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之交南部方言宕摄舒声字白读音的层次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维佳(1959-),男,陕西西安人,教授,博士,从事汉语历史语言与方言研究。北京语言大学 语言研究所,北京 100083

原文出处:
语言研究

内容提要:

秦晋之交南部方言分别属于中原官话区的关中片和汾河片,但从宕摄舒声白读音特点来看,二者却比较一致,鼻韵尾脱落,与相应的入声韵和果摄合流。本文把分属两个方言片的秦晋之交南部方言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分析宕摄文白读差异和白读音产生的时代层次,并试图从音理上解释白读音产生和演变的语音机制。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H1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263(2004)02-0022-07

      秦晋之交南部是指两省交界的黄河流域南部广大地区。从方言的一致性来看,这一地区包括河西的陕西省宜川、韩城、合阳、大荔(中原官话关中片)和河东的山西省芮城、永济、平陆、运城、万荣、临猗、河津、乡宁、吉县、闻喜、垣曲、绛县、稷山、新绛、襄汾、浮山、临汾、古县、夏县、洪洞(中原官话汾河片)(注:材料来源:关中片:笔者的调查材料;汾河片:侯精一、温端政《山西方言调查报告》(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和《山西方言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蔡权《吉县方言志》(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0),潘家懿《临汾方言志》(语文出版社,1988),吴建生《万荣方言志》(《语文研究》,1984年增刊);其他方言: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汉语方音字汇》(文字改革出版社,1989年第2版)。陈章太 李行健《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语文出版社,1996)。)。跟中原官话其他方言相比,这一地区的方言十分特殊,其主要表现是,韵母的文白异读非常丰富。宕摄梗摄和韵的文读音与中原官话其他方言基本相同,但白读音却仅存于这些方言之中。在白读中,章组字有“旧白读”和“新白读”之分,前者主元音为a,与相同,后者主元音为ε,与山摄开口三等入声字韵母相同;梗摄开口三四等舒声字鼻韵尾脱落,与咸山摄三四等入声字今读相同,变为阴声韵;宕摄舒声音节鼻韵尾完全脱落,与同摄入声韵和果摄合流。根据这些特点,本文把这些点的方言合成一个整体来分析,探讨宕摄文白读差异及其产生的时代层次,并试图从音理上揭示它产生和演变的语音机制。

      从方言历史音韵学角度来看,秦晋之交南部方言宕摄舒声字白读音明显地反映了古西北方言的一些特点,唐五代汉藏、梵汉对音材料、敦煌歌辞以及宋代西夏文对音材料都有宕摄舒声字鼻韵尾从弱化到脱落的记录。所以,研究秦晋之交南部方言宕摄舒声字的读音层次对重建西北方言的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宕摄舒声字白读音与同摄入声韵和果摄之间的关系

      秦晋之交南部方言中,宕摄舒声常用字大多有文白读之分。文读音与中原官话其他方言一致,读(注:宕摄字的文读在这一带方言实际上多为带有鼻化色彩的尾,有的是主元音为后元音的鼻化韵。但为了分析文读音与白读音的差别,文中用描写文读音。);白读音鼻韵尾脱落,为阴声韵,具体读音因地而有稍许差别,主元音多为舌面后元音,有的读,有的读,有的读,但也有读的。下面是秦晋毗邻数县宕摄舒声字白读音的比较,为了说明晋南18个点在这方面的共性,表中还列出汾河片中运城小片和临汾小片的代表点。

      

      从跟其他韵类的关系来看,宕摄舒声字白读音与同摄入声字及果摄韵母的音值基本相同。试以关中片韩城话和汾河片万荣话为例做比较:

      

      上例中,除果摄三等字外,宕摄舒声字的白读音跟其相对应的入声韵和果摄读音合流,主元音为。其他点方言音值虽稍有不同,但宕摄舒声白读与同摄入声韵及果摄合并的总格局基本同于韩城和万荣。合阳、大荔、乡宁、新绛、闻喜等主元音为,宜川、河津、稷山、万荣等主元音为,运城、芮城、平陆、垣曲、绛县、临猗、古县、永济、洪洞等主元音为o,临汾主元音为。吉县主元音多为,但也有读o的,如“狼”luo。襄汾和夏县主元音多为,但也有读的,如:襄汾;夏县“狼”luo。浮山逢舌齿声母音节的主元音有两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