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的语用学分析

——以中、美官方网站有关中东和会的新闻报道为例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敏,女,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和语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上海 200062 李旻兰,女,华东师范大学1999级学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语言文字应用

内容提要:

本文从结构、预设、会话原则、指示词语四个方面,对在中、美两大官方新闻网站上有关“鲍威尔支持举行‘没有阿拉法特’的中东和会”的新闻报道进行新闻框架的语用学分析。希望揭示掌握着话语权力的新闻媒体是如何利用自己在新闻传播中的特殊地位,借着文本的编排和语言的选择,将自己的意志和观点传递给受众的。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397(2003)04-0096-09

      ○ 引言

      新闻报道虽然一向以客观、公正、均衡为首要标准,但由于不同媒体本身所固有的不同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往往形成一定的新闻框架(News Frame),新闻框架帮助记者按照主流论调来撰写报道,塑造受众对事实的理解,从而达到各自的报道目的。由于学科的局限,对新闻框架的分析新闻学界向来局限于消息来源的选择、图片、版面的安排、标题、导语的设置以及把关人的甄别等等纯粹媒体技术层面的分析,而忽视了本身作为叙事体之一的新闻报道的话语分析。而框架分析大师Entman(1993)认为,框架至少存在于以下四个领域:传播者、文本、接受者和文化。因此新闻文本的话语分析应该是框架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运用语用学的方法,从文本结构、预设、会话原则、指示词语四个方面对分别发表于中国和美国两大官方新闻网站中国日报网(WWW.chinadaily.com.cn)和时代网(www.time.com)的两则新闻作对比分析。旨在揭示掌握着话语权力的新闻媒体是如何利用自己在新闻传播中的特殊地位,借着文本的编排和语言的选择,将自己的意志和观点传递给受众的。两则新闻发布的时间相同,标题相似,主要内容也相似,都是针对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中东地区的斡旋作报道。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将中方的新闻称为甲新闻,美方的新闻称为乙新闻,并将每句标上数码,便于分析。

      一 文本结构分析

      新闻文本的结构安排直接影响受众的判断能力,相同的内容,在文中位置不同,对受众的影响会不同;相同的主题,各部分详略安排不同,突出的重点也不同,因此从文本结构的整体安排可以体察不同媒体的不同立场。这两则报道的标题和首句的内容十分相似,为了传达不同的报道目的,文本结构在此就显得尤其重要。现将两者的文本结构对比于表1(见下页)。

      从表1可知,甲新闻共11句,每一句都在叙述事实,没有一句主观评论,这与中国在此事件中的第三国角色有关。乙新闻共22句,其中有4句评论,占全篇的18%,这是因为此次报道的对象是这个国家的国务卿鲍威尔,虽然是巴以冲突,但美国也参与其中。尽管美国一再声明不主持中东和会,想让自己退在“第三国”的准线之后,但这样的“第三国”仍是与中国等大部分真正的第三国不同。新闻报道中的评论越少,所体现的主观意识就越少,报道的内容与其受众的关系也就越远;相反,新闻报道中的评论越多,所体现的主观意识就越多,报道内容与其受众的关系也就越近。因此,报道内容与受众关系的远近,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新闻报道者的主观意识也具有重要影响。报道者只要稍加评论,就轻松拉近了报道与受众的距离,吸引受众关心所报道的事件。甲乙新闻都把“鲍威尔支持举行‘没有阿拉法特’的中东和会”作为主要信息来吸引受众,但是从主要信息所占的篇幅来看,甲新闻显然更加关心以色列方面的反应以及这场冲突何时才能缓解;乙新闻则关心鲍威尔的一举一动,因为是本国国务卿充当了调解人,所以对于中东局势,他们更关注鲍威尔的决定,而很少关心以色列的主张。接连而来的就有必要为鲍威尔(即美国政府)的举措做出一些听上去比较合理的解释,于是就有6句(27%)提到尽管阿拉法特不可以参加“部长级和会”,他仍是可以派代表去的,还有3句写到了欧洲国家对此做法的态度,等等,这些甲新闻都没有提到,保持了沉默。对于这种“沉默”可以有正反两方面的理解,但在这种特定文本和世界局势的语境下,受众最易产生的理解则是反面的:阿拉法特是巴勒斯坦的最高领导人,是国家的代表,尊严的象征,美国和以色列为了将阿拉法特排除在外而召开“部长级和会”的手段是不公正的,不光彩的,因此无须作说明和评论。这样,甲新闻的报道目的也就达到了。另外,乙新闻在最后5句(23%)报道了鲍威尔在访问叙利亚和黎巴嫩时遭到的近乎粗鲁的待遇,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都不可能忍受自己国家的领导人在别国遭到如此冷淡。乙新闻试图以这点内容来调动国民的情绪,博得一些共识,从而分散对之前内容的注意。这5句,虽然是作为附加信息,但恐怕比主要信息更能引起受众的共鸣,让受众在感情上对媒体产生依赖,从而不知不觉地接受它的其他信息,包括认为鲍威尔支持“没有阿拉法特”的中东和会的确是为了促进中东和平。

