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韵”的美学内涵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良运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原文出处:
人文杂志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诗学研究

      在中国诗学中,“韵”是一个多义术语,有形的韵文之用“韵”(如《文心雕龙·声律》所云“同声相应谓之韵”,“叠韵离句而必睽”)固然是它的初义,而超越此义作无形的把握,用以品人、品诗、品字、品画乃至在一切文艺样式的审美创造中作为一种美感追求、美的准则,更是中国诗学一个突出特征,“形而下”之“押韵”反成为不屑多谈之事。无形无迹之“韵”比有形有迹之“韵”有更丰富的美学内涵。本文试图界定“韵”的美学本质,并对它在人的各项审美活动中的独特表现作些探讨和归纳。

      一 韵——“和”之美

      《说文解字》解“韵”字曰:“和也”,并引“裴光远云:古与均同”。许慎无意之中道出了“韵”的美学特征和归属。“和”是先秦美学一个重要的范畴,最早明确提出来的是西周一位叫史伯的“太史”,他与郑国始封之君郑桓公(前806~前771在位)有段对话,指出人们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只能求其和谐协调,不能强求同一: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史伯讲了以上的话后,作出如下结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1〕。

      “韵”是属于“声”的范畴,是“声成文,谓之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对于通过味觉和听觉能直接感到“味”与“听”更为关注,《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齐国政治家晏婴回答齐侯问“和与同异乎?”时说:“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醯盐梅以烹鱼肉,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接着他又举声音而论:

      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晏子这段话,可说是我国古代声律音韵学理论的基础。他这里还没有提到韵,韵是声音组合而产生“不同而和”的语感和美感。先秦古书《尹文子》可能是最早提到“韵”的,有“韵商而含徵”之语,将韵列入晏子所说“七音”即:“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之内,此语已有“发音不同而收音相和”之义,这就将“韵”即为声调和谐之美的命题提出来了。

      诗文用韵而使声调和谐,远古先人早在实践之中,《诗经》中每篇作品都是有韵的,《易经》的卦爻辞有的也有韵(如“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艮其背,不见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如果说“物相杂,故曰文”(《周易·系辞》),那么亦可说:声不同而和,是为“韵”。“文”与“韵”是相通的,它们是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的美的“通感”状态。音乐作用于人的听觉,所以汉代蔡邕在《琴赋》中就有“繁弦既抑,雅韵复扬”之语。随后,诗文作品中描述大自然的音响和人的乐器演秦与歌唱,凡和谐动听的声音,或以“韵”拟之,如谢庄《月赋》“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韩愈《谢自然诗》“如聆笙竽韵,来自冥冥天”等等。“韵”有时作为诗文的代称,如陆机《文赋》“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云云,意即收罗古人之诗文。南朝兴起“文笔”说,“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文心雕龙·总术》),有韵无韵便成为识别纯文学作品与议论说理文章不同的标志。

      延展和加深“韵”的美学内涵,将作用于听觉的美感向深入到心灵感觉的美感转化,又将听觉、心觉、视觉贯通,始于魏晋与南朝的人物品藻和绘画理论,对“韵”来说,这是一次重要的质变。

      从东汉晚期到南朝,士大夫和文人阶层盛行人物品藻之风。晋代的葛洪,首将音乐之韵向人的品貌转借,其著《抱朴子》中有云:

      妍姿媚貌,形色不齐,而悦情可均;丝竹金石,五声诡韵,而快耳不异。(《博喻》)将“五声”的“和而不同”与“形色”的“不同而和”并提,又以“快耳”与“悦情”沟通,这就实现了眼、耳、心的“联觉”。在《刺骄》篇中则直说人物:“若夫伟人巨器,量逸韵远,高蹈独往,萧然自得。”所谓“量逸韵远”,那就只能凭品人者的内心感觉了。东晋王坦之《答谢安书》中谓:“人之体韵,犹器之方圆”,又将用于品人之“韵”拟形化。人之有风度,有气概、有精神,都是他从内到外各种有形无形的优点和合而成,于是新的审美术语出现了,这就是常见于南朝人著作中的“风韵”、“气韵”、“神韵”等等。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有庾公将卫君长与孙兴公比较之语曰:“卫风韵虽不及卿,诸人倾倒处亦不近。”(《赏誉》)又:“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任诞》)再如:裴頠赞扬冀州刺史杨淮之子杨乔,“爱乔之有高韵”。(《品藻》),这是偏重风度言。宋顺帝刘淮称赏其臣王敬弘:“神韵冲简,识宇标骏(《全宋文》卷一。《诏谥王敬弘》),这是偏重精神高远言。梁代肖绎《金楼子·后记》记宣修容相静顺王是“行步向前,气韵殊下”;又《杂记》上记孔翁归“好饮酒,气韵标达”,这是偏重气质气概言。以“韵”品人,皆是对人的综合审视,视“内美”和外在的“形色”而统言之,实含多种审美要素。按《世说新语》中罗列的“品藻”术语有:“器量弘旷”、“神姿高彻”、“清远雅正”、“温润恬和”、“远有致思”、“垒块有正骨”、“虚夷有远志”,等等。《品藻》篇有一则记载:“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韵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诸人之美”。看来阮思旷各个单项不如王羲之等人,但他兼有各项相和之美,也就是“韵”;另一则中说阮思旷“弘润通长”,此“润”亦可作“韵”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