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10年,英国严肃类大报市场持续走低,《卫报》和《每日电讯报》的发行已跌进了30年来的谷底。而最近从《泰晤士报》和《独立报》传出消息:去年开始的小报化改革令这两家报纸的发行止跌回升。率先于2003年9月试行“一张报纸,两种样式”的《独立报》2004年5月发行同比增长20%,实现了连续9个月的持续攀升,总发行量突破26万,创1997年10月来的最高值。一直为读者流失而苦恼的《泰晤士报》紧随其后于去年11月底试行小开张,今年4月已额外赢得33000位读者,发行量回升至65.5万份。 媒介观察人士预言,就如默多克在15年前挑起的那场价格大战,目前的“小报化”策略也将使英国报业市场重新洗牌。至少,一种新报纸broadloid(小开张大报)已加入角逐。 是什么使得小报(tabloid,另一含义为片剂)成了报业市场的一剂“良药”?缩小版面的同时,报业经营的哪些理念得以放大?本文作者近日先后走访《独立报》和《泰晤士报》伦敦总部,现将与小报化改革相关的访谈整理归纳,供同仁参考。 接受采访者包括:Louis Jebb,《独立报》编辑部主任,小报版主要筹划人;George Brock,《泰晤士报》总经理;Anoushka Healy,《泰晤士报》新闻发言人;Kieron Dodd,新闻集团广告公司总经理以及Emma Frazer,新闻集团伦敦品牌经理。 将选择权交给读者 问:究竟是什么催生了“小开张大报”? Brock(《泰晤士报》):小报化是大势所趋,根据INMA(国际报业营销协会)的统计,在澳洲、南美、西欧、北欧近30个国家和地区,全国发行的报纸中半数以上是小开张的。INMA预测,到2006年,中国、俄罗斯、东欧和新西兰等国也将加入这一行列。这一趋势和城市化的进程紧密相连。交通的发达令地铁报应运而生,在英国,主要集中在伦敦、曼城,供免费取阅的《地铁报》发行量已经达到了500万份。小报便于携带、阅读以及其强调个性化的新闻处理毫无疑问是它的强项。但是形式绝对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这我稍后会作解释。 Healy(《泰晤士报》):一张报纸两种版式,其中涉及到一个市场营销的理念。这是一个消费时代,许多品牌的日用品比如牙膏、洗衣粉都是有家庭装、经济装的不同规格供消费者选择。为什么我们的报纸就不可以尝试不同规格呢?它并非高不可攀,同样也是每日的消费品。更何况《泰晤士报》早已有了相当的品牌认同度,发行不同版式,无非是要给读者更多的选择。 Jebb(《独立报》):从今年5月开始,《独立报》已经彻底转型为小报了。其实,一开始我们就想一次转型,毕竟大小两种版式同时制作、印刷、发行,代价不菲。但是改变英国读者对小报固有的偏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采取的是“渐变”的策略,即把大小两种版式都展现在报摊上,而究竟选择哪一种,我们把这个权利交给了读者。试行两种版式5个月后,我们的90%的读者都已经选择了小开张。他们一旦自己作出这一选择,自然也就消除了往昔对小报的偏见。在这一选择的过程中,读者有了一种很好的消费体验或曰“良好感觉”:不是报社将小开张强加于读者,而是聪明的读者自己挑中了更便利、更有趣的那一份。 以创新赢得忠诚 问:样式对于报纸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Jebb(《独立报》):在英国,难得有忠诚的读者。或者说在全球任何一个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都难得见到常年固守一家报纸的读者。因为报摊上时不时就会冒出新面孔。英国人常会说:“哦,今天是我《卫报》日”或者“今天是我的《独立报》日。”他们总是不断地变换口味。 没有忠诚的读者,也就意味着惟有变化的报纸。为了吸引眼球,近两年来《泰晤士报》推出了T2,《卫报》推出了G2等专刊,每天有一个主题,比如艺术评论、求职、教育等,毫无疑问就是要锁定读者。而且他们采取小版面、杂志化的精美设计包装,有时候甚至附送CD、DVD等,目标就是要吸引善变的年轻人、女性读者。所以“小报化”并非横空出世,而是有先前的专副刊试验的积累。 一支专门的制作队伍在《独立报》建成,我们要做的是让报纸看上去有趣些,特别是当某一天各报的内容大同小异时,希望我们的报纸能在报摊上显得更“跳”一些。比如5月里一场大火毁灭了伦敦莎琪现代艺术馆库藏艺术品。当别的报纸都发表长文讨论这些艺术品的真正价值时,我们却打通版面,精心编排了这些艺术品的照片,辅以标题:“我们再也见不到它们了”。如何“打扮”我们的报纸,每晚我们都要颇费番脑筋。 《独立报》的制作人员不过35~40人,他们中既有学美术出身的专业人士,更多的却是从记者、编辑中挑选出的“半路出家”者。因为我们觉得只有新闻人才更能体会报纸的版面语言。为改小报,报社只增加了10名人手,而且全部集中在制作方面。记者根本不需要为大小两个版式写两个版本的文章,将文章挪到小版面上来全是制作人员的事。小版面能够自如地切割冗长的赫顿报告,使它变得生动可读。小容量还使得单个版面主题鲜明,内容集中。总之小报化改革的成功,在形式上所花的气力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