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史中的语言接触与语法变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遇笑容 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

原文出处:
汉语史学报

内容提要:

一种语言会通过与其他语言的接触而发生变化,这在语言的历史发展中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大家公认,词汇和语音是比较容易发生变化的成分,语法则相对稳定,不太容易出现变化。在汉语发展的历史上,至少从魏晋以后,由于一系列的社会变动,汉民族不断与其他民族接触交融,汉语自然也就不断与其他语言接触交流。在长达一千多年的交流史中,汉语肯定也会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会接受其他语言的东西,截至目前为止,我们所知道的这种影响基本上是语音、词汇层面的东西,对语法则注意不够。本文考察魏晋以后的因语言接触而产生的语言变化,希望在描写基本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变化产生的方式和途径,分析其产生的条件和背景。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汉语法史中由语言接触而产生的语言变化举例

      A.中古汉语处置式的产生

      中古汉语处置式的产生是和汉代汉语一种动宾格式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当时汉语动词连用格式(或者叫“连动式”)发展起来,所谓“动词连用格式”是指汉代前后汉语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在句子中并列使用充当谓语的格式。格式中的动词如果是及物的,宾语在动词之後。如:

      1.至之罘,见巨鱼,射杀一鱼。(史记·秦始皇本纪)

      2.齐襄公使彭生醉拉杀鲁桓公。(同上·郑世家)

      3.以天降之福,吏卒良,马强力,以夷灭月氏,尽斩杀降下之。(同上·匈奴列传)

      这个格式实际上是一串动宾结构的省略式:

      斩杀降下之=斩(之)杀(之)降(之)下之

      当这种省略式被运用到中古译经中,表示对一种事物的处置时,出现了一种变体,,这就是汉语史中最早的“取”字式处置式:

      4.目连即前捉手将至门外,还取门闭,前白佛言:不净比丘,已将在外。(增壹阿含经·十四)

      5.时月光长者……,见夫人取婢鞭打,即问之曰:以何因缘,而鞭此婢?(同上·五十)

      6.诸人民取吾枉杀,然父王自舆我愿,我今受死亦不敢辞。(同上·三十一)

      7.吾今行忍辱不舍斯须,正使王今取我身体碎如芥子,终不退转。(同上·二十三)

      如我们所指出的,这种格式不符合汉语动宾关系的规律,它只见于中古译经,其产生的原因,应该是受译经者母语的影响(注:参阅参考文献1。)。

      B.“云何”特殊疑问句

      “云何”是汉语中固有的疑问词,相当於“什么/怎么”,常出现在疑问句襄,构成疑问。按汉语疑问句的构成规则,可以构成疑问的是疑问词(代词、副词、语气词等)、句式和语气。同样在中古译经中出现了一些在疑问句中、不表示疑问、不承担疑问功能的“云何”。只出现在疑问句中,而又舆疑问的表达和构成无关,是此类“云何”的基本特徵。

      此类“云何”出现在3类句子里:

      是非疑问句

      8.云何斯人以入饿鬼中乎?(增壹阿含经·四十八)

      9.云何道士食为甘美耶?(出曜经·十五)

      (Adv)VP不式疑问句

      10.云何须菩提,其福宁多不?须菩提言:甚多甚多。(道行般若经·三)

      11.云何二十亿耳,若琴弦复缓尔时琴音可听采不?(增壹阿含经·十三)

      12.云何大王,颇念迦失拘萨罗国界人民不?(出曜经·八)

      选择疑问句

      13.云何有痴究竟,无痴究竟?(增壹阿含经·十九)

      14.云何彼究竟者,为是智者,为非智者?(同上)

      15.云何彼究竟者,有受究竟,为无受究竟?(同上)

      是非疑问句中疑问语气词是其疑问功能的承担者,不需要其他成分的帮助,就已经是疑问句了;“VP不”中“不”如果已经虚化了,它是语气词,构成的是是非疑问句,如果没有虚化,整个结构构成一个反复疑问句;选择疑问句是由结构构成的,疑问功能由整个结构承担。3种疑问句中“云何”的出现都是多余的。

      作为对比我们调查了17种本土文献中“云何”的使用情况,以下是我们对汉到宋代17种文献中“云何”使用情况的调查:

      文献

      出现次数

      文献

      出现次数

      史记4

        汉书

       5

      三国志

       28

       后汉书

      4

      南齐书   12

       南史

       24

      北史

      11

       隋书

       0

      旧唐书

       0

        新唐书

      8

      世说新语

      12

       搜神记

      1

      古小说钩沉 9 

       齐民要术 0

      洛阳伽蓝记 0

      

      颜氏家训 0

      朱子语类

      9

      17种文献中共出现127次,没有出现以上我们指出的“云何”特殊疑问句。

      通过前两节的描写,两种文献中“云何”的使用显示出明显的差异。

      这种不见于本土文献中的特殊“云何”可能也是在翻译佛经时,受佛经原文影响而出现的。研究佛经翻译的学者告诉我们,译经中的“云何”是从梵文kim对译来的,kim在梵文中是一个疑问代词,有三十性,在梵文中有两种用法:A用在疑问句中承担疑问功能,如

      Ko devo 'sti?

      谁 天神 是

      谁是天神?

      “kim”在句子里做疑问代词,构成了疑问句。

      B用在疑问句中不承担疑问功能,如

      Kah devah asti uta asurah?

      谁 天神 是 或 魔鬼

      他是天神还是魔鬼?

      (kah=kim+他-业格)

      “kim”在句子里可用可不用,出现与否与是不是疑问句无关。

      翻译佛经中的“云何”与梵文中的“kim”在功能上几乎完全是对应的,显然译经的西域僧人在翻译时把佛经的原文忠实地对译到了汉语里,才使“云何”出现了上述的特殊用法(注:参阅参考文献2。)。

      C.宋金以后汉语中的比拟式

      据江蓝生先生研究,宋代以前,汉语比拟式的基本格式是:

      家义动词(如/似/像)+喻体(名词/动词/句子/短语)+比拟助词(似的/一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