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世纪之交的中国美学在价值观选择上发生了转向。以人为核心、突出人的个性是后美学实践观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 后美学 美学之后 价值观转向 前价值观 后价值观 美学(Aesthetic),在我国已走过了相当于40年的历史进程, 完成了向成熟的价值观转变的探索,也就是说,美学作为一门科学,建立了属于它自身的理论体系和范畴。 1.后美学 当代中国美学发展到了本世纪之末,在美学之上又加了一个新词,使美学变为“后美学”。顾名思义,后美学是指当代美学之后。后美学一词来自于当代人文科学所提倡的后现代主义所强调的“后”字所致。就美学之后来说,即后美学肯定的重点是在其研究方向上和价值观上所发生的转化。当然,这种转化是在前价值观基础上进行的,没有也不可能有完全摆脱形而上的本体论、美感论及范畴论的研究。不管从哪个角度入目,研究人、分析人,都为揭示人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内涵提供了新的视野,人成为审美所关心的底蕴。 如何从审美角度揭示人、研究人、为人寻找一个和谐的家园是后美学关注的焦点。如果说前价值观(指前期美学研究的价值观)的美学研究必须为美寻找一个产生的基础,即实践是美产生的根源来说,后美学的价值观也仍然离不开这个基础。人作为审美活动的主体,只有在实践的领域内,人的审美创造性才有展开的可能性,也才有关心人、认识人的基础。就人的创造行为来说,后美学的价值观将直接关注人的生存问题。因为这是文化发展的背景所决定的,文化为社会文明的发展设定了前提和目标。从物质条件来看,现代化的大生产为人类进行审美活动创造了强大的实践基础,人们不再为如何改变与自然的对立而殚精竭虑地反思。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将人放置在改造自然的核心位置上,人类的审美活动已完全转向人。 后美学这种思考人、重视人的特点,并没有完全脱离它最初创始阶段的基点,即实践。从古希腊苏格拉底以助产士的形象出现之后,就以道德实践的和谐为美的基点;柏拉图回到精神世界的迷狂状态中寻找理念外化的实践;亚里斯多德提倡人的摹仿行为,认为美产生于人对外界摹仿的实践;到了康德,审美观上出现了僭越,他为美创造了最高的实践原型——道德范式,人为这一范式的核心;黑格尔提出了劳动与美的关系,不过这种劳动是以正、反、合题的形式为绝对精神的运动寻找一种和谐的实践形式。即使到了尼采也无不是从对立面的视角来审视世界,从相对极上来看待人世间的实践活动,进而得出了悲观的结论;弗洛伊德反观大千世界,认为文学、艺术等所有带有审美性的活动,都是把一个明明白白的外在世界的人的实践活动拉回到了人类的白日梦世界中。西方美学家这种探求美的“实践”方式为后美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这就是把美的目标转向研究人对文化整体的需要,即人的发展的需要。 2.美学之后 一般说来,审美活动作为审美文化的一个层面,它向人展示了人的内在心灵最具有神秘性的方面,而恰恰就是在这一方面的解释,审美产生了不同的派别:有唯物主义美学,有唯心主义美学。然而在对审美心灵的解释上,两者各有偏重。后者重视心灵的自主性,前者在重视心灵自主性的同时,还强调心灵受外部世界的制约,因此就出现了唯物主义实践美学观所提出的美是真善的统一形式之说。就作为审美文化的一个层面来看,审美揭示了人的创造性行为与外在世界的和谐,在这一点上,审美的主观性更为明显。然而,审美的自主性必须与外在世界的合规律性相互作用,才能达到审美目的,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真才能为美提供内容,善才能为美提供形式。在追求审美价值的同时,审美实践观对于实现主体的审美需要极为关键。主体进行的审美创造是根据需要而进行的。用康德的话说,审美创造中的需要应当是主体的普遍性行为,当欣赏者观照主体的创造性行为时,是在不同的情感层次上进行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审美需要在满足审美欣赏者的程度上出现了初级性和终级性之分,这也就是后美学观那里所讲的初级关怀与终级关怀,又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审美的关怀性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接受者所显示出的影响也不一样。后实践美学极力提倡关怀的普遍性原则,追求审美过程中以对人的关怀为中心的最高范式。其特点并不像后现代主义者所提倡的原则那样:强调随意性、复制性、模糊性,而是由对人的形而上的研究转向对人的行为、理想、生活和具体的创造实践活动的认识,也就是说,后实践主义美学把对人的关怀放在核心位置上。 3.中国美学之后 回眸中国美学,从初建、成熟到发展,可以说与后实践美学发展的进程一样,都经过了前价值观向后价值观转变的时期。中国美学的前价值观时期,美学论战的结果是以美学界公认的“审美具有社会客观性”的结论而结束,其代表人物是李泽厚。他提出了审美积淀说。审美积淀说认为,审美活动不是单纯的感性直观,而是在审美过程中渗透着理性因素对审美心理结构的控制和调整。在这一基础上进而推之,审美中的观念性也是明显的。以此为契机,这种价值观的美学推动了美学的发展。其优点在于它能够正确理解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到审美活动是高于认识活动、道德活动的无功利性的活动,尤其是将审美活动置于审美主客体之间,审美的社会客观性来自于审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当然,在审美积淀说盛极之时,另一种美学观“美在客观自然”说也继续存在与发展,其代表人物是蔡仪。他认为美在客观自然本身,事物之所以美,因为事物本身具有美的属性,主体的审美感受取决于客观事物的美与不美。这一观点被人称为无主体的美学。其优点就是在于它看到了美不是一种主观性的东西,而在于事物本身的属性和形式,人参与到了美的活动当中,但主体的作用并不能决定事物(客体)的美与不美。其缺点就是不能说明和阐释美在主客体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与积淀说相比较,美在客观自然说,不能正确说明美是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不能最终说明美究竟“美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