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美学、道学述论

作 者:
栾勋 

作者简介:
栾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内容提要〕 中国的人学、美学和道学蓄积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研究它关系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中国的人学从天命论中解放出来,包含变革天命和保持人与天的正常关系这双重意义。中国古代人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母体,中国古代美学以人和人的价值为中心议题。

      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框架,是在世俗真、善、美之上,耸立着“大全大美”这一层次,其特征是:以人为中心,由人连通艺术:真、善、美以善为核心;世俗的真、善、美与超世俗的大全构成理论框架。

      不了解中国的人学,对于中国的美学简直“不得其门而入”;理解了中国的美学,则对于中国神秘的道学,“虽不中,不远矣”。

      中国的人学、美学和道学蓄积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研究中国的人学、美学和道学,不能当作一般的学术活动,不是可有可无的学术论题,它关系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一、人性与人学

      中国的人学,最初是从天命论中解放出来的。它和“革命”联系在一起。所谓革命,包含着相反相成的两重意义:一是变革天命,以求破除迷信;二是保持人与天的正常关系,从而确立天地人一体而又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尽管这种古朴的人文主义精神与近代西方的人文主义比较起来,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但在这种精神的照耀下,中国思想史无疑地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由天人相分逐步转向天人合一,由天性与人性的分离逐步转向天性与人性的一致,人由历史的被动者逐步转为历史的主动者。

      从生成论方面看,中国人学认定天人之间根本上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亲缘关系,作为这种亲缘关系的纽带就是所谓“气”。“气”是听之无声、视之无形的生命力。天有天气,上为列星;地有地气,下生五谷;人有人气,创造世界。天地人一气相通,彼此都不是对方的纯粹异在,彼此都不是一成不变、僵死不化的存在物。这是天人所以能够合一的原因。“气”分阴阳,万事万物无不产生于阴阳交感。天气为阳,地气为阴;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感于天地之中,于是而有万物与人类的诞生。人以天地为父母,这种思想始发于殷朝末年。据《尚书》记载,周武王伐殷,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誓词的开头两句真是金声玉振:“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在地球的东方,在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之滨,炎黄子孙提出了天人合一、以人为贵的伟大思想,在世界史上是空前的,其光辉照亮了中华民族坎坷不平却又自强不息的历史行程。周武王于天人之际沉痛地批判了殷纣王的荒淫无道,庄严地表明了自己的历史责任,呼唤“同心同德”,反对“离心离德”,指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虽有周亲,不如仁人”,宣布“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泰誓》三篇在中国文明史上是划时代的文献,而在世界文明史上说它是第一篇人权宣言并不过份。

      “惟天地万物父母”的中心思想是肯定万物(包括人)与天地的亲和关系;“惟人万物之灵”的要义是肯定人是万物中的最高价值存在;呼唤“同心同德”,意在提倡群落内部的团结以及群落之间的大联合;“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肯定人民的愿望高于一切,谁也不能违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显然是在号召人们超越狭小的亲缘关系,以便确立更高级、更广泛的仁爱关系;“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抒发了革命首脑人物的伟大情怀,明确宣布自己对于人民的命运负有全面的无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说,周代以前许多圣君贤相的故事,不免夹杂着一些后人的理想,还多半带有传说的性质,那么,周武王则是中国文明史上第一位实实在在的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所作的《泰誓》三篇,理所当然地成了中国人学的奠基之作。

      历史从来不走笔直的路。周代经过几百年的安定和生息,出现了春秋动乱,战国纷争的局面。但是任何形式的动乱,任何形式的战争,可以毁坏物质建设,可以摧残人的躯体,无论如何消灭不了一个民族的源远流长的文化精神。为了消除诸侯国之间的对立,为了结束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仇杀,为了结束分裂、谋求统一,孔子创立了他的仁学,同时周游列国,到处宣传他的仁政思想。毫无疑问,他的思想一方面源于现实的需要,一方面又是周武王所作《泰誓》的延续;他的精神力量一方面源于他的庄严的历史责任感,一方面源于“天人合一”和以人为贵的传统的信念。他的“当仁不让”的精神,他的“杀身成仁”的壮志,他的达观态度;他的删诗书、订礼乐、作《春秋》的文化成果;他所发出的“有教无类”的宣言,无一处不关系着中国的人学,以及与人学有着密切联系的华夏大一统思想。

      到了汉代,华夏大一统的局面已经形成。为了巩固这种局面,思想家们进一步营造“天人合一”思想体系。董仲舒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率先提出了“凡物必有合”这样一个影响深远的命题。“合”,就是配合、融合,就是各种各样的两端的中和,而得其“合”就是“德道”。他在《春秋繁露·基义篇》中认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谓之德道”。这是说,在天人关系上,只有“合同”方能“通理”,只有“动顺”方能受益。他从汉语的文字结构上作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论断,那就是有名的“王道通三”:“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在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中,“王道”和“霸道”对立,儒家推崇“王道”,反对“霸道”。因为王道“以德服人”,而霸道则是“以力服人”。“以德服人”,能够使人心服;“以力服人”,必将归于失败。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社会政治体制定型的时代,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由博返约的时代。大一统的思想框架和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一经牢固地形成,它就开始铸造并且长期培育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历久不衰的凝聚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