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经语言学的性质与方法 1.1 神经语言学的性质 神经语言学研究语言与大脑的关系。它的目标是探索人类语言习得和掌握、言语生成和理解时的神经基础和神经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解释、验证语言学的某些理论观点,促进语言学理论的建设,最终建立符合人的神经认知特点的语言学理论。在语言学内部的分支学科中,神经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关系最为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者其实脱胎于后者。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神经语言学需要运用特有的方法和手段,探测与语言有关的神经机制,而心理语言学未必论及脑机制问题。心理语言学的研究目标是研究人们语言习得和掌握、言语生成和理解时的心理机制,神经语言学则将心理机制推进到神经机制。心理机制和神经机制是有联系的,因此,在心理学和神经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二者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比如神经心理学就有着较长的研究历史,它使用神经心理学测验和神经检查的方法,研究脑损伤患者心理障碍与脑损伤部位的关系,从而揭示心理活动的脑解剖学基础。其中,研究语言障碍与脑损伤部位的关系即失语症的研究是神经心理学一个重要内容。神经语言学家通常也认为是以失语症的研究为发端,因此神经心理学与神经语言学之间存在部分重叠领域。神经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之间的另一差异在于,个案研究在神经语言学的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这也不同于心理语言学重视样本大小、注意数据采集和平均数算法的做法(注:王甦、汪安圣(1992:21)提到认知心理学已“开始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案研究”,“为了揭示内部心理机制,已开始重视包括自我观察在内的个案研究及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王新德、汤慈美(汤慈美 2001:7)也提到:“认知神经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的特点之一是它不强调研究报告中的例数,即使对一例脑损伤患者进行了详尽的实验分析,也可以成为一篇优秀的论文。”)。 神经语言学在整个认知科学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认知科学的最终目标是揭示人脑的工作原理,语言作为人脑独有的高级功能,使得对语言神经机制的探讨在认知科学的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1.2 神经语言学的方法 与语言学其他分支学科相比,神经语言学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神经科学主要是脑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对于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现就主要的几种简介如下。 1.2.1 电刺激法 电刺激法可用于测定脑区功能,例如Penfield和Roberts(1959)将此方法用于癫痫治疗,为避免在摘除患者皮质的病灶区时触及语言区,防止患者手术后丧失语言能力,在手术开始之前,Penfield等人利用电刺激法对患者进行皮质定位。 1.2.2 病理观测法 通过观测脑损伤部位与行为障碍,推断二者之间的联系。例如从1861年开始的失语症研究已有大量证据证明,左半脑特定区域的损伤可以导致言语表达和理解等方面某些功能的丧失。 1.2.3 行为测试法 例如双耳分听技术,Kimura(1961)第一个用这种方法说明了正常人在语言加工能力方面的大脑两半球的差异,证明了左半球在语言信息方面的加工优势。用得较多的还有分视野测试等。 1.2.4 神经电生理技术和脑成像技术 前者如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后者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PET)、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等。这些技术的特点,是可借助于特定的实验设备测定大脑的实际工作状态,以此研究大脑的功能。这些技术目前受到普遍关注,主要有无创伤性和时空分辨率高等优点。 2.20 世纪中国神经语言学研究的回顾 “神经语言学”术语的提出在20世纪70年代,但神经语言学的研究起源一般以1861年Broea对Tan患者的报道为标志。过去的一二十年间,随着世界范围的脑研究热潮的兴起和无损伤性神经电生理和神经影像技术的使用,国外神经语言学研究在研究规模和研究深度上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一趋势正在继续。中国神经语言学研究起步晚,不但与国外神经语言学研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就是与国内心理学领域所作的语言研究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研究队伍单薄,尤其是具有语言学背景的研究人员少;(2)研究深度不够。国外神经语言学研究触及语言学的各个分支,包括兴起时间不长的语用学、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些结论,都被神经语言学及时检验,而国内神经语言学的语言研究虽然也涉及字词、句子等各个层面,但直到上个世纪末,很少有文章涉及当代语言学理论;(3)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不足。国内神经语言学目前主要采取观察失语症患者的做法,对正常人和其他病症的语言观测很少。从最近几年开始,以正常人为被试、使用神经电生理和脑成像技术的研究才逐渐增多。 像国外的研究一样,国内最初关注“语言与大脑”关系的研究者并非语言学家,而是从事神经医学工作的人员。在我国,真正从语言学角度来参与这一领域的研究比神经医学界晚了近30年。我们将在神经心理学和语言学两个背景下回顾中国神经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