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与无奈

——男性周报《i时代》报的前世今生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传媒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04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i时代》是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一张子报。该报纸前身是2000年春天集团办的《上海计算机》报。在进入地铁内成为“免费”报纸之前,《i时代》在上海报业市场曾是一份受到冷落的报纸。定位男性读者的失误是导致该报无人问津的主要原因。直到进入地铁之后,它才获得了新生。

      专业报纸亏损厉害(2000年春-2001年12月)

      《i时代》的前身是《上海计算机报》。《上海计算机报》曾是上海地区唯一的计算机专业报纸,原来由上海市科委主办主管,每年靠130万的行政拨款运作。2000年春天,上海报刊结构调整之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考虑到《上海计算机报》创办时间不长,负担不算重,报纸也挺有特色,将该报收入旗下。

      2000年11月13日,《上海计算机报》从原来的4开16版增至4开36版,其中彩印20版,定价保持1元不变。内容囊括IT新闻、网络、游戏、教育培训、硬件、软件、数码通信等内容。但是当时整个IT行业不太景气,呈下滑趋势。在上海地区,外地的《计算机世界》和《中国计算机报》在专业领域占据了龙头地位,《电脑报》和其他网络与游戏类杂志在IT服务领域竞争优势明显,《上海计算机报》在专业化与实用性之间徘徊找不到生存的市场空间。改版后报纸不但没有起色,反而成为集团内亏损最厉害的报纸,面临着转型的严峻问题。

      男性周报“粉色”登场(2001.12-2003.8)

      办报宗旨 彰显男性气质

      从IT报纸转化为男性类的周报,《i时代》开始了第一次跨越。为了扭转报纸亏损的局面,2001年底报纸选择了新的市场定位,打造一份“给主流人士看的、具有男性气质的新闻加服务类周报”。《i时代》希望自己的新闻跟其他报纸有所不同,把自己的新闻理念概括为“从男人关注的题材选线索、找新闻,从男性气质和角度来想思路、写报道”,要求记者“站在有钱人的立场,写有钱人的生活”。

      

      严格说来,上海本地报业始终缺少一份真正的新闻类周报,一份有志向把经济、文化、社会等新闻做足、做透的报纸。文新报业集团下属《新民周刊》,坚持海派风格,也没有真正形成对周刊市场的冲击力。2002年11月创刊的《外滩画报》,定位就是做大上海中坚的深度新闻的周报。《中国新闻周刊》2002年3月刚复刊在上海就有5000多订户。可见,新闻类周刊市场还大有潜力可挖。

      改版最初《i时代》以“我的城市我的时代”为口号,后改为“国际视野、解读上海”,之后鲜明提出“办给男人看的报纸”,再后来为了考虑到部分女性读者同样有男性气质,不再提该口号。但定位确定后从来没改变过,始终要办给主流人士看,办出男性气质来。

      全新改版 强调国际视野

      2001年12月17日《上海计算机报》推出全新增刊《i时代》,随后报纸改名为《i时代》。该报逢周五出版,售价1元,东方书报亭和24小时便利店发售,采用“浅粉色”新闻纸印刷。首期定位在提供财经生活资讯,内容分国际、财经、生活、科技四大版块,强调国际视野,对外宣称是上海第一份“新闻商务周报”。第一期试刊中,四大板块内容各有千秋,“期指锁定上海”、“给我一个专业理财师”等文描述了中国加入WTO后上海财经领域的新动向,“马拉多纳起哄政治舞台”、“玩具熊帕森斯”点出国际政坛、经坛的一些变动,生活版块告诉读者可与富豪为邻。第二期报纸以财经与国际新闻板块为主。“专题”版描述全球裁员“冰雹”,评述跨国企业上海分公司的安全岗位;“财经”版为读者寻找创业板推出之际的“淘金”机会;“国际”版由该报特约记者从前线发回文字与图片报道,独家披露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动用的精英部队的活动情况。第二次改版是2002年11月份,增加了8页铜版纸,重新设计了Logo。

      2003年2月17日的《i时代》

      在读者定位方面,据报纸2002年的市场调查显示,其读者年龄阶段在25-35岁之间,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60%以上有大专以上学历,性别以男性居压倒多数。但同时也不放弃女性读者,尤其是具有男性气质的女性读者。

      内容特色 新闻+消费服务

      对报纸内容的操作,《i时代》坚持两个基本思路:首先从男人关注的题材选线索、找新闻;其次从男性气质和男性思维来想角度、写报道。内容主要有两大块,包括新闻类和消费服务类。新闻方面,要求记者“站在有钱人的立场,写有钱人的生活”。但达到这个要求并不容易,多数记者刚大学毕业,收入不高,绝非“有钱人”,要他们按有钱人的思维去考虑问题、挖掘新闻,需要时间来培养。消费服务类的新闻,也在追求特色,针对目标读者设身处地的去发现新闻、制作新闻。如EMBA专题,对各所院校的相关课程、师资、教材及人脉情况详尽介绍。

      品牌打造 做过一些尝试

      《i时代》创办前期比较低调,没有做太多宣传,大张旗鼓地做品牌推广时机不成熟。后来,逐步通过各种形式推广品牌,如通过获特满饮用水发放宣传DM,在15路、18路等行驶在西藏路、淮海路等闹市区的公交车上做车身广告,在音乐频道、财经频道播放电视广告等。《i时代》在品牌经营方面,做过一些努力和尝试,曾经策划过一个吉普车俱乐部,入会的有30多名会员,层次都比较高,全部都是总经理、董事长,包括欧莱雅中国区总裁盖保罗,不少人有不止一辆私家车。跟其他汽车广告相比,吉普车厂商比较忽略在上海市场的广告投放,这有利于开拓《i时代》的广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