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13X(2003)06-0024-05 一、生平和教育实践活动 刘皑风(1908年—2002年)原名翰臣,河北省任丘县(今任丘市)角口村人。1915年至1926年,刘皑风在小学和中学读书。1926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后,接受了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影响。1930年于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先后在察哈尔省第二师范、河北省立第三中学、青岛市立女中任语文教员。1931年“九一八”事变,刘皑风对国民党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深为不满,他以学校为阵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出墙报,写文章,激发其“教育救国”思想。 “七七事变”后,参加抗日救国工作。1938年2月,刘皑风参加河北游击军第五路军,任政治部民运科科长,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农民群众和在乡知识青年参加抗日斗争。1938年9月,刘皑风担任冀中行署教育科督学主任。这期间他认真总结游击区开展与坚持抗日教育和反对敌伪奴化教育的斗争经验,推广分组教学、小先生制、抗日两面小学以及“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1942年,任冀中行署教育科科长,并当选为晋察冀边区特约参议员。 1943年2月,刘皑风出席晋察冀边区第一届参议会,当选为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委员,兼任教育处处长。在党的领导下和教育处的同志一道为边区政府拟定了一系列教育法规。如《关于开展冬学运动的指示》、《关于整顿小学加强儿童生产教育的指示》、《边区小学教师服务暂行规程》、《关于加强游击区小学的领导、打击与争取敌伪小学的指示》、《关于研究与试办“民办公助”小学的指示》、《关于抗日军人、干部子弟及沦陷区学生入学优待办法的决定》等。对促进边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指导作用。 1946年7月,刘皑风经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批准为中共正式党员,1948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时,刘皑风任教育部副部长(兼机关党总支委员)。这个时期教育工作的任务,除指导老解放区学校克服游击作风,向正规化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外,工作重点转向了接管和改造新解放城镇的学校,团结教育新解放区广大教师,肃清敌伪奴化教育的影响。为了阐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解除新解放区教师的疑虑,提高工作积极性,刘皑风在报刊上发表一系列文章,介绍老解放区的先进经验。如:《新民主主义的文教方针政策》、《论文化统一战线》、《加强群众教育,全力支援自卫战争》、《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教师——在晋察冀解放区》等,推动了新解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皑风长期在中央教育部门担任领导工作。1949年10月,成立教育部,刘皑风任教育部办公厅主任、党组成员兼机关党总支书记。当时,教育部面临着改革旧教育、建设新教育的繁重任务。为贯彻《共同纲领》关于教育方针的规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指示,他协助部长先后召开了全国第一次教育会议、高等教育会议、工农教育会议、中等教育会议、中等技术教育会议、初等教育会议、民族教育会议、工业院校院校长会议、农林院校院校长会议、工农速成中学工作会议等一系列各级各类教育会议,明确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方针和任务、学制、课程、领导关系以及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等措施。从而初步完成了对新中国教育工作的全面部署,为进一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 1952年11月,成立高等教育部,刘皑风任高等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长期分工主管计划、财务、基建、仪器设备、生产供应等方面的工作(还曾兼任国家计划委员会文教局局长)。为适应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他协助部长对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组建独立的工业学院,统筹规划全国高校的本科专业设置,在拟定教育事业发展计划时,他强调处理好需要和可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主张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也要兼顾数量,从而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他在主持拟定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草案)的工作中,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为了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工作方针,刘皑风在研究指导教学改革、拟定有关的教学计划、组织编审教材、培训师资、调整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以及参与拟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工作条例等方面,尽心竭力,丰富了社会主义教育经验。他一贯重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贯彻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看作是改革旧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教育的中心问题。在推动工厂、农场办学校,学校办工厂、农场;中小学以教学为主,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工科、农科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学校,试行半工半读;高等学校试行以教学为主的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20世纪50-60年代,刘皑风率领我国教育代表团先后到苏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阿联酋、坦桑尼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进行友好访问,考察各国的教育工作情况,并向他们介绍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他还多次向各国驻华使节和来华专家介绍我国的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成就,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