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体、持续体的否定及相关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高顺全 男,1965年生。1996年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和对外汉语教学

原文出处:
世界汉语教学

内容提要:

本文从进行体和持续体的否定格式入手,以实际语料为佐证,认为汉语进行体和持续体没有或者说用不着专门的、直接的否定形式并对此作了具体的解释。一方面,“在V”和“V着”的预设是“V了”,其否定形式“没V”也可以看作是“在V”和“V着”的否定;另一方面,否定影响到宾语的指称理解,有指的数量名短语不能充当及物性动词句否定格式的宾语。另外,进行体和持续体都是从正面对动作或状态进行陈述和描写,否定表达式使用的可能性很小。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如果一定要讲进行体和持续体的否定形式,那么应该告诉学生,两者的否定都是“没V”。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 缘起

      现行的一些对外汉语教学大纲、教材和语法参考书认为,汉语的进行体和持续体有否定格式,但对进行体否定形式的否定词到底是“不”还是“没”这一问题存在不同看法。有的教材认为,进行体的一种形式是“在+V”,其否定形式是“不在v”。例如:

      (1)她不在睡觉,(她在看书。)

      但也有相反的观点,请看下面的例子:

      (2)a.刚才我不在翻译,我正在查词典。

      b.刚才我没(在)翻译,我正在查词典。

      狄昌运(1996)指出,(2a)是病句,(2b)才是正确的表达。他解释说,表示动作进行的句子否定时用“没”,不用“不”,“在”可以保留,但口语中常常省略。

      持续体否定形式的否定词似乎只能是“没”,已有学者(石毓智,2000)对为什么“V着”不能用“不”否定做了解释。但关于持续态(体)的否定形式也存在类似“省略”的说法。例如:

      (3)a.墙上没挂着画。

      b.墙上没挂画。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大纲》中相关的说法是,持续态(体)用动态助词“着”表示,否定式是“没(有)V着”。王还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指出,用“没有”时,“着”可以保留。

      “常常省略”和“可以保留”基本上是一个意思。但“在”和“着”分别是进行体(“在V”)和持续体(“V着”)的标记,一个语法标记一般来说不应该是隐现自由的。“没在V”和“没V”、“没V着”和“没V”应该不完全是一回事。

      我们对800万字的语料包括近代作品《儿女英雄传》、《红楼梦》,现当代老舍、钱钟书、王朔等作家的作品以及期刊《作家文摘》1993-1995等进行了统计,基本上没有发现“没在V”和“不在V”,也没有发现“没V着”。这似乎表明,现代汉语的进行体和持续体没有或者至少是很少使用这种否定格式。尽管“说有易,说无难”,但本文还是试图对这一问题及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一 进行体的否定

      1.1 “正(在)V”的否定

      《现代汉语八百词》明确指出,“正在”表示动作在进行中或状态在持续中。否定式只能用“不是”,不能用“不”,也不能用“没有”。“不是”是不是进行体“正在V”的否定词,我们将另外讨论,这里要说的是,“正在V”的否定形式不是“不在/没在V”。

      1.2 “在+V”的否定

      语料表明,“不在V”和“没在V”都很少使用。在我们统计的800万字的语料中,只发现3例“不在V”:

      (4)可是我很快地觉察到他并不在听。(《关于罗丹日记择抄》,三联书店1993年)

      (5)风的力量,已经可以预先觉得,好像蹲伏的猛兽,不在睡觉,正要纵身远跳。(杨绛《风》,《人民政协报》1993年11月20日)

      (6)李济深、蔡廷锴、程潜,还有冯玉祥夫人李德全,都是你熟悉的,哪个不在干事?(刘军《张伯军和陈毅的交往》,《作家文摘》1995年1期)

      例(4)是翻译作品,“不在听”可以说成“没有听”;例(5)的作者有较深的西方文化背景,“不在睡觉”可以理解为“不是在睡觉”;例(6)是反问句,可以不计算在内。因此这3个例子不能证明汉语语言事实里存在“不在V”这种否定格式。

      我们在实际语料统计中没有发现“没在V”,但在有关论文中发现了用例。

      (7)他没在看电视。(“没”否定的是看电视的行为正在进行)

      这是白荃(2000)中举的例子,括号里边的话是该文作者的解释。这个句子可能是内省的结果,也不能作为“没在V”存在的证据。

      一般认为,“没”和“不”在否定上具有比较明确的分工,但像进行体这样意见不一的现象很难解释。我们认为,关于进行体的否定,可能的情况有5种:1)只能用“没”否定;2)只能用“不”否定;3)既可以用“没”,也可以用“不”否定;4)存在另外一个否定词;5)没有否定形式(用法)。

      因为没有实际的语料作为分析的基础,我们只好也用内省的方法:通过答句判断。可能的问句有4种:1)用“是不是”提问;2)用“在……吗”提问;3)用“在不在”提问;4)用“在没在”提问。这4种提问形式中,前面两种都是比较正常的,第3种有一定的问题,第4种问题更大。请看:

      (8)问:他是不是在打电话?

      答:a.?他没在打电话,(他在看书呢。)

      b.?他不在打电话,(他在看书呢。)

      c.他没打电话,(他在看书呢。)

      d.* 他不打电话,(他在看书呢。)

      (9)问:他在打电话吗?

      答:a.?他没在打电话,(他在看书呢。)

      b.?他不在打电话,(他在看书呢。)

      c.他没打电话,(他在看书呢。)

      d.* 他不打电话。(他在看书呢。)

      (10)?他在不在打电话?

      (11)??他在没在打电话?

      从语感上看,“不在V”和“没在V”都是不自足的,必须有后续句“在V”,整个句子有了对比性质以后,可接受性才会强一些。实际上,例(8)和例(9)的答句都可能只是“不是”或者“没有”。可以认为,进行体“在V”没有对应的否定形式,至少它的否定形式是不自足的。

      例(8c)和例(9c)都是合格的答句。但是“没V”不等于“没在V”,这可以从“不在V”肯定不等于“不V”推及,除非认为“在V”的否定形式就是“没在V”而不是“不在V”。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