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美学哲学基础新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立元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人文杂志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美学新论

      近两年来,我国八十年代影响最大的“实践美学”受到了一些中青年学者的尖锐批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批评涉及到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针对这些批评,我曾撰文进行过辨析,〔1〕现仍意犹未尽,特别是关于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还有一些新的想法,特写出来以求教于方家,并希望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与讨论。

      一

      关于实践美学,过去一般只指以李泽厚先生为代表的那一派美学观点。但实际情况不完全如此。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美学热”的兴起,我国各派美学都有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实践美学在发展中有所分化、有所突破,以蒋孔阳先生为代表的中国当代美学的第五派脱颖而出,走向成熟。蒋先生的美学思想以其新著《美学新论》为代表作〔2 〕,集中体现了“实践美学”中与李泽厚先生美学观点颇为不同的另一学派的美学观点。

      我之所以把蒋先生的美学学说仍放在“实践美学”名下,乃是因为:第一,我认为所谓“实践美学”乃是以实践论为哲学基础的美学理论或学说,而李、蒋二人的美学理论都是以实践论为哲学基础的,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如李泽厚说:“在我看来,自然的人化说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美学上(实际也不只在美学上)的一种具体表达或落实。就是说,美的本质、根源来于实践,……这就是主体论实践哲学的美学观”〔3〕;又说:“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不是把意识或艺术作为出发点, 而从社会实践和‘自然的人化’这个哲学问题出发”〔4〕。可见, 李泽厚只是在美学问题的哲学根源和出发点这个意义上引入实践范畴的,也就是说,实践论只是作为其美学观的哲学基础而存在的,所以,他很少称自己的美学理论为“实践美学”,倒是更多地称之为实践哲学的美学观或美学表达。同样,蒋先生也并未声明自己的美学观属于“实践美学”,但他的一系列美学基本观点,从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美的本质、美的规律到美感的诞生与发展等,都是从人的社会实践出发,或以实践范畴为基础展开论述的,所以,我把蒋先生的美学理论概括为“以实践论为基础、以创造论为核心的审美关系说〔5〕。 这里的“基础”即指哲学基础,而不是说蒋先生从实践范畴直接简单地推演出其整个美学理论与范畴系统。正是在以实践论为美学的哲学基础的意义上,我把李、蒋二位先生的美学理论都纳入到实践美学的大范围之中。虽然,二者在美学的研究对象、逻辑起点、理论思路、推演逻辑、主要命题、基本范畴和概念等各个重要方面都存在诸多区别,但并不妨碍它们都成为以实践论为哲学基础的实践美学。第二,从对实践美学的批评者方面来说,似乎并未对李、蒋二人的观点加以区别,也就是说,他们也是把李、蒋二人的美学理论看成同属实践美学范畴。如对从“自然的人化”(李泽厚)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蒋孔阳)的哲学命题切入,探讨美的本质,批评者们就从不加以区分(实际上是有区别的),而是都归到“实践美学”的名下加以批评。由此可见,实践美学的辩护者和批评者在把李、蒋二人的美学理论都纳入“实践美学”名下这一点上,并无异议。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本人对李、蒋二人的具体美学观点持有的这种态度,即:对李的美学观,有赞成方面,也有不同意方面;而对蒋的美学观,则基本赞同。但本文将不对二人的美学观点加以具体辨析或评议,而想主要就二人美学理论共同的哲学基础——实践论作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二

      实践论何以能成为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或者是说,实践论在何种意义上为实践美学提供了哲学基础?

      首先,最根本的,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以实践论为哲学基础,实质上也就是以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这也是在最高层次上对实践美学哲学基础的概括。

      实践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主要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就鲜明地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就是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哲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仅解释世界,更强调在解释基础上把重点放在“改变世界”即社会实践上。这种“改变”,不仅是对自然、物质世界的改造,更是对现存社会关系的改造。他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7〕, 指明了实践的社会本性和社会生活的实践本性,使我们不至于把实践局限于人与自然的表面关系上,而忽视了实践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的核心地位。

      尤为重要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从实践范畴出发,直接推导出了一种同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旧哲学观(唯心史观)相对立的新历史观,即唯物史观: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方式,即各个不同阶级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基础上追溯它们的产生的过程。……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某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8〕。

      十分清楚,“从物质实践出发”这一个全新的出发点,颠覆了头足倒置的唯心史观,推导出全新的唯物史观。

      正是在上面两层意义上,马、恩把自己的哲学思想或唯物史观鲜明地概括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他们指出:“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革事物的现状”〔9〕。很显然,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实践的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基本上是同义的。而我们用以充当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的实践论,首先也应在这一根本意义上加以理解,即把美学建立在以实践为核心范畴的唯物史观的基础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