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汉文佛典异译在汉语词汇研究上的价值

——以“小品般若”汉文异译为例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敕瑞(1964-),男,江西泰和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从事古代汉语教学和研究。北京大学 中文系,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古汉语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以“小品般若”汉文异译为例,简要论述汉文佛典异译在汉语词汇研究上的重要价值。因为汉文佛典异译数量丰富,且具有历时层次,所以不但可以借助佛典异译意同文异的特点来考订词语,更可以通过不同时代的异译来研究汉语词汇的历时变化。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442(2004)03-0080-06

      一、引言

      随着汉文佛典在语言研究中的作用日益凸现,汉文佛典异译(即同一部佛典的不同汉文翻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异译相对集中地反映了汉语存在的一些差异,从而为语言研究提供了可资对比的理想材料。汉魏六朝不少译经后世多有重译,这些汉文异译在研究汉语词汇、语法、语音诸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本文将以“小品般若”汉文异译为例来讨论异译在汉语词汇研究上的价值,(注:除“小品般若”汉文异译外,有时候也适当引用其他汉文异译材料。)“小品般若”汉译大致相当于八千颂梵本,包括《大正新修大藏经》中收录的如下六种译经:

      1.[东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10卷),简称支谶本;

      2.[吴]支谦译《大明度经》(6卷),简称支谦本;

      3.[前秦]昙摩蜱共竺佛念译《摩诃般若钞经》(5卷),简称前秦本;

      4.[后秦]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10卷),简称后秦本;

      5.[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4、5会),简称玄奘本;

      6.[宋]施护译《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25卷),简称施护本。

      此外,可资参考的还有西晋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后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及宋法贤译《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之所以选择这组“小品般若”汉文异译,一是这组异译材料丰富,主要的异译就有六种,加可资参考的三种,总数达九种,这些异译用词可能稍异,文意却基本相同,一种异译本中若出现某个疑难词语,有时可借助其他异译本中对应的词语求得确解,所以异译本越多越有助于考释疑难词语;二是这组异译整齐地反映了历时序列,上起东汉下迄唐宋,异译材料贯穿了整个中古时期,这些不同时代的异译或多或少会反映一些其所在时代的词语特色,所以利用这类异译有助于观察汉语词汇的历时变化。

      考释疑难词语和探求词汇变化乃是当前汉语词汇研究的两个重心,下面就从“异译在考释疑难词语上的价值”及“异译在探求词汇变化上的价值”两个方面来谈谈汉文佛典异译在汉语词汇研究上的特殊价值。

      二、异译在考释疑难词语上的价值

      汉文佛典异译既可以用来考索佛典中的一些疑难词语,也可以用来考索中土文献中的一些疑难词语。就“小品般若”汉文异译来说,它们在词语考释上的价值主要体现在:1.有助于考证前时(即上古)文献中的一些疑难词语;2.有助于考证同期(即中古)文献中的一些疑似词语;3.有助于考证后世(即近代)文献中的一些罕见词语。

      2.1 上古距今已远,有些词语歧解纷呈、有些词义容易忽略,而同时或后世的中土文献又缺乏足够而有力的例证来证定这些词语的意思,汉文佛典异译有时可以帮助解释这些词语。例如:

      适/莫 《论语·里仁》:“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句中“适”“莫”两字,杨伯峻注:“这两字讲法很多,有的解为‘亲疏厚薄’,‘无适无莫’便是‘情无亲疏厚薄’;有的解为‘敌对与羡慕’,‘无适(读为敌)无莫(读为慕)’便是‘无所为仇,无所羡慕’。我则用朱熹集注的说法。”于是这句话他译为“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要怎样干,也没有一定不要怎样干,只要怎样干才合理、才恰当,便怎样干。”[1][p37]佛典异译说明,“适”、“莫”应作“偏心”、“偏爱”解。如支谶本“当知是阿惟越致菩萨于深般若波罗蜜中无所适著,终不随他人语、不信余道,心不恐畏、不懈怠。”(8/452c)句中“适著”后秦本、北宋本皆对译为“贪著”,“适”与“贪”、“著”同义。又支谶本“去离世事,弃身不惜寿命,适无所慕。”(8/470c)句中“适无所慕”实同“适无所著”(8/471b)、“适无所爱”(1/870c),“慕”与“爱”、“著”同义。“慕”义同“适”,“慕”或作“莫”,故佛典中多见“适莫”连文,(注:“适”古音与“的”、“底”通,故“适莫”又作“的莫”、“底漠”,参曾良《词语零札》,载《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1期。)如“吾亦曾为众生子,是生死之愆,无可适莫者。”(12/18c)“我亦不得有所适莫于男女。”(12/20a)“菩萨如是学智能药为一切人疗生死患,亦无适莫。”(12/197b)最后一句支谶对译为“菩萨如是持智能药愈十方天下人生死老病,悉等心。”(12/191c)“无适莫”即“等心”,“适莫”则谓“偏心”,意思相当于偏义复词“厚薄”。《论语·里仁》一句,皇侃《义疏》引范宁说:“适莫犹厚薄也;比,亲也。君子与人无有偏颇厚薄,唯仁义是亲也。”[2][p79]较之上面杨氏所引其他诸说,此说可谓切中肯綮,且与佛典对译所显示的意思正相合。

      正 《史记·天官书》:“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其次修禳,正下无之。”句中“太上”、“其次”、“正下”显然是表顺序之词,但“正下”之“正”究竟是什么意思,注家多忽略,辞书也失解。佛典异译显示“正”往往与“极”对译,如支谶本有“摩诃衍者,无有正也,不可得边幅。”(8/428a)前秦本对译为“摩诃衍者,无有极,不可得边幅。”(8/510c)佛典中“正”还可作程度副词、意思相当于“最”、“极”,而且异译中正用“极”来对译,如支谶本“我使欲取中正尊法……。”(8/429a)支谦本对译作“悉欲使取经中极尊法……。”(8/428b)前秦本对译作“悉使取法中极尊……。”(8/511c)又支谶本“摩诃衍于天上、天下、人中正过上,无有与等者,衍与空等。”(8/428a)前秦本对译作“摩诃衍者于天上、天下、人中极过上,其衍与空等。”(8/510c)《史记·天官书》一例中的“正”也当是“极”、“最”义,刚好在太史公的文中“正下”也有作“最下”者,如《报任安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