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较系统地对主体教育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有十多年的历程。“十五”期间,“主体教育与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主持)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重点课题。该课题组于2004年1月5~7日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举办了“全国首届主体教育理论研讨会”,课题组主要成员和特邀专家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在对十几年来主体教育研究反思的基础上,对主体教育的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对主体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 一、主体教育及有关概念探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众多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从不同角度参与了主体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主体教育成为教育界一个热点课题,主体教育的思想对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主体、主体性、主体教育等已是教育界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但是,总体来看,人们对主体教育的整体把握还不够,理解也比较肤浅,并时有歧异。这其中有人们认识的问题,也有主体教育研究对自身的理论阐释和对基本概念的界定不清晰的问题。因此,本次会议重点研讨了有关主体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论和认识问题。 1.对主体和主体性概念的理解 主体和主体性是主体教育的核心概念,但是,目前学术界特别是哲学界有一些人认为主体和主体性的提法已过时,主要表现在提倡类主体而否定个体主体,提倡主体间性而否定主体性。这种思潮在教育界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且一些人对主体教育中如何克服以自我为中心或极端个人主义质疑问难。这里主要涉及对主体和主体性如何理解的问题。 研讨中,与会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主体和主体性进行了分析阐释,认识到,主体是一个多学科多层次使用的概念,在哲学上,主体的基本含义是能动地行动的人,主体性即主体的根本属性。但在具体理解上,不同的哲学流派有很大差异。因而,解读主体、主体性等概念,一定要明白其在何种话语体系中使用。西方传统哲学在探讨主体和主体性问题时,往往把主体单纯指个体主体,或单纯指“我”而不包括“我们”;把主体性等同于主观性、个体性、拥有权利等,具有个人中心的色彩,是一种个体占有性的主体性。这种把主体和主体性片面化、绝对化的倾向,引起了西方现代哲学的反思和反抗,于是便提出了主体性的“黄昏”、去主体性等。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主体是主客体关系中行动着的人,是特定社会历史关系中存在和活动着的人,是权利和责任相统一的人。在主体教育中使用的主体概念,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主体概念,是一个发展中的主体概念。主体的基本含义是具体社会环境中权利和责任相统一的能动的行动者。主体不仅是属性概念,更是关系概念,人之所以成为主体,是在他同自然、社会及他自身发生的关系中确立的。主体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复数,即主体包括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类主体。这种在具体的、动态的关系中整体把握的主体概念,可以克服原有主体概念的局限性。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课题组在十余年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主体性的三个基本特征,即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前提和基础,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自己的活动有支配和控制的意识和能力,体现为对自我的认识和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主动性是人之所以成为主体的重要表现,指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其实质是对现实的选择和对外界适应的能动性;创造性是主体发展的最高表现形态,是在主动选择的基础上对现实的超越。由此可知,主体性中包括了社会适应性,人要成为主体、发挥主体性,必须要处理与外界(包括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适应性强的人,表现出好的合群性、利他性和社交能力。所以说,发展人的主体性并不必然导致极端个人主义,相反,通过主体教育的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尊重个性、体验成功等教学策略,能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还有人强调了主体的社会性问题,把它作为主体的基本属性之一单独列出,认为主体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以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主体的社会性的特点,一是整体和谐性;二是不断地与交往主体共同构建。个体主体性的发展需要主体的社会性作保障,只有充分发展主体的社会性,个体主体性的发展才不会走入歧途。 2.对主体教育意蕴的认识 对主体和主体性理解上的偏差,也导致了对主体教育认识上的混乱,并且有人认为,主体教育的话语已不新了,对主体教育的现实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为此,与会者对主体教育的内涵及主体教育的现实必要性进行了阐释和论证。 与会者从价值论、人性论和策略论等角度对主体教育的内涵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分析,并初步达成了共识。所谓主体教育,简单地说就是依靠主体来培养主体的教育,具体说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生活的主体,弘扬人的主体性,这是主体教育的基本价值立场;第二,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正在成长着的主体,他有一定的主体性,又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这是主体教育人性论的体现;第三,只有发挥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才能培养主体性强的人,这是主体教育所采取的基本策略。主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每个人全面、自由、充分地发展。基于这种理解的主体教育,既把发展主体视为价值归宿,又以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主要的工作原理。因而,主体教育是为了人和依靠人的教育。主体教育是针对传统教育中严重忽视人的发展问题而提出来的,它在价值论上所关注的提高人的主体性的问题,仍是当今社会的根本问题。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电,使人不再单纯作为社会工具而存在,不再只充当被动服从的角色,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目前,在教育系统内部,人的主体性发挥的仍不充分,尤其是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这是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发挥人的主体性和培养主体性强的人是主体教育的基本问题,也是我国教育研究一个长期的课题。 3.对主体教育定位的探讨 目前,由于主体教育影响广泛,对主体教育作用的解读也有泛化倾向,主体教育到底应该怎样定位,它是一种教育模式、教学流派,还是一种教育思想,或是教育哲学?对此问题,与会者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主体教育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一种途径或称一种模式,素质教育是一个目标,主体教育同创新教育、成功教育等一样,都是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有人认为,主体教育解决的是人的构成的哲学层面的问题,研究的是人的良好素质的全面构建。主体教育关于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思想,关于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充分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思想,使素质教育有了一个较高的目标定位。主体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价值观念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而不是实施素质教育若干模式中的一种,认为“以主体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有人认为,主体教育应该定位在科学层面,从教育学、教学论的角度来探讨主体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问题。也有人认为,主体教育是一种教育学说,学说与学科是有区别的,学科是共有的,学说是有个性的,主体教育应坚定地建设自己的学说。还有人认为,主体教育是一种影响较大的教育理念,目前要努力构建主体教育的理论体系,丰富我国的教育理论流派,为我国的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