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中国化”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教育实践与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国教育学从总体上讲是“舶来品”。根据不同时期输入的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不同,中国教育学的输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00~1919)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德国教育思想开始引入中国;第二阶段(1919~1949)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在中国广泛传播;第三阶段(1949~1976)凯洛夫教育学的传入、盛行;第四阶段(1976~)中国教育学迎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天。教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体现出以下特点:整个教育学发展历史呈现出“繁荣”与“落后”并举的现象;中国教育学是中国文化承受西方乃至东洋文化冲击的一个必然结果;中国教育学自始就有追求“体系”的倾向,具有“被教育学化”、“教科书化”、“体系化”的特点。

      教育学“中国化”并不是狭隘的“本土化”,“中国化”的也应该是世界的。教育学的“中国化”要构建中国教育学自身的语言体系、中国教育学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中国自己的教育学派,培植中国自己真正的教育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