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历来以为理学与美学无缘,两者似乎水火不相容,本文则试图从新的角度审视理学与美学的内在关系。笔者认为理学是一种在特定时代形成而又跨时代的综合性、主导性的社会思潮、理论形态和思维模式,它以对天理心性的本体论追求为基础,而又包含着对自然、社会、人生各方面以及各种文化形态的思索与解释,其中必然也多少包含着对艺术和审美的见解。理学本身蕴含着美学,本文着重从理学范畴系统蕴含的美学内涵来说明这一点。 据我的初步考察,可以这样认为,在理学范畴系统中,“理气”部分包含着对美的本体和现象的解释,“心性”部分包含着对审美情感及其心理机能的认识,“知行”部分包含着审美认识和审美修养方面的内容,“天人”部分则更是集中地包含了理学家对人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理想。 一、理学本体论与美学本体论 在理学范畴系统的“理气”部分中“气”、“道”、“理”、“心”、“象”、“物”及“太虚”、“太和”、“神化”、“象”、“阴阳”、“刚柔”等本体和功能范畴,包含着理学家对美的本体及其现象的解释。如持气本体论的张载认为“凡象皆气”,“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正蒙·太和》),这些哲学范畴和命题包含着这样的美学内涵:美不是在虚无或心念中凭空产生的,而是有“气”这个物质性基础的;美的本体既不是空虚的“无”或观念性意识存在,也不是某种具体的实体性物质存在(客形),而是一种既具有形象性又非某一具体形象、既属物质性存在又非属某一具体物质的“气”及其微妙的表现。持理本体论的朱熹认为“文皆从道中流出”(《朱子语类》卷一三九),“鸢飞鱼跃”是“道体随处发现”,“满山青黄碧绿,无非天地之化流行发现”(同上书卷一一六),它们的美学内涵在于:美的本体是先验的“道”或“天理”,美的产生是道或天理的流行发现。持心本体论的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物”,“意之所在便是物”,如山中观花,“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传习录》下)。对于这些范畴与命题,从美学的角度可以作这样的理解:美的本体既不是物质的实在,也不是先验的、外在的客观天理,而是内在的吾心的主观精神,是吾心主观精神之投射,使世界产生美的现象或带上美的意义。 理学本体论的奠基者张载在其《正蒙·大易》中有这样一段话: 造化之功,发乎动,毕达乎顺,形诸明,养诸客,载遂乎悦, 润胜乎健,不遗乎劳,终始乎止。健、动、陷、止,刚之象,顺、 丽、入、说,柔之体。这段话直接谈的是《易》,但其美学思想也是包含在对《易》的阐释中,可以说,这些哲学范畴和命题系统地涉及了审美客体的本体论、发生论、特征论、功能论和形态论的思想。对它的美学内涵,我们可作这样的解释:审美客体和审美对象之终极来源和具体发生在于“气”之本体及其阴阳特性的交互作用(“发乎动”);具体表现为显象之和谐(“毕达乎顺”)与生动(“形诸明”,王夫之《张子正蒙注》:“毕达则形发而神见矣”);它具有令人愉悦和容人共享的特征,能令人在自得而欣畅中受到陶冶颐养(“养诸容”,“载遂乎悦”,王注:“能容则物自得而欣畅”):其形态主要表现为“刚柔”之象,刚健奔动和柔顺秀丽分别为两者之主要特征。如果这些理解大抵接近其应有之美学内涵的话,我们就不难一举反三,以斑窥豹想象理学范畴所内涵美学思想之慧光。 二、理学主体论与审美主体论 在理学范畴系统的“心性”和“知行”部分中,“心”、“性”、“情”、“欲”、“虚”、“静”、“诚”、“明”、“中和”、“易简”、“顿悟”等理学范畴,涉及了有关审美主体之审美心理、审美情感、审美心胸、审美态度、审美修养等多方面思想。还是以张载为例,在理学家中,张载最先区分“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是由天德而来的绝对至善的人性,后者是由气化而来的善恶相兼的人之感性素质存在。在他看来“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正蒙·诚明》),人要返回“天地之性”,达到“与天为一”的境界,需要经过“大心”、“尽心”的途径进行“穷神知化”、“穷理尽性”的认识和修养。所谓“大心”、“尽心”其要义就在于通过“无私”、“无我”、“虚明”、“澄静”的直觉体悟使主体进入与天地万物上下通贯的精神境界,达到对微妙莫测而又至高无限的“天理”的内在体认。“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正蒙·大心》),“心既弘大则自然舒泰而乐也”(《经学理窟·气质》),“无我然后得正己之尽,存神然后妙应物之感”(《正蒙·神化》),这既是一般的道德认识论和修养论,也微妙地表述了审美认识和审美修养的特殊规律“虚明照鉴,神之明”(同上),“照鉴”据王夫之的解释是“不假审察而自知之谓”(《张子正蒙注》),相当于直觉。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最基本的特征正是需要抱着“虚明”、“澄静”的心胸和态度,通过“不假审察而自知”的直觉过程,达到对审美对象的体认。此外,理学家们常喜欢说:“易简工夫”、“豁然贯通”、“心觉”、“顿悟”、“存神过化”、“穷神知化”等等,作为一般认识论或有神秘主义的色彩,但用于审美认识领域,却极富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