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资本是不够的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传媒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04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个幽灵,一个叫资本的幽灵,在传媒界到处游荡。

      传媒业需要资本支持自己发展,资本同样需要传媒业。有人说,计算机世界、京华时报等的成功是因为引入了商业资本的结果,然而,当更多的传媒与资本真的相恋、结缘,往往发现那是一场苦恋,爱愈深,伤更切。双赢就如镜中花,水中月。

      何以如此?

      当那些陷于困顿的媒体和从业者向资本伸出求助之手时,资本之于媒体犹如溺水者竭力想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似乎有了资本就能解决媒体存在的一切问题。然而这也是媒体自误误入歧途的开始。

      媒体缘何陷于困顿,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中国,影响企业成功的因素不外乎体制、机制、理念、团队、产品、市场、资金,在传媒领域还包括政策。好几次听人豪气万丈地说传媒业是暴利行业,给我多少多少万,我帮你打垮北京青年报,盖过《时尚》!以为有了资金,就可以找到好的团队,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进而占领市场。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既没有看到北青报的被击垮,也还没有见到另一本可以和《时尚》叫板的刊物。在传媒投资界看到的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类似击鼓传花般热闹却让人心酸的游戏,看到的是“尸横遍野”的投资者。而引入了一批又一批投资的媒体依然陷于困境在苦苦挣扎。我们很少看到双赢,更多地是零和双输。

      在产业领域,我们曾经看到过很多不缺人才、不缺资金、产品和市场也很好,同时还有很好的资源优势的国有企业走向破产。在传媒领域,同样的案例也不少。回过头去重读巴金先生的《家》,也许会对我们有所启发。事实上,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资金的匮乏。资本如果没有很好运用,一般意义上只能解决因为资金短缺造成的困境。当一个久卧病榻、沉疴在身的躯体突然间被注入大量营养素(资金)时,我们最多看到得也只是回光返照。

      既然媒体困境并不一定是资金短缺造成的,那么寄希望于庞大资金的注入摆脱困境。实际上无异于饮鸩止渴,因为资金的光芒会遮住那些原本明亮智慧的眼睛,使媒体和从业者迷失了对问题本原的追求,走入歧途。

      撇开外在的政策性因素,问题的根源在媒体自身。根本性的问题就是理念、制度和团队。在相对充分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有政策支持,先进的市场理念可以架构一种适应市场竞争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优秀的传媒人才可以充分发挥所长,开发适销对路的传媒产品,可以让资本充分有效发挥作用。纵然有资金缺口,那也不用愁,所谓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对于那些渴望增值的资本来说,传媒业也似乎是一个资本努力想参加的暴利的盛宴,似乎有钱便有了一切。市场经济,资本的力量无处不在,令人敬畏。即使是在IT等非常强调人力资本的价值的高科技领域,资本的意志依然是不可抗拒的。然而,当资本以金主的身份进入媒体时,却往往发现自己早已深陷泥淖,难以脱困。

      资本不是活雷锋,逐利是它的本真。何以在传媒领域会遭遇滑铁卢?

      一粒种子,落在肥沃的土壤里会给耕者一个惊喜,扔在瓦砾中也许再也难见天日。对于资本而言,同样需要寻找适合它生根发芽的土壤。

      IDG与计算机世界、京华时报与北大青鸟这些成功合作达致双赢的经验告诉我们,资本要在传媒领域大显身手,首先需要一个合法安全的政策法律环境,这样才有可能有阳光利润。其次要考量资本的智慧,必须清楚资本该投给谁。在传统产业领域,资本一般投向那些能带来盈利空间的产品和市场。在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在传媒业中,没有像产业领域极其复杂的技术和高精尖的设备要操控,也没有核心的技术要保密,只有刊号和人的知识积累和对市场的敏感性。而刊号如果没有人去运作一文不值。同样资本自己也不会产生增值。中国传媒业缺的不是资本,也不是刊号频道,而是人才。在传媒领域投资,一个能有效发挥资本价值的团队是投资者第一位要考虑的。

      资本进入传媒还需要耐心、韧性和实力,它必须对媒体的运作规律有清晰的认知。传媒业是一个需要长线投资的行业,它拒绝一切短视的资本,尤其拒绝借机炒作概念的机会主义资本。机会主义害死人,诚成文化给业界上了生动的一课。资本要有耐心、韧性和实力承受传媒投资的特殊性的折磨。

      另一方面,市场机会稍纵即逝。像当年的《精品购物指南》、《时尚》似的区区几万、几十万元在短短几年内做到上亿规模并形成品牌的传媒运作模式已经没有任何参考意义,更无复制的可能。一张报纸、一份刊物的成功除了政策、理念、体制、团队、资金等外,还有很多不可复制的外在的社会因素。机会对于资本而言,同样重要。

      对于投资者来说,同样仅有资本是远远不够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