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否”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生亚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100872

原文出处:
中国语文

内容提要:

上古汉语的否定副词主要有六种用法,即陈述否定、判断否定、描写否定、禁止否定、选择否定和正反否定。否定副词“否”,主要是用于选择否定和正反否定。本文通过对《尚书》、《诗经》等19种文献的考察来总结出否定副词“否”的语法变化规律。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上古汉语的否定副词主要有六种用法,即陈述否定、判断否定、描写否定、禁止否定、选择否定和正反否定。否定副词“否”主要是用于选择否定和正反否定。“否”的这两种用法,从使用情况来看,已经远远超出了上古汉语范围。因此,本文在资料使用上也有所扩充,通过对(今文)《尚书》、《诗经》等19种文献的考察来总结出否定副词“否”的语法变化规律。在古代文献中,“否”也经常写作“不”,为了不使“不”(今音bù)和“不”(今音fǒu)相混,本文行文时一般用()加注示别,如“否”(不)或“不”(否)等等。文中说解凡是未加()示别者,“不”一律读作bù。

      一 “否”、“不”同源

      “否”、“不”当属同源,这是判断“否”的词性的一条重要根据。王力先生在《同源字典》中将“不”与“否”、“不”与“弗”分别拟音为“不:否(叠韵),不:弗(之物通转)”,并且说:“‘不’字,广韵读甫鸠、甫九、甫救三切。又读方勿切。其读上声时,与‘否’同音;其读入声时,与‘弗’同音。‘不’、‘否’、‘弗’三字实同一源。”(注:王力《同源字典》,第102页,商务印书馆,1991年。)关于“不”的《广韵》读音问题,本文注(16)另有解释。不过就上古音而言,“不”、“否”同属帮母、之部合口三等字,所差的只是声调而已,一个是平声字,一个是上声字。“不”、“否”虽属同源,但否定副词“否”肯定不是从否定副词“不”中分化出来的,因为上古时期的“否”同时还可用为动词。合理的推测是动词“否”当以动词“不”为源词,否定副词“不”当是动词“不”分化的结果(限于篇幅,例证从略)。否定副词“否”最初分化出来的时候,与“不”、“非”的界限也不是很清楚,因此语言中还能找到“否”用于陈述否定、描写否定乃至判断否定的例证,尽管这种用例十分罕见。如:

      (1)苗民否用练。(《墨·尚同中》)

      (2)师出以律,否臧,凶。(《左·宣12》)

      (3)在今而安百姓,女何择否人?(《墨·尚贤下》)

      例(1),“练”,依《墨子校注》当作“阵”,(注:吴毓江《墨子校注》,第129页注(68),中华书局,1993年。)“否”用于陈述否定,用法同“不”。例(2),“否臧”即“不善”,“否”用于描写否定,用法同“不”。例(3),“女何择否人”,今本“否”作“言”,此因篆文“言”、“否”形近而致误。(注:说见王引之《经传释词》,第227页,岳麓书社,1984年。)例(3)是引述《尚书·吕刑》的话。《吕刑》原文作“在今尔安百姓,何择非人。”“何择非人”句,意谓“你们选择什么?难道不是贤人?”可知“否人”即“非人”,“否”用于判断否定,用法同“非”。(注:有一种观点认为“否”不能处于状语位置,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说见赵瑞民《说“否”》,《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2期。)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否”与“不”的分工还是明确的:“不”主要用于陈述否定和描写否定,而“否”主要是用于选择否定和正反否定。下面就谈一谈“否”的这两种用法的发展变化。

      二 选择否定A

      “否”(不)一般不能直接加在谓词的前面充当状语,这是“否”(不)“不”分化之后所形成的与其他否定副词的重要区别。但从语义上看,它又是对前文陈述的否定,并有取代谓语的作用,因此有的学者就称之为“否定词”或具有“称代性”或“代词性”的“否定词”。“否定词”这个提法不太好,因为这一术语只反映出“否”(不)的语义特征,而对其词性的判定却是模糊的。还有些著作,把凡是处于句末的“否”(不)都一律看成是表疑问的“语气词”或“句末疑问词”,这也是不妥的,因为“否”(不)作为句末语气词产生得很晚。对此,本文后面也另有论述。

      “否”(不)具有两大语法特征:一是用于选择否定,二是用于正反否定。所谓选择否定,就是指在两个具有并列关系的词、词组或句子中作出抉择,要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这被否定的一方就可以用“否”来表示。有的著作把“否”(不)的这一用法称为“是非问句”或“是非句”,我们认为这也不能确切地反映出“否”(不)的语法特点。“否”(不)的选择否定用法有个发展过程。根据我们对19种文献考察的结果,发现在先秦两汉时代,“否”(不)是以用于陈述句中的词、词组的选择否定为主要用法(本文称为“选择否定A”),但到了魏晋以后,“否”(不)却逐渐演变为以用于疑问句中的句子选择否定为主要用法(本文称为“选择否定B”),具体数据,可参看篇末的表一、表二。(注:本文所列19种文献的统计,除《吕氏春秋》的统计,参考了张双棣等合著的《吕氏春秋词典》(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和《世说新语》的统计,参考了张万起的《世说新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以外,其余诸书的数据,均是作者参照已出版的《引得》《索引》等工具书或亲自统计所得,具体内容,可参看篇末附录。)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否”(不)的选择否定的A、B两种用法的区别。由选择否定A到选择否定B,这是一个重大的语法变化,因为这种变化不仅带来句型的差异,而且最终也导致了“否”(不)的词性改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