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H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17(2004)03-0094-04 龙宇纯教授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汉语音韵学家,曾受业于音韵学大师董同龢先生,主要研究方向是汉语的中古音和上古音。在长达近四十年的研究生涯内,先生发表了多篇具有广泛影响的汉语音韵学论文,揭载于海内外各著名学术刊物和论文集中。对于一个汉语音韵研究者来说,如欲把这些论文一一搜罗完备加以披阅,实非易事,对于台湾以外的学者更是倍感困难。最近,龙先生将其有关古汉语音韵论文精选二十篇,集为《中上古汉语音韵论文集》一书,2002年12月由台湾五四书店和利氏学社联合出版。全书凡五十余万言,印刷精美,成为2002年汉语音韵学界一大盛事,全书篇目如下: 前言 —中古音部分— 1.例外反切研究………………………………………………………………………3 2.广韵重纽音值试论兼论幽韵及喻母音值………………………………………47 3.论照穿牀审四母两类上字读音………………………………79 4.陈澧以来几家反切系联法商兑并论切韵系韵书反切系联的学术价值………103 5.从臻栉两韵性质的认定到韵图列二四等字的拟音……………………………117 6.从集韵反切看切韵系韵书反映的中古音………………………………………131 7.切韵系韵书两类反切上字之省察………………………………………………177 8.论重纽等韵及其相关问题………………………………………………………189 9.中古音的声类与韵类……………………………………………………………207 10.支脂诸韵重纽余论……………………………………………………………219 11.陈澧反切系联法再论…………………………………………………………239 12.内外转名义后案………………………………………………………………261 13.李登声类考……………………………………………………………………273 —上古音部分— 14.上古清唇鼻音声母说检讨……………………………………………………289 15.有关古韵分部内容的两点意见………………………………………………305 16.上古阴声字具辅音韵尾说检讨………………………………………………317 17.再论上古音-b尾说……………………………………………………………353 18.上古音刍议……………………………………………………………………381 19.古汉语晓匣二母兴送气声母的送气成分 ——从语文现象论全浊塞音及塞擦音为送气读法………………………………463 20.上古汉语四声三调说证………………………………………………………501 从以上篇目中可以看出,龙先生在中古音领域和上古音领域均有建树。限于篇幅,这里不可能对各篇逐一作一简述,现谨就该书中部分笔者读后深有感触的论文,略抒愚见,敬请各位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中古音部分共收有论文13篇,这些论文集中在例外反切、反切系联法商榷、照组二类读音,重纽问题,内外转名义等几个中古音研究的主要方面。这里,我首先要举出的是先生的成名作《例外反切研究》(1965)一文。我们知道,汉语音韵研究者对反切的通常理解都是反切上字管声母,反切下字管韵母和声调,如此而已。其实,这仅是对一般反切而言,实际上中古反切有多种复杂的情形,不可仅以此一种模式而范围全部反切。除此种模式外,凭反切上字定被切字的等第开合的情况颇多,所谓“例外反切”,其实是反切结构的另一种模式。此文对中古的各种所谓“例外反切”条分缕析,穷源竟委,做出了合乎情理的解释,俾使学者们对中古的反切可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笔者曾任《中国语言学大辞典·音韵卷》的主编,该书于1991年在大陆的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此“音韵卷”即收有“例外反切”(147页)一词条,此条即是笔者确定并根据龙先生此文撰写。当时海峡两岸尚未沟通,龙先生此文笔者在大陆无法见到,于是乃转托日本学者从日本复印回来撰就的。今重读此文,颇为感慨。笔者认为,学者如欲全面掌握中古反切,陆志韦先生的《古反切是怎样构造的》(载《中国语文》1963年5期)和龙先生此文同为研究中古反切的必读文献。 “重纽”问题是中古音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亦是龙先生研究的重点之一。但龙先生的观点与一般的重纽研究者很不相同。可以说在重纽研究中自成一派。“重纽”涉及到的方面很多,问题也很复杂,笔者在这里仅想举出一个问题来谈,就是重纽韵中舌齿音的归属问题。关于这个问题,音韵学界长期以来主要有两种意见:(一)一说是舌齿音和韵图置于四等的喉、牙、唇音是一类,韵图排在三等的喉、牙、唇音单独为一类。持此说的是董同龢先生,见所著《广韵重纽试释》。(二)另一说是舌、齿音中的庄、知两组字和来母字与重纽三等字为一类,其余的精、章两组字和日母字与重纽四等字为一类,而且这种两分法不仅适用于支脂祭真仙宵侵盐八个韵系,而且适用于其他的普通三等韵。持此说的是陆志韦先生,见所著《古音说略》。龙先生在《广韵重纽音值试论兼论幽韵及喻母音值》一文提出了与上述两说全然不同的看法,主张重纽的四等帮、滂、并、明、见、溪、群、疑、影、晓十个声母的字单独为一类,其余声母的字为一类。也就是说重纽韵类似一个五音俱全的普通三等韵加上一个只有唇、牙、喉音的纯三等韵的结构。后来大陆学者邵荣芬先生在《切韵研究》(1982)一书中亦提出了同样的看法。由于海峡两岸长期隔绝,学术音讯全无,双方都是在各自独立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根据不同的理论和资料而取得相同的结论,完全是一种不谋而合,殊途同归。这在汉语音韵学史上实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