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种迁徙、语言演变与农业起源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游修龄,浙江大学 农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9 游修龄(1920—),男,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
中国农史

内容提要:

农业起源研究通常都根据考古出土的遗址年代和实物遗存,进行不断追溯,目前已追溯到距今万年之前。本文试以最近有关微卫星标记,测试中国人种和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新几内亚人、高加索人等与北美洲群体样本对照所得结果绘制的种系发育树模式,从人种迁徙的角度,结合考古发现,追溯我国原始农耕人的来源,及南北农业如何起源和交流。并从PCDX基因使人类有可能产生语言的角度,推论农业基本词汇的产生和语言演变的关系作为旁证,加以综合阐述。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4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03;S-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459(2004)01-0003-07

      迄今为止,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农业遗址,以河北武安的磁山文化遗址为最早,距今8000~7000年,接着的仰韶文化遗址分布范围最大,距今6000年。此后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等都在距今6000~4000之间。这些遗址出土的代表性谷物是黍和粟,也有少数的稻谷,但时间偏晚。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以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为最早,距今8000年,其次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及肖山湘湖跨湖桥遗址,距今约8000~7000年。据最新报道,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发现的谷壳,年代测定距今11400~8600年间。[1]长江流域以南距今60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累积已达130余处,代表性的谷物遗存是稻谷。此外,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稻谷遗存,其年代距今9000~8000年,但在江西的仙人洞遗址和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还出土有距今12000年以上的稻谷,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也有类似早的稻谷出土。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为什么已知的早期原始农业遗址的年代总是南方早于北方?是否更早的时候,即原始农业之前的采集狩猎时期,北方人是从南方迁去的?如果说是,则南方又从何而来?人种迁徙和语言起源演变的最近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从世界农业起源的视角进行重新的思考。

      一、中国人种来源的新见解

      据《自然》(NATURE)杂志的报道,[2](P636-638)褚嘉佑等13人研究中国各民族的源流关系及与世界各民族的进化关系,用15~30个微卫星标记,测试中国18个省市28个样本(4个为汉族,24个为少数民族群落)的遗传变异检验(注:微卫星为染色体组中重复的短的DNA片段,大量存在,遵循孟德尔遗传,容易变化,易于控制,用于对生物进化的分析。);并以同样一套微卫星标记,测试4个东亚、2个印第安人、1个澳大利亚人、1个新几内亚人、4个高加索人、3个北美洲群体样本作对照,又按结果绘制了种系发育树模式。这个系统发育树的树根把非洲与不是非洲的种群分开来,所有东亚种群相互聚合在一个类群,与它们最近的遗传种群是印第安人,然后是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人。

      东亚种群中,南方种群(S)有三个类群:S[,1],S[,2],S[,3];北方种群(N)两个类群:N[,1],N[,2]。根据这个模式,S[,1]与S[,2]的遗传关系最密切,S[,1],S[,2]与S[,3]的遗传关系次之;S[,1],S[,2],S[,3]与N[,1],N[,2]的关系又次之;与S[,1],S[,2],S[,3]及N[,1],N[,2]都有关系的是印第安人(30000~15000年前,表明印第安人是由东亚种群迁徙过去的),至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人则是早于东亚种群即迁往澳大利亚和新几点内亚的,故与东亚种群的关系较远(图1)。

      

      图1 4个汉族和18个少数民族群落的抽样微卫星标记所建的种系发育树(局部)南方组(S)3支,北方组(N)2支。据褚嘉佑等,1998

      褚嘉佑及其合作者们的结论是:起源于非洲的现代人类,组成了现代东亚人的基因库的绝大多数。根据这个研究结果,现代人的祖先约在距今50000~40000年前开始走出东非大峡谷,向东和向西迁徙。其往东的迁徙路线可能是先到中东,再经现今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到中国南方,到达南方的这些迁徙人群,一部分停留下来,另一部分继续向北方迁徙。由于他们彼此隔离了很长的时间,所以南北人群在遗传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北方人群比较单一,南方人群比较复杂,便是人种自南向北迁徙而不是自北向南迁徙的证据。

      最近对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墓葬中完整的颅骨测量,并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贾湖遗址的颅骨特征与长江以南的新石器时代的颅骨特征,共17组,具有明显差异,分属北部和南部两大地区类型。[3](P875-882)北部类型包括11组,南部类型有5组,另一个外贝加尔组为孤立的组(图2)。

      

      图2 贾湖人颅骨的聚类分析树状图

      说明:图2中的数字代号如下:1,贾湖组;2,庙底沟组;3,下王岗组;4,大汶口组;5,西夏侯组;6,野店组;7,甑皮岩组;8,河姆渡组;9,昙石山组;10,河宕组;11,大龙潭组;12,半坡组;13,华县组;14,宝鸡组;15,庙子沟组;16,永登组;17,外贝加尔湖组。

      贾湖人的种族特征明显属于亚洲北部的蒙古人种类型(包括北亚和东北亚类型)特征,与同时代同地区(今河南境内)的居民最为相似,与黄河下游的居民(今山东)有密切关系,同属一个类型。

      联系中国古史的传说来看,古史传说认为华夏大地主要生存着华夏、东夷、苗蛮三个集团。华夏集团发祥于黄土高原,沿着黄河东进,散布于黄土中部及北部的部分地区;华夏内部又分为黄帝和炎帝两支,按《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黄帝是五帝之首,夏(禹)、商(契)、周(弃)的始祖都与黄帝有关,因而被认为中华先民的共同始祖。东夷集团活动于今山东、河南东南、安徽中部一带,传说中的太、少、蚩尤、伯益、后羿等都属于这个集团。苗蛮族主要活动于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带,传说中的伏羲、女娲、三苗、祝融氏等属于这个集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