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引申用法的认知分析

作 者:
吴云 

作者简介:
吴云(1975-),男,安徽含山人,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讲师。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汉语“过”的基本语义结构进行形象的图示,对其基本引申用法做出统一的解释,并着重阐明、辨析表完结的体助词“”和表经历的体助词“”的意义和用法,指出对二者进行区分的必要性。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H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225(2004)03-0026-005

      一 “过”的基本用法

      “过”或“V过”一般解释为经过某一处所,但其语义却十分复杂,下面择要述之,本文在对“过”的基本语义结构进行图示时所用的术语有:动体(trajector)、陆标(landmark),分别记作“tr”(动体)、“lm”(陆标)[1][2]:

      (一)“过”可以表示某客体贯穿某处

      例如:

      a火车从桥上驶过。

      b有一条小路从树林穿过。

      客体“火车”、“小路”从“桥”、“小路”的一端到另一端,自始至终地贯穿。其语义可以图示为:

      

      (二)“过”可以表示某客体从某处所旁边经过

      例如:

      a他匆匆忙忙地从我身边走过。

      b游行队伍正好从他家门口过。

      客体“他”、“游行队伍”从“我身边”、“他家门口”经过,“我所在的位置”和“他家门口”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固定的界标,标志着客体位移的具体动向。其语义可以图示为:

      

      (三)“过”可以表示主体越过某种阻碍

      例如:

      a他跳过墙头逃跑了。

      b再翻过一座山,就到了。

      “墙”、“山”是需要主体去克服的阻碍,主体越过这些阻碍之后才能到达另一处。其语义可以图示为:

      

      (四)“过”可以表示客体从一处移至另一处

      例如:

      a他从我唇上拿掉香烟,递过一杯热牛奶,我乖乖地端起杯子就喝。

      b周铁匠,这时站起来,接过一把镰,眯着一只眼,对着灯光,郑重地用指头试试镰刃。

      以上例句中的“过”都是跟在使移动词后表受事物体从一处移至另一处(或从一方转到另一方),这个“过”根据叙述人立足点的不同,一般都可以在其后相应地补上“来”或“去”(句式有时要作调整)。其语义可以图示为:

      

      (五)汉语“过”所包含的语义类型十分丰富

      以上只是就其主要用法加以图示,可以看出“过”既可以表自始至终地贯穿某一处所,也可以表从某一界标经过;既可以表越过某一阻碍,也可以表从一处移至另一处。其实,这几种语义类型彼此之间也不是孤立、毫不相干的,相反,它们都是从同一种语义模式分离出来的。我们可以将“过”的基本语义结构描述为:表示某一动体从源点出发,经过某一处所后,抵达别处。“过”的这种语义结构,在人的认知上,可以对其作不同的侧重或勾画(to profile)[1],从而能突显不同的意义。如果侧重于客体所经过的处所是空间上的一个段的话,就有了自始至终贯穿某一处所的意义;如果侧重于客体所经过的处所是空间上的一个点的话,就有了经过某一界标的意义;如果侧重于客体所经过的处所是难以克服的话,就有了越过某一阻碍的意义;如果只侧重于客体经过某一处所到达别处的话,就有了从某处移至另一处的意义。“过”所含的这几种语义类型都能推演出不同的引申义。

      从认知的角度对不同语言中所存在的类似现象进行细致的比较分析,是很富有现实意义的。

      二 “过”引申用法的认知分析

      (一)“过”的基本引申用法

      1.原本表贯穿某段空间的“过”可直接映射到时间域,表经过、度过某一段时间,这种用法十分常见。“过”后面可以跟上具体的时间段,如“三天、两年”等等,也可以跟某一不定时段,如“一会儿、几天、几年”等等,在句中一般用以表示经过了该时间段之后出现某种情况,“过(了)+时间段”可以用“时间段+过后”来替换,例如:

      a过了三天,李四爷还是人事不醒。

      例a中“过了三天”可变换为“三天过后”。

      “过”的后面加上时间词语,可以认为所反映的是“自我在动”的隐喻[2],如“过了三天”是主体(人)穿过三天这个时段。而“过”跟在时间词语后面时,所反映的则是“时间在动”的隐喻[2],如“三天已过”是指“三天”过去了,动体是“三天”,而不是主体(人),所以“三天已过”中的“过”是“过去、消逝”的意思,而不是“度过”的意思。

      这个“过”还可经常跟在“熬、挨、挺”等动词后,表示度过某段艰难的时间,例如:

      a很难想象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和凭着怎样的精神力量熬过了那几年的。

      2.原本表从某一界标经过的“过”可以扩展到其他的认知域,表示超出某一界限,例如:

      a由于午餐时间已过,街上很多正规一点的饭馆都歇业了。

      b虽然年过半百,他身体却仍然像年轻人一样硬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