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时差异看语言濒危

——仙仁土家语个案研究之三

作 者:

作者简介:
戴庆厦(1935-),男,福建省仙游县人,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藏缅语族语言及社会语言学。中央民族大学 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100081 田静 中央民族大学 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100081

原文出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语言的共时差异往往反映历时的演变。濒危语言也一样,其濒危的状态及演变趋势能从共时呈现出的差异得到证明。本文通过对土家语语言功能衰退不同类型的共时比较,分析土家语濒危的特点及其演变趋势。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33X(2004)02-0149-05

      语言的共时差异往往反映历时的演变。濒危语言也一样,其濒危的状态及演变趋势能从共时呈现出的差异得到证明。土家语是一种濒危语言,其衰退的程度在不同地区、不同人中表现出不同的类型,使得我们有可能通过不同类型(包括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场合、不同语言态度等)的比较,来看土家语语言濒危的特点及其演变趋势。

      仙仁乡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的一个乡。位于保靖县的最东端,距县城约25公里,与古丈县断龙乡白溪关村和永顺县白杨乡交界。仙仁乡现辖7个行政村,包括科秋、他票、小白、龙头、仙仁、米溪和宋家村,乡政府设在科秋村。全乡共有3981人,土家族是其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有3340人,此外还有少量苗族、汉族等民族。仙仁乡属于汉、土双语型地区。本文以仙仁乡为研究个案,从共时差异的比较中看土家语的濒危。我们之所以选择仙仁乡为个案,是因为这个乡是土家族保留母语人口较多的一个乡,而且在不同地区土家语使用功能呈现出多种不同的类型,这对我们从共时来认识濒危语言的演变会有较大的价值。(注:本文所用材料是2002年7月我们到仙仁乡作田野调查所得。仙仁乡中心小学原校长龙泽光先生等给予我们大力帮助。吉首大学杨再彪副教授自始至终与我们一起调查,协助我们工作。在此向帮助过我们的朋友表示真挚的感谢。)

      一、从土家语保留程度的三种类型看语言濒危

      由于语言功能演变的不平衡性,仙仁乡土家语的保留程度大致存在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显示了土家语濒危的几个过程及其演变脉络。

      1.保留型。这一类型的特点是,大部分人在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土家语,土家语在这一地区还有相对稳定的活力。属于这一类型的地区只有龙头村一个村,也就是被当地居民称为“土家语保留最好的一个村”,共有人口718人。龙头村地处偏僻山区,距离乡政府所在地科秋村有10里路,长期不通公路,外出仅靠一条不到1米宽的崎岖山路,俨然是仙仁乡的一个小“孤岛”。这种地理位置成为龙头村保留土家语的主要因素。

      2.局部保留型。科秋、小白、他票等3个村属于这一类型,共有人口1758人。其特点是只有一部分人在部分场合、不同程度地使用土家语。科秋村是乡政府所在地,小白、他票两个村紧挨着科秋村。这一类型地区虽然是土家族聚居区,但与外界的接触相对较频繁,较早地接触了汉文化,成为汉、土双语区。

      3,残存型。指只有少量人还会使用土家语,而且其语言使用能力与前两种相比较弱。属于这一类型的有仙仁、米溪、宋家3个村,共有人口1505人。这3个村是土家族和苗族的杂居区,两个民族之间交流时使用汉语。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残存区仍会说土家语的人均是从其他说土家语的村子迁入的。他们原先就会说土家语,来到这些村后虽然还记得土家语,但使用机会很少,语言运用能力也下降了。如:龙头村的彭实香,女,41岁,土家、汉双语人,土家语是第一语言,汉语是第二语言。1983年嫁到仙仁村。结婚以前,她的土家语比汉语熟练;结婚以后,汉语比土家语熟练。如果不把这些人计算在内的话,这些地区应该算是土家语消亡区,也就是转用汉语区。

      这三种不同地区土家语的使用情况形成了一个立体结构,反映了土家语走向濒危的演变趋势。下面,我们通过实地田野调查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从语言使用人口、年龄层次、使用范围、语言态度等方面来分析这三种不同地区土家语使用的不同特点。

      二、从语言使用人口的差异看语言濒危

      语言使用人数的多寡是考察该种语言的语言活力的一个重要参项。一般说来,使用人口多,语言活力就大;反之亦然。如果一种语言的使用人口逐渐减少,只为一个民族中的少数人所使用,可以说明这种语言的功能已大幅度下降,有可能走向濒危。濒危语言使用人口在不同地区反映出的等级差异,是语言濒危走向的真实写照。仙仁乡土家语三种不同地区语言使用的人口情况见下表:

      表一 仙仁乡三种不同地区土家语使用情况表

      

      上表显示:

      第一,三种类型的语言使用情况有明显区别,界限分明。以熟练使用土家语的比例这一项指标来比较,其中保留型占66%,局部型占21%-45%,残存型仅占5%-7%。再如,已丧失土家语地区的人口比例,保留型占7%,局部型占36%-65%,残存型占71%-95%。不同类型使用土家语的人口比例都有显著差异。

      第二,龙头村能熟练使用土家语的比例占66%,这在能够使用土家语的地区是一个比较高的比例。说明仙仁乡还有土家语保留比较好的地区。不会土家语的只有7%,主要是15岁以下的儿童,说明土家语的消失在儿童中的反映比较突出。

      第三,局部保留型在不同村之间差异比较大,能熟练使用土家语的少则21%,多则45%,会一点的少则6%,多则43%,说明这一类型经历了多层次的渐变过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