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的弱断言谓词“我想”

作 者:

作者简介:
郭昭军(1974-),男,湖北黄梅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博士后,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上海师范大学 应用语言学研究所,上海市 200234

原文出处:
语言研究

内容提要:

从语义上看,现代汉语中带从句宾语的“我想”实际上是一个表示说话人的不很肯定的主观看法的弱断言谓词。其断言性和弱断言性可以分别从与叙实谓词和强断言谓词的比较中看出来。这个例子说明,现代汉语谓词在语义和句法上也具有“断言”与“叙实”的差异。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H1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0-1263(2004)02-0043-05

      一 引言

      1.1 “想”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常用的心理动词,但其意义和用法则不限于表示心理活动。从“想”所表示的意义及其句法分布看,大致可以分为3种。如:

      1)您放心,我想什么办法也得把您救出去。

      2)于观说,“我想回家。”

      3)我想这也是很多昆明人的希望。

      例1)“想”是个心理动词,2)“想”是个表示愿望的助动词,二者具有全部或部分的动词的典型特征[1];而3)“想”既不表示心理活动,也不表示愿望,而是与主语“我”(从句法上看)结合起来表示说话人的一种主观的、不很肯定的看法。在3)中“我想”实际上是一个主要表示认识意义(epistemic modality)的成分,其作用在于引进说话人的某种观点或看法等主观成分。我们称这种性质的成分为“弱断言谓词”(weak assertive predicate)[2]。

      1.2 本文主要从断言和叙实等语义角度来讨论“我想”在句法形式和语义上的特点。

      二 “我”的句法特征

      

      4)我想你们大概早把我忘了。

      5)我想如果自己是一条鱼,这时候大概也会这么做的!

      有时也带小句宾语[1],但仍然与“”不同。如例6)的宾语从句并非断言:

      6)你去布置,我好好想想我说什么,怎么说。

      

      三 “我”的断言性

      3.1 这一节我们从与叙实(factive)谓词比较的角度讨论“我想”的断言性。所谓叙实谓词是指说话人通常预设宾语从句所表达的命题为真的一类谓词[3,4],如“知道”。而非叙实谓词则不包含这种预设,如“相信”。断言谓词是非叙实的,所以在语义上也不存在这种预设[5]。比较:

      17)我想逻辑学是研究推理的学科。

      18)我想到了逻辑学是研究推理的学科。

      例17)只是叙述“我”对逻辑学的一种看法,而18)则预设这是事实(注:这种语义差别在形式上也有表现。与“想”不同,“想到”是个定量动词,因而可以受“没有”的否定[6]。)。

      3.2 预设在语义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管命题真假它都必真[7]。因此,叙实谓词的宾语从句所表达的命题的真值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不变[2,5]。比较:

      19)a我没想到老板想雇一个女的。

      b*我想到/没想到老板想雇一个女的,结果他雇了一个男的。

      例19)a虽然是个否定句,但仍然预设“老板想雇一个女的”是事实。19)b不成立正是因为后一小句与这个预设相矛盾。

      而断言谓词因为不存在这个预设,所以它的宾语从句的真值是可以改变的。如:

      20)我想老板想雇一个女的,结果他雇了一个男的。

      例20)的后一小句表明“我想”的宾语从句是个假命题。

      3.3 断言谓词与叙实谓词还有一个差别在于,只有前者才允许宾语从句被提前,也就是把宾语从句的全部或一部分提到谓词的前面去[2]。比较:

      21)我想战争结束了/战争我想结束了/战争结束了我想

      22)我想到战争结束了/?战争我想到结束了/*战争结束了我想到

      3.4 那么,“我”位于句首和句末的两种用法之间有何不同呢?一般情况下,含有带从句宾语的断言谓词的句子包含着两个断言[2]。如:(注:这个例子借自Hooper[2]。)

      23)a我想老板想雇一个女的。b我想p(p=23)c)。 c老板想雇一个女的。从句法上说,23)b是23)a的主要命题,而23)c则是间接命题。比较:

      24)Q:谁认为老板想雇一个女的?

      A:我想老板想雇一个女的。/*老板想雇一个女的,我想。

       但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宾语从句在句法形式上也可以成为句子的主要命题。如:

      25)Q:您看了我的申请了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