      表1

      

      二 预设的使用

      “预设”一词最早是德国Gottlob Frege在《意义和所指》中提出的,他说:“在任何命题中总有一个明显的预设——使用的简单或复合专名是有所指的。因此如果断言‘Kepler died in misery’(凯普勒死得很惨),就存在一个预设即名称‘Kepler’有所指。”(注:Frege(1952)。)一般认为预设的关系是这样的:如果陈述S1真,则S2真;如果S1假,S2仍是真;如果S2假,则S1不成立。

      本文把两则报道的预设情况对比于下表2,其中S1表示新闻文本的句子,S2表示句子所蕴涵的预设信息,当S2不能成立,或其值为假时,相应的S1都失去意义。同样,当我们肯定S1有意义,值得思考或商榷时,也同时肯定S2为真。从这些预设信息可以体察报道者所实际要传达的目的信息:

      表2

      

      从表2可知,两则新闻都不容质疑地肯定了美国政治强国的地位,以及中东迫切渴望和平的愿望。不同的是,甲新闻认为美国干预了别国政治,采取的是强权政治,因为以色列和美国单方面将阿拉法特排斥在外,并且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仍将继续,这样与美国认为的武力不能解决问题的观点自相矛盾。乙新闻的预设含义却完全不同,它认为美国所做的一切只为促进中东和平,美国是人权至上的国家,虽然巴解被强迫解散,但巴民族仍将继续存在。阿拉法特是阻碍和平进程的关键人物,黎巴嫩和叙利亚也是包庇挑衅肇事者的共犯,但只要将阿拉法特排除在和谈之外,和会就有可能召开。

      可见,即使受众可能已经意识到某一篇新闻报道的观点会有失偏颇,但只要他们去评判这则消息的真假,他们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它通过预设传递的信息。预设将一些藏在纸背后的附带信息悄悄地转化为目的信息来传播给大众,是新闻报道控制受众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 利用会话原则传递新闻报道的潜在信息

      新闻报道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大众传播的重要方式,尽管只是从发话人到受话人的单向交流,但它仍然符合美国语言哲学家H.P.Grice的交际理论。本文将利用语用学中的会话原则从受众的角度推导新闻报道的潜在信息。在Grice提出的会话合作的四条准则中,考虑到新闻报道的行业性质,“质的准则”“相关准则”“方式准则”是不能够违反的,否则就会降低报道的可信度,失去新闻的价值。而对于作为受众主要信息来源的新闻媒体,新闻的“量”则是可以操作的:首先,就媒体而言,由于所能获得的新闻源有限,任何媒体的新闻报道都不可能做到绝对全面;其次,就受众而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依赖于新闻媒体作为主要信息来源,在缺乏其他可靠信息源的情况下难以了解媒体所传达的信息是否充足。所以,“量的准则”就常常成为新闻报道加以操纵,以传递自己隐含的目的信息的手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