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语变异研究的理论框架:继承与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蔡金亭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 100089 朱立霞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洛阳 471003

原文出处:
外语学刊

内容提要:

本文目的是在客观评价前人研究过渡语变异的理论模型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实用的理论框架。笔者首先区分可变性和变异的概念,指出前者为过渡语的性质,后者为现象。前人的过渡语模型中有些是解释过渡语可变性的,不能作为研究过渡语变异的框架。文章重点讨论社会语言学中的动态范式和拉波夫范式,指出它们的优劣。后者虽比前者实用性强,量化程度高,仍有一些无法克服的缺陷。对此,笔者提出过渡语变异模型,克服了拉波夫范式的不足,并用一项大型实证研究证明它的科学性。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H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4)03-0088-08

      1 引言

      过渡语(interlanguage)是一种结构上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二语学习者语言系统(参见Corder,1971;Nemser,1971;Selinker,1972)。不同学者对过渡语的性质理解不同,但大都承认系统性(systematicity)和可变性(variability)是它最重要的两个性质。系统性指过渡语在任何发展阶段都具有内部系统性,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发展也是规则有序的。过渡语的可变性同样在共时维度和历时维度上都有所反映,分别被称为共时可变性和历时可变性(Ellis,1985a:118-121)。

      国外学者在其论著中常常混淆variability和variation(变异)。例如Ellis(1985a,1985b,1994)既用variability指性质,又用它来指现象;同时也用variation指现象。笔者认为,variability应译作“可变性”,指过渡语的内在性质;variation应译作“变异”,指的是具体的语言现象。变异是过渡语可变性的具体表现形式。其实,过渡语可变性是一个实证研究问题,它的作用必须通过对过渡语中变异的分析来解决(Eckman,1994:12)。

      本文中的变异指二语学习者在不同语境中用不同语言形式表达同一个语言功能或意义。变异分为分别处于共时平面和历时平面上的两种(Ellis,1994:134-151),两个平面上的变异都可能是系统的,也可能是自由的。系统变异是可以预测的,能通过规则描述;自由变异不能预测,无法通过规则描述。

      要对过渡语变异进行实证研究,就需要科学的理论框架。本文先从宏观上对Ellis(1994)总结的所谓过渡语变异研究的各种模型进行简要分析。然后重点对属于动态范式的拉波夫范式进行讨论,指出它们的不足。最后,在拉波夫范式的基础上提出过渡语变异模型(interlanguage variation model)。笔者还将用一项大型实证研究的结果证明这个理论框架的实用价值。

      2 前人对过渡语变异框架的理论探讨

      Ellis(1994:121-133)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过渡语(learner language)可变性(注:Ellis没有区分可变性和变异这两个概念,他的“可变性”实际上指性质和现象两重意思。)的解释模型,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论。这些模型分为社会语言学模型(拉波夫范式、动态范式、社会心理范式)和心理语言学模型(言语计划模型和言语监控模型)。笔者认为,Ellis所说的心理语言学模型最多只是对可变性的解释,不能算是变异框架。Ellis对言语计划模型的介绍比较详细,我们从中能大致明白它们的主要思想。Ellis(1994:130)首先转引Crookes(1991:115)的观点,指出大部分言语计划模型都区分宏观计划和微观计划,然后特别介绍了Levelt(1989)的模型,指出可能造成可变性的4个心理语言学起源:1)在概念化部中,根据情景因素决定使用哪一种语言变体,以及实现哪些具体的交际意图;2)在表达部中,把概念化部提供的前言语信息(pre-verbal message)通过挑选合适词语和应用语法与音系规则转换为言语计划;3)在发音部中,把言语计划转换为实际的言语;4)在言语理解系统中,提供给说话者关于语音计划和实际言语中出现错误的反馈,使说话者能够在概念化部中做出调整。

      笔者认为,Levelt的模型的确能部分地解释过渡语的可变性。但是造成可变性的原因还有社会因素、语言因素等等,因此这个模型的解释远远算不上全面。另外,Ellis(1994:131-132)还介绍了言语监控模型,但过于简单。在整段的介绍中,没有出现任何关于“可变性”或者“变异”的字眼。可以说,这里所说的言语监控模型根本没有有效地解释可变性的成因。

      社会语言学模型的3个范式是针对变异而提出的。另外,有些学者(Preston,1993,1996;武波,1996)都探讨过拉波夫范式和动态范式作为变异研究理论框架的可能性。并且还有一些学者在这两个框架内做过一些实证研究。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他们的基本观点、应用价值等做详细讨论(见本文第3、4部分)。另外,社会心理范式的目的是解释语言使用的变异。Ellis(1994:127-129)只介绍了一种社会心理范式中的言语适应理论(参阅刘正光,2001)。这种理论从说话对象因素着手解释了二语学习者如何在交际环境中改变他们的语言使用方式。这种理论根据学习者调节言语的本质确认了3种主要变异。言语趋同(convergence)指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者改变自己原有的言语习惯或语体,以更接近说话对象的言语或语体。一般来说,言语趋同追求的是获得对方的赞同、接受、喜欢或爱好,增进理解和交际效果以及相互间的吸引力等。言语趋异(divergence)指交际中的一方使自己的言语或语体变得与说话对象的言语或语体不同。言语趋异主要是为了保持说话人自己的社会身份特征和群体特征。言语保持(maintenance)指未作出任何改变,也就是说没有趋同。言语适应理论把说话对象置于解释变异的中心位置。有些研究(如Beebe,1981)证明了说话对象因素的确影响二语学习者语言使用的变异情况。但是,目前尚无法证明说话对象因素的作用一定比其它因素大,即居于影响变异的中心位置。这种理论的另外一个明显的不足是它无法解释所有的系统变异(Ellis,1994:129)。

      总起来看,Ellis所提到的社会语言学模型中的社会心理范式和两个心理语言学模型都只是试图解释过渡语的可变性或部分变异,没有也不可能对过渡语变异做出全面彻底的解释。下文,将讨论其它模型作为变异研究理论框架的可能性。

      后来,又有两位学者讨论了过渡语变异的理论框架问题。Preston(1993,1996)详细总结了拉波夫范式和动态范式基本理论观点和它们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从中可以看出,Preston本人比较倾向于拉波夫范式,因为利用这个范式获得了代表性的高水平成果(如Bayley,1994;Yong,1996)。另外,武波(1996)详细介绍了动态范式,认为它在描述及解释过渡语变异方面潜力较大。同时,他还批评了拉波夫范式,认为它采取静止的观点,因而是片面的和错误的,已经不再可能有大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