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特征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立元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云梦学刊: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1996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摘要: 德国新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当代德国的最重要哲学美学学派。它大体经过了奠基期、发展成熟期、走向“后现代主义”三个阶段。其理论特征表现为:(1)具有鲜明的批判性;(2)在本质上是一种现代的人道主义美学;(2)受到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的深刻影响;(4)具有一种反对科学理性的浪漫主义倾向;(5 )最终走上了营构审美乌托邦的道路。

      关键词: 德国新马克思主义美学 理论特征 审美乌托邦

      德国新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当代德国最重要的哲学美学流派之一,也是整个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潮中持续时间最长、成就最卓著、影响最深远的一个美学学派。它以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为主体,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卢卡奇、布洛赫、布莱希特、本雅明、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哈贝马斯等。

      需要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美学或哲学思潮,而且是本世纪以来西方自觉打出马克思主义旗号全面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的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和学术群体,它包含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美学等多个人文与社会科学,涉及领域很广,美学只是它关注的一个方面,而且不是最重要的方面。

      所谓“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国内外都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有人把它看成是一个地域性概念,指发达国家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有人把它看成是一个纯意识形态概念,指与列宁的传统相对立、强调无产阶级主观革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潮,还有人把它看成一个时代性和地域性相结合的概念,指20年代初到60末代末在西方出现的一代具有不同于经典作家的思想家的理论。总之没有十分严格的界定。

      所谓“法兰克福学派”源自本世纪二十年代德国魏玛共和国初期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所”,这里的几代理论家把马克思主义与各种资产阶级理论相结合,发展出一套称之为“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的社会学说,影响所及包括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法兰克福学派”也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成分。

      德国新马克思主义美学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至今还在发展,几乎跨越了四分之三个世纪,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分期不一定一致):

      第一时期,从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前半期,是德国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奠基时期,主要代表为布洛赫、而莱希特、本雅明,虽然其他人如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等也都有著述问世,但他们的美学思想还不是那段时期最有特点、最能代表流派主流的思潮。

      第二时期,从四十年代后期至五、六十年代,是德国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成熟期,其理论代表主要是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等,他们有的思想发生了转折,有的在思想上努力吸收、融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有的从社会批判转向美学建设,但有一点比较接近或相通,这就是尝试用不同方式和途径来营建审美的乌托邦。

      第三时期是六七十年代之后,德国新马克思义美学走向“后现代主义”的新阶段,其主要理论代表便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重要代表哈贝马斯。随着时代发展,该派美学思想发生了某些新的重要的变化。

      德国新马克思主义美学虽然历经七、八十年,发生过许多重要的变化,但其中还是有规律可寻的,其哲学、美学思想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共同特点的。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德国新马克思主义美学具有鲜明的批判性。

      德国新马克思主义美学是以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为其思想基础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社会批判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法兰克福学派在初创时期就打出了社会批判的鲜明旗号。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第二任所长霍克海默早在1932年就提出要开创一种把哲学理论与经济理论结合起来直接介入社会现实批判的“新型理论”,1937年正式提出建立“社会批判理论”的主张,并将之与“马克思主义”一词完全等同起来使用。霍克海默把“批判理论”与所谓的“传统理论”自觉地对立起来,认为后者把自己置于现存资本主义社会赖以再生产其自身的专门化劳动过程中,从固定不变的既成事实出发,得出向现存秩序屈服的“服从主义”结论,以帮助资本主义现存社会的再生产,而前者则相反,它把自己放在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分工和再生产机器的限制之外,从而自觉地意识到并揭露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揭示一切既定的“事实”的东西的不真实性、不合理性,从而导致否定、推翻现存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革命结论,这就是后者的批判性所在〔1〕。他指出,传统理论在“科学知识”、尊重“事实”和“客观性”的外表下掩盖了资本主义关系的“物化形式”,为现存社会辩护,批判理论就是要以批判性击破这种所谓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在此,批判理论首先是一种“主体”性,一种主观的立场。这种对立,一显示了时代的变化,传统理论属于资本主义时代,批判理论则面向后资本主义时代;二体现了两种认识方式的不同,传统理论主要来自然科学或专门化科学,忽视社会现实的变化,而批判理论则超越自然科学,把人当作其研究对象,当作人自身全部历史生活形式的生产者;三反映着不同的认识论基础,传统理论的认识论基础是现代的专门化科学,而批判理论则以人道主义为基础〔2〕。由此可见,批判理论是对传统理论的反拨,是对资本主义现存社会的全面批判与否定。

      这样一种批判性思路,为整个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研究规定了基本方向与格局。不仅霍克海默,而且其他成员也基本上沿袭了这一总思路。如本雅明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就有对资本主义社会“机械主义”和异化劳动的尖锐抨击;阿多诺在与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中,在《介入:新批判模型》、《否定的辩证法》、《社会批判论集》等著作中也贯彻了这一基本方向;马尔库塞的《理性与革命》、《单面人》等论著同样坚持了批判理论的格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