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04)04-0031-05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要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是问题解决者。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各学科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都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教师为迁移而教,学生为迁移而学”的教学目的既是困扰教师教学的一个实际问题,也是教育心理学家和教学设计专家们一直潜心研究的问题。对此,根据已有的研究,我们将对问题解决教学中问题的定义、问题解决教学的教学过程及其特点等基本内容作一番深入探讨。 一、问题解决教学中问题的定义和分类 目前,大多数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赞同美国学者纽厄尔和西蒙(Newell&Simon)对问题解决所下的定义:问题是一种情景,在这种情景中个体知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1]因此问题解决就是由一定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2]问题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我们根据课程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的真实性水平,认为中小学教育中的问题可分为三个层次: 1、学术性问题。传统教学中的问题绝大部分属于此类。该类问题的特点是定义良好,问题解决所需的知识不超出书本范围。 2、情节性问题。这类问题是基于真实情境创设的,要求学生在基于现实或幻想的情境中扮演这些角色。这类问题的解决可以涉及多个学科知识的联合和运用。 3、现实生活问题。这类问题是人们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解决这类问题,学生可以获得较完善的学习经验,但对这类问题的教学数量不能多,否则会超出大多数教师和学校的精力和时间了。问题解决教学涉及这三类问题其问题的真实性程度与教学目标的结构及层次成正比,即:问题越真实,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高。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特点、类型与层次,来决定问题的真实性程度。[3] 另外,Jonassen则从问题结构是否良好的维度出发,把学术性问题归为结构良好的问题,把现实生活问题划为结构不良问题,而情节性问题则处于这两类问题中间,从而提出了以信息加工理论为理论基础的结构良好问题的教学设计模型和以建构主要为理论基础的结构不良问题的教学设计模型。[4] 二、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及其特点 (一)问题解决教学的过程 Barrows(1993)的模型把问题解决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1)组织小组;(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3)小组交流;(4)活动汇报;(5)解题后的反思。[5]Jonassen(1997)从细化已有的问题解决过程的信息加工模型出发,提出了结构良好的问题解决教学步骤: (1)复习概念、规则与原理;(2)呈现问题领域的概念模型或因果模型;(3)出示样例;(4)呈现练习问题;(5)支持搜索解法;(6)反思问题状态与问题解法。[4]并且对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结构不良问题的教学过程提出了从五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问题解决者: (1)利用社会交互作用;(2)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呈现问题;(3)提供发现问题的练习;(4)为问题解决新手提供支架;(5)教一般问题解决策略。其他学者也结合具体学科,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模式。[6][7] 分析已有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发现,各种模式都包括了以下三个环节: (1)教师讲解教学问题提出的理论或实际背景,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的要求。 (2)教师出示问题系列,学生展开认识活动。 (3)教师总结问题系列解决过程,学生系统强化认识过程。 其基本教学模式的程序如下: (1)创设情境,引入问题教师精心设计难度适当而又有助于学生形成认识冲突的问题,让学生产生一种认识的困惑,以形成积极的探究动机,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 (2)分析问题,收集信息学生回想旧知识,自学新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网络,以架设问题和目标之间联系的桥梁。 (3)寻找方法,设计解决思路使问题情境中的命题与认识结构联系起来,以激活有关的背景观念和先前所获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4)评价方法(或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对问题解决过程、方法进行评价,优胜劣汰,获得新结论。或由学生收集、整理有关假设的材料,经分析、概括得出结论。 (5)应用新知识,产生迁移将新知识纳入认识结构中,然后把它用于同类问题的新问题中,反馈矫正,使教学重点突出。用流程图表示则如图1:
图1 问题解决教学流程图 (二)问题解决教学过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