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叙事与道德教育资源的开发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慧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系 110034 朱小蔓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100088

原文出处:
上海教育科研

内容提要:

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关键是把人的完整生命纳入道德教育的视野,以此来理解道德教育,则是为着每一个人生命的丰满、发展与幸福。新的道德教育资源观认为,人人都可以是道德教育的资源,都可以是创造文化的主体;道德教育并不是独立于其他诸育之外的单独存在的一育,也不是只在特定的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及所谓的“德育活动”才存在的活动,而是渗透于人的一切活动当中,生活本身即蕴涵着道德教育的资源。这样,道德教育资源即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由独占性转向共享性,由确定性转向生成性,由封闭性转向开放性。那么,学校道德教育怎样才能实现这种模式的转变呢?本文提出生命叙事是实现这种模式转变的一种主要方式,并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阐释。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叙事:一种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道德教育方式

      叙事——讲故事,作为道德教育的存在方式,既有其久远的历史渊源,又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是伴随着“讲故事”走到今天的。回顾人类古代的道德教育方式,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最早的道德言说方式都是“说故事”,如中国的《论语》、《庄子》、《史记》,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等,都记载着人类的故事,都在讲述着人类的故事。麦金太尔曾直言,每个民族在其古代都靠诗性教化——靠“讲故事”为主要的道德教育方式。

      叙事之所以能够具有道德教育的作用,是由于“故事”本身所包含的蕴意。故事的特点是时间的—历史的目的论式的:一切都被安排在一个追求某种特定价值的生活历程的大框架之中,一切意义由此得到说明。如《荷马史诗》的一阶价值表现为,传达给听众的是与一定的生活形式相联结的生命态度,即生活理想。而史诗的二阶价值——伦理道德规范及其价值是对一阶价值的某种操作,往往不是靠“宣布”一些一般性的原则,而是具体地写出这些原则在何种事件中被威胁、被破坏,带来何种惨痛后果,最后是怎样解决的,使人在震惊与感叹中深切明白生活流程中的规矩方圆。史诗中人物之间的鼓励、指责、鞭策、警告,如“让我们这么做”或“这是我们必须做的”,也会越出故事的自身进展过程而影响到听众的心灵,从而有教化作用。(注: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2~37页。)可见,叙事在古代的道德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叙事本身具有并体现了道德教育的价值。

      但近现代的道德教育,尤其是学校道德教育,叙事的道德教育方式却被“遗忘”了。在近现代物理学机械论宇宙观与思维方式的影响,可以说,道德教育抛弃了古代叙事的教化方式,转向脱离人的生活世界的教条的、抽象的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的灌输与说教;不再将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置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而是追求干巴巴的、冰冷冷的基本的和普遍的道德观念,思辨的理性的知识性传授和能力性训练。这样,道德教育逐渐地远离了人的生活,也就失去了它自身的魅力与生命力。

      而今生态宇宙观与非线性思维方式正取代着物理学机械论宇宙观与线性思维方式,社会正由封闭、一元向开放、多元转型,故事在我们的生存中所具有的独特而又不可替代的价值得以凸显。讲故事是我们生存的一种方式,也可以说就是我们存在本身。叙事将会在新的视界下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而存在,而生命叙事,将可能会作为一种重要的叙事形式而凸显于道德教育之中。(注:朱小蔓、刘慧、刘惊铎:《德性成长与生命中的情感体验》,《教育参考》,2002年第12期。)

      二、生命叙事:道德教育的一种主要存在方式

      所谓生命叙事是指叙事主体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生命故事是指叙事主体在生命成长中所形成的对生活和生命的感受、经验、体验和追求。它包括叙事主体自己的生命经历、生活经验、生命体验和生命追求和自己对他人的生命经历、经验、体验与追求的感悟等。生命叙事既属于叙事范畴,又不同于一般叙事。也就是说,并非任何形式的叙事都属于生命叙事的范畴,它的构成是具有一定条件的,而且它的特征也体现其中。

      一是自我性。生命叙事强调的是叙事主体对自己的生命故事,及对他人生命故事之自我感悟的个性化表达。所谓个性化表达是指叙事主体用自己的语言或其它方式,表达自己的经历、经验和体验,而非泛泛地叙事,即说他人所说之话或社会性的话语,讲述、解说他人的事迹。生命叙事强调的是叙事主体对自己的生命故事,及对他人生命故事之自我感悟的个性化表达。如见到一棵“枯树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与体验。根雕艺术家以他的生命经历、艺术经验和体验,将其雕塑成一件根雕艺术品;舞蹈家则可能把它以舞蹈艺术的方式表现;哲学家则可能以此联想生死问题;生物学家可能会研究树枯的原因;而家庭妇女则会将它带回家中,用做烧炕做饭的柴草……可见,因个体生命的经历、经验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生命故事,而生命叙事正是这些不同特性的表达,并非是他们对这棵“枯树根”的一种“共同性”知识的表达。这是生命叙事区别于其它叙事的最主要特征。

      二是日常生活性。日常生活是与每一个个体生命的生存息息相关的领域,是每一个个体生命都以某种方式从事的活动,是每一个个体生命成长的根基与主要领域。衣俊卿指出:“所谓日常生活,总是同个体生命的延续即个体生存直接相关,它是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生产的各种活动的总称。……非日常活动总是同社会整体或人的类存在相关,它是旨在维持社会再生产或类的再生产的各种活动的总称。个体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领域的整合构成完整的人的世界。”(注:衣俊卿:《回归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1页。)当然,生命叙事强调日常生活性,并不排斥非日常生活,而是将其“融入”在日常生活之中,“融入”整个生命的成长中。例如,郑汉文先生向鲁洁教授访谈师道,所提之问题是职业化的,如您怎样看培养教育人才?您是怎样培养重要的人才?您怎样看教育人才?对师范大学培养非师范学生及其非师范大学培养师范学生的发展趋势,您怎样看?您对信息社会有什么看法?等等,但鲁洁教授却用自述的方式,表达了她的心声,叙说了她的教育故事。这既给郑汉文先生以极大的感动又给予深刻的启示,使他重新发现叙事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以及师范教育的价值,并以此为契机,研究叙事教学法并将此运用于师范教育与道德教育之中。他同样也以叙事的方式来研究与报告他的叙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