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93/Z(2004)01-0001-09 一 中国传统文化铸造了中国传统教育 中国传统教育是同中国传统文化相对应的概念,是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伴而生的,近代教育以前的教育。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教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熔炉中铸造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中国传统教育更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从教育价值观到教育内容和方法,无不渗透着儒家的精神。可以这么说,中国传统教育就是传承儒家文化的教育。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 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立国立民之本的教育价值观 中国历来重视教育,视教育为民族生存、国家安定的命脉。因此中国很早就把教育纳入为国家的事业,建设国家首先开展教育。传说黄帝、尧、舜时代就十分重视教育,自舜开始已有专门教育机构出现。《尚书·舜典》中记载:“夔,命汝典乐,教胄子。”可见当时已有专门的公职人员对贵族的子弟施教。《史记·五帝本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有一段还讲到对百姓的教育:“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汝作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五教”就是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即血缘家族的伦理,要求把这些血缘家族的伦理道德教育百姓。这个时期还没有提到君臣的关系,因为中国当时还没有进入君主制度,还处于原始公社制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据古籍记载,虞、夏、商、周都有各种学校。到西周时期中国奴隶制社会已臻完善,学校教育也开始分成等级。分国学和乡学两类,国学为统治阶级的上层贵族子弟而设,乡学是地方学校,为庶民所设。[1]《礼记·学记》中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可见西周时代已有完整的教育体系。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首开私学之风,各派名家也都设馆收徒,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学习的风气。儒家文化特别重视教育立国。《学记》开宗明义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把教育摆在立国的首要位置。许多儒学思想家都提倡重视教育,希望通过教育,统治者能够成为圣明之主,臣民能够“化民成俗”,接受教化,成为良民。孔子的弟子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就是说,接受了教育,懂得一套礼仪,就不会犯上作乱。 隋唐设立科举取士以后,庶民百姓只要埋头读书,科举考试榜上有名,就能改变个人的身分和社会地位。科举制度极大地刺激了百姓接受教育的积极性。所谓“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已为百姓口诵心惟。因此,中国人有十分重视教育的传统。无论是公孙贵族,还是黎民百姓,只要有一点能力,节衣缩食,都会送子女上学。中国古代官学、私学之发达是其他文明国家不多见的。 中国古代为什么这样重视教育呢?就是把教育作为立国立民的根本。《大学》中说:“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然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教育就在于格物致知,修身养心,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把个人的学习同国家兴亡的命运联在一起,这是中国教育的传统。虽然当时是对统治者所言的,但历代知识分子都把它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 这种教育价值观一直影响到今天。教育兴国一直是中国人追求的目标。凡是中国人,都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多读几年书,接受更多的教育。国内升学竞争的热烈,广大群众对教育的关心程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许多旅居海外的华人,第一代大致都没有什么文化。但他们赚了钱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捐资办学,在当地办华文学校,投资到祖国办学校。 这种教育价值观中也隐含着消极的一面,即把教育作为改变个人地位的手段。在今天的社会,这种观念本也无可非议。但由此派生出来的“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的观念则使学生鄙视劳动,追求虚荣,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同时,这种教育观念严重歪曲了现代社会的人才观,不利于当今社会多元人才结构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推行。 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教育价值现 中国古代教育一开始就同社会、国家联系在一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社会,特别重视人伦道德。五帝时就重视“五常”的教育。儒家文化恰恰符合这种要求,儒家从“从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出发,突出强调道德和道德教育在治国安民中的作用。因此,儒家教育就成为连接个人、家庭、家族和国家的纽带。汉武帝时董仲舒上书对策“独尊儒学”不是偶然的,它符合了封建大一统的需要。为此,董仲舒改造了原始儒学的思想,把“三纲五常”作为新儒学的核心。自此之后,整个封建时代的教育都呈现出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价值取向。宋明理学更是强调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重伦理轻功利,重人文轻自然的教育价值观构成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虽然有些学派,如墨家、农家主张利民生财,教人耕作,但自汉武帝“罢黜百家”以后,在教育上就没有什么影响。清代初期实学派也曾主张“经世致用”,除学以经学为中心外,也旁及小学、史学、天算、水利、金石等,但未能得到朝廷和社会的重视。因此直至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古代教育总体来讲,只教育学生做人,不教育学生做事;只教学生从善,不教学生求真。所谓“善”的德行,是以符合封建伦常为标准。伦理道德教育达到具有教育本体论的意义。贵族子弟上学是为了懂得统治集团的“礼”,以便承接世袭的封禄;庶民百姓上学是为了学习统治集团规定的一套“礼”,以便挤入上层阶级,服务于封建朝廷,治理国家,同时改变门庭,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