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后实践论与美学的重建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立斌,新疆大学中文系讲师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内容提要〕 本文不同意杨春时、张玉能的论点,认为其观点系建立于外来文化基础上的美学思想,不能解释美。

      作者提出重建美学应以中国古典文化的超越感性和超越理性的悟性思维方法,克服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偏向,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将人性与现代感性形式相结合来认识美和创造美。

      当前美学界出现的“实践美学”〔1〕和“后实践美学”〔2〕之争,实际上是不同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之争。实践美学从实践本体论出发,认为美既不在物,也不在心,而在人的社会性物质实践活动。因此,实践美学是以人的社会性本质为基础建立起的美学理论。后实践美学出于改变实践美学一统天下局面的考虑,汲取当代西方美学的思想成果,促使美学研究出现了多元化格局。在这个基础上,又综合各家学说,确立了“生存”这一“哲学反思唯一能够肯定的东西”,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推导出整个“美学范畴体系和审美的本质规定”〔3〕。 因此后实践美学是以人的生存性本质为基础建立起的美学理论。本文认为,美是一种不为物质生产实践的本质所规定,又产生于物质生产实践之中;美以人的肉体存在为物质基础,又超越人的肉体生存性而进入纯粹精神状态;属于“人格境界——物质外化”的特殊存在现实。本着追求真理的精神,我们将在分析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基础上,探讨建构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学体系的若干理论问题。

      一

      众所周知,实践美学是中国第二代美学的主流思想。五十年代末,以李泽厚为代表的“社会派”,在其所提出的美是由人创造的主张中,已经具有了实践美学思想的萌芽。七、八十年代实践美学迅速发展壮大,除形成了十分完整的理论体系,还形成了李泽厚的社会实践积淀美学,刘纲纪的社会实践自由美学,蒋孔阳的多层累突创美学等几个影响很大的流派。实践美学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首先,实践美学都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建构理论的基础。其次,实践美学都视实践为本体论范畴,认为人类是通过生产劳动自我生成的,人类社会是通过生产劳动,由自然转化的。第三,实践美学都限定了实践的社会活动性质,而将人的个体生存活动和族类性活动排斥在美学范围之外。所以,实践美学关于美的最终认识是:“美是一种社会属性,即美是人类社会中才有的一种价值,美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4〕。

      实践美学由于科学地把实践范畴引入美学研究,这样就在以往物质本体论和精神本体论之外,增加了实践本体论这一新的解释方式。同时,实践美学高扬人在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又使美学从素朴的自然阶段推进到能动的人类学阶段,为美学找到了恰当的理论出发点,使美学真正具有了人的科学的意义。另外,实践美学不但把实践视为理解对象的方式和范畴,还把实践视为造就功能和形成特征的方式和范畴,在实践的认识功能之外又发现了实践的创造功能。

      实践美学虽然具有上述积极方面,但作为一种科学性要求甚高的理论,尚有一些不够严谨之处。

      第一,实践美学以人的社会实践作为建构理论的基础,从逻辑的角度讲出现了两大失误:一是外延失之宽,另一是外延失之窄。说其外延失之宽,是由于实践本体包含了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凡经人的社会改造、留下人的印记的事物皆可为美,这样就必然把社会实践所造成的环境破坏等等非美的结果也视为美了。说其外延失之窄,是由于实践美学仅仅从人的社会属性要求实践,美是只存在于社会集团内部,只和人的社会本质相关的事物,至于社会性之外的个人性和族类性,便无美可言,这样就把美的主要存在范围排除在美学领域之外了。很明显,这些都不符合美的存在现实。

      第二,实践美学对实践的概念界定是根本错误的。关于实践范畴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实践是理解对象的认识方式;实践是实现主客体统一的中介过程;实践是决定本质的本体依据。实践美学建立的正是所谓的实践本体论,对这种新观点,已有学者论证了它所存在的三方面错误。第一,其理论前提混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第二,其理论依据背离了经典作家的原意;第三,其理论实质抹杀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对立〔5〕。从当代哲学对实践的研究看, 把实践理解为认识论的范畴和过程论的范畴,符合实践本身的实际。如果认为实践的本质能决定实践成果的本质,便夸大了实践的作用。由于实践创造了万事万物,所以,以实践的本质规定美的本质,既不能将美与其他的实践结果相区分,也不能正确分析和认识美的特殊本质。

      第三,实践美学的理论构成存在重大缺陷。实践美学坚持实践本体论,实际上摒弃了实体观念。因为实践本体恰恰是没有本体,美变成了既非物质又非精神的人的社会实践行为。由于缺乏实体基础,实践美学所描述的美是无法认识甚至无法思维的。同样,由于缺乏实体基础,实践美学本身也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能够形成思维的焦点。所以,实践美学从形成之日起,除喋喋不休地用实践观点来解释人类社会的生成与发展规律,将自己完全委身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认识体系之中外,从来不曾形成具有明确内容和明确价值的独立美学思想体系。

      二

      后实践美学是近十几年来国内美学研究中出现的一种“叛逆性的、新的美学思潮”〔6〕。 后实践美学的特点是:建构理论时更多地汲取西方当代美学的最新成果,即向西方美学开放;没有统一中心,各种观点、学说并出,呈现多元化格局。后实践美学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七十年代末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涌入时期,当时一批勇敢而又多思的青年学者,在不断地把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介绍进国内的同时,从理论上对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进行了积极肯定的探讨。他们一方面描绘着西方现代主义的“美妙”前景,另一方面对现实主义予以了尽情的嘲笑。进入八十年代,许多艺术创作人员开始实践各种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并在新诗中崛起了所谓“新的美学原则”,与此相适应,理论界对现代主义者所津津乐道的西方哲学,如叔本华的意志哲学,克尔凯郭尔和萨特的存在主义,柏格森反理性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和尼采的文化哲学等等,予以了充分的介绍。这种现象很快影响到美学界,具体的表现便是人们对反映论美学和实践论美学孰是孰非的关注热情消退,转而致力于对西方当代美学思想的译介和消化。中国进入九十年代的后新时期以后,一批研究美学的学者开始大量借鉴现象学、解释学,语言哲学、接受美学以及后结构主义等西方美学思想,探讨并初步形成了一些略具雏形的后实践美学思想,如体验美学、生命美学、审美活动论等等。不过这些新的美学思想独立的内容还比较少,存在着对西方美学直接移植的偏向。对此,杨春时撰文指出:为了克服后实践美学上述理论缺陷,尚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造和综合”〔7〕。 在这个认识基础上,杨春时首先为多元化格局的后实践美学确立了一个统一的中心——“人的社会存在即生存”〔8〕;其次, 杨春时以“生存”作为逻辑起点,推导出了后实践美学的“范畴体系和审美的本质规定”〔9〕。 至此,一个可以言说的后实践美学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