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闻”“见”的音变构词看上古汉语有被动构词

作 者:

作者简介:
孙玉文(1962-),男,湖北黄冈人,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湖北省楚天学者,主要从事古汉语研究。湖北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原文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从“闻”“见”二字音变构词的具体情况来看,上古汉语中,除了使动构词、意动构词等构词手段外,还有被动构词。上古汉语中,就已发现的材料看,被动构词是相当少见的。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H111;H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04)05-0560-07

      一、前言

      上古汉语的动词可以用作使动,例如《论语·先进》:“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其中的“进”“退”用在代词“之”前,是用作使动;上古汉语也有使动构词,例如“沈

      上古汉语的动词,有的可以直接放到主语之后,表示主语的被动或受事性质,构成意念上表示被动的句子。例如,《马氏文通·实字》卷之四《受动字》四之二中说:“外动字单用,先后无加,亦可转为受动。”马建忠已注意到古代汉语中有意念上表示被动的句子,这是很好的发现。可是他把这种句子当作被动句,扩大了被动句的范围,是受西洋被动句影响所致;他又认为这种句子中的动词是受动字,在理论上也难以站住脚。马建忠举的例子中,《孟子·离娄下》:“谏行言听。”《庄子·胠箧》:“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史记·屈原列传》:“兵挫地削。”等等,上下文中,主语都是动词的受事。那么,上古汉语中有没有被动构词呢?在研究音变词构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闻”“见”二字所反映出的原始词和滋生词的语义对立是由被动构词形成的。这两对词词义的发展有平行之处,其原始词和滋生词都表示实际上的感知活动,语法作用上也有平行之处。以下分别证明“闻”“见”二字的构词活动都属于被动构词。

      二、论“闻”的被动构词

      1

      原始词,义为用耳朵感触到声音,也指用鼻子感触到气味,动词,无分切(平声,以上反切采自《广韵》,不注明,下同;上古和中古构拟采自郭锡良先生《汉字古音手册》,下同)。滋生词,义为声音被耳朵感触到,也指气味被鼻子感触到,动词,亡运切(去声,)。

      “闻”的变调构词,贾昌朝、马建忠、周祖谟、唐纳、周法高、唐作藩均有著录。《群经音辨·辨字音清浊》:“闻,聆声也,亡分切;声著于外曰闻,亡运切,《诗》‘声闻于天’,又曰‘令闻不已’。”为各家所本。《马氏文通·实字》卷之二:“‘闻’字:去读,名也,声所至也,《诗·大雅·卷阿》‘令闻令望’,又‘声闻’。平读,动字也,《书·尧典》‘俞,予闻如何’。闻知也。”马建忠的说法跟贾昌朝之说不尽相同:贾氏原始词和滋生词都是动词;马氏原始词是动词,滋生词是名词。当以贾氏说为是。滋生词的名词用法是动词用法进一步发展来的。周祖谟把“闻”的变调构词归入“因意义不同而变调者”的“意义别有引伸变转,而异其读”一类,并有按语:“案声闻字为名词。”唐纳归入“滋生词是表被动的或中性的”一类,原始词词义是“to hear;to smell”(听到,闻到),滋生词词义是“(1)to beheard;to be smelt”(被听到,被闻到),“(2)reputation”(声誉)。周法高归入“主动被动关系之转变”的“彼此间的关系”一类,其释义是:“闻:聆声也,亡分切(平声,‘to hear’);为人所闻曰闻,亡运切(去声,‘to be heard’)。”

      《玉篇》耳部:“闻,武云切,《说文》云:知声也。《书》云:‘予闻如何。’又音问。”去声一读未释义。《广韵》无分切:“闻,《说文》曰:知声也。”亡运切:“闻,名达,《诗》曰:令闻令望。”《集韵》无分切:“闻,《说文》:知闻也。”文运切:“闻,声所至也。”

