉酒了。 b.他喝醉了酒。 c.?他酒喝醉了。 d.?酒他喝醉了。

      从语义分解的角度上看,“醉”这一词项中已经有[+原因:酒]这种语义成分,这使得(1)b在语形上不出现“酒”就是自足的,也就是说,(1)b在表层上不实现词项“醉”中的语义成分[+原因:酒]的情况下,已经表达了其他各句相同的内容,(1)b和其他各句在逻辑上是等值的。它们之间可以看成是互成镜像的关系。因此,我们就有理由认为,原本在(1)b中隐入在词项“醉”中的语义成分[+原因:酒],由于某种原因在其他各句中溢出来了。

      当然,语义成分的溢出是有条件的,比如,溢出的语义成分出现的句法位置必须与该成分的特征相吻合,(4)c、(4)d的合式性有点不确定,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一点。而相对于其他各句来说,(1)b则代表了语义成分溢出的反向操作,那就是语义成分的隐入。

      3 语义成分的溢出与隐入在现代汉语中的表现

      3.1 心理动词在成句过程中的语义成分溢出

      对现代汉语的心理类动词进行语义分解,都能得到[+心里]这种语义成分。[+心里]这一语义成分对心理类动词来说是先天的、唯一的、理所当然的。但是语料显示,这类词在句法上常常将[+心里]这一语义成分“溢出”,在实际语形中,这一语义成分的实现除“心里”本身外,还有别的一些表现,如“心”、“心中”、“心下”、“心内”等。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