      2

      《经典释文》给“闻”作注45次,有2次是注异文,其他43次都是用来注音。“闻”的变调构词,有的材料反映得很明显。《周礼·夏官·大仆》:“闻鼓声,则速逆御仆与御庶子。”注:“郑司农云……遽,传也,若今时驿马。军书当急闻者,亦击此鼓,令闻此鼓声则速逆御庶子也。”音义:“急闻,如字,刘音问。”这里,经文及注中“闻鼓声”“闻此鼓声”的“闻”,其施事者是“大仆”,读平声,义为听到,不注音;注中“急闻”的“闻”,义为被听到,刘昌宗注成去声。可见,“闻”是平去构词的。

      “闻”作“用耳朵感触到声音”讲读平声,此音义自古常见,古人注古书,很少为此义注音。《经典释文》给此义注音1次,平声,《论语·公冶长》:“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音义:“闻一,如字。本或作问字,非。”这里“闻”只能读平声,义为听到,所以陆氏以为写作“问”是错误的。此义有2次陆氏干脆不注音,只注出异文情况。《易·晋》注:“脩德,以斯闻乎幽味,得正之吉也。”音义:“闻乎,闻亦作文,又作交,义并通。”闻乎幽昧,从幽昧处听到。《庄子·天地》:“夫子无意于横目之民乎?愿闻圣治。”音义:“愿闻,本或依司马本作问。下同。”作问,大概是解为询问;作闻,义为听到。

      以下是“闻”作“声音被耳朵感触到”讲的用例。有这样几种注音方式:(1)只注去声,共7次。《诗·小雅·鹤鸣》:“鹤鸣九臬,声闻于野。”笺:“鹤在中鸣焉,而野闻其鸣声。”音义:“声闻,音问。下同。”《周礼·冬官·凫氏》:“钟大而短,则其声疾而短闻;钟小而长;则其声舒而远闻。”音义:“短闻,音问。下同。”《礼记·孔子闲居》:“无声之乐,日闻四方。”音义:“日闻,音问。下‘令闻’并注同。”(2)平去兼注,共15次。去声一读放在前面的有12次。《书·君奭》:“乃惟时昭文王,迪见冒闻于上帝。”音义:“闻于,上音问,或如字。”《诗·周南·葛覃》传:“喈喈,和声之远闻也。”音义:“远闻,音问,又如字。下同。”《周礼·天官·宫正》注:“郑司农云……《春秋传》曰:‘鲁击柝,闻于邾’。”音义:“闻于,音问,又如字。”《礼记·曲礼上》:“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音义:“言闻,音问,又如字。下同。”《左传·文公十五年》:“孟献子爱之,闻于国。”音义:“闻于国,音问,或如字。下同。”去声一读放在后面的有3次。《书·康诰》:“我西土惟时怙冒,闻于上帝,帝休。”传:“故其政教冒被四表,上闻于天,天美其治。”音义:“闻,如字,徐又音问。”《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主以不贿闻于诸侯。”音义:“闻于,如字,又音问。”(3)只注平声,1次。《庄子·逍遥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音义:“特闻,如字,崔本作待问。”按:以上(2)(3)两类中“闻”又可读平声,反映出六朝后期“闻”作动词用去声读法在口语中逐步消失的事实,这个“闻”本读去声。“声音被耳朵感触到”一义亦可用作使动。《经典释文》注音1次。《礼记·少仪》:“闻始见君子者,辞曰:‘某固愿闻名于将命者。’”音义:“闻名,如字,徐音问。注皆同。”疏:“闻名,谓名得通达。”闻名于将命者,使名被将命者听到。“闻”读去声,也可指气味被鼻子感触到。《经典释文》注音2次。《书·酒诰》:“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传:“纣众群臣用酒沈荒,腥秽闻在上天,故天下丧亡于殷。”音义:“腥闻,音问。”《吕刑》:“德刑发闻惟腥。”传:“其所以为德刑,发闻惟乃腥臭。”音义:“发闻,音问,又如字。注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