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工艺”:清末“再就业”工程的一个断面

作 者:

作者简介:
池子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215021

原文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清政府在最后十年的统治中,致力于“振兴工艺”,为失业者创造再就业机会,以摆脱游民遍地而引发的社会危机。尽管总体上“成效鲜睹”,但“振兴”、“推广”工艺本身并没有多少问题,而且,工艺局场兼具有“再就业”和“职业培训”双重职能,这是对以往社会救济单纯“收养”模式的超越,难能可贵,对我们目前实施的“再就业”工程不无可资借鉴的时代价值。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4 年 01 期

字号:

      鸦片战争后,“利源外溢,民生日蹙,失业日多”(注:《皖抚邓中丞饬属讲求种植扎》,《农学报》第22册,见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05页。),成为清政府面临的严重的社会现实问题。如何给失业者创造再就业机会,就成为社会良性运行的关键。为安置无业失业游民,清政府不能不寻求积极的解决办法,其中最后十年统治中推行的“振兴工艺”事业,就是“再就业”工程的重要方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考察,或有不妥,敬请学界同仁批评。

      一、鼓起——在“振兴实业”的口号下

      游民问题是困扰晚清政府的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人惊呼,“士工商之外,无末业可治(者),……每省不下二十万人”(注:《皇朝经世文编续编》第34卷。)。问题之严重,可想而知。

      游民问题日趋严重,社会动乱不安,引起整个社会的恐慌。面对庞大的失业群,如何开辟谋生途径,成为清朝统治者颇感头痛的问题。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工程。在沉重的失业压力面前,除了惯用的“驱逐”、“禁止”、“资遣”、“弹压”等被证明效果不佳的手段外,还应该寻求积极的办法,广开就业门路。在这个过程中,“振兴工艺”作为“再就业”工程的要项被提上议事日程。

      “振兴工艺”是在“振兴实业”的口号下实施的。自鸦片战争后,外患日亟,国难日重,特别是甲午战争后,中国更面临被瓜分、肢解的危险。在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强烈的震撼下,中国社会涌起了一股“振兴实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以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的实业救国思潮。屡经重创的清政府,也深深意识到中国积贫积弱、政散民流的现实,若不改弦更张,无法照旧统治下去。清政府看到,“五洲列国,其国本之强弱,大抵视实业之兴衰以为衡”(注: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647页。)。因而顺势提出“振兴实业”的口号,并把“通商惠工”定为经国要政。朝廷屡颁明谕,强调:“自积习相沿,视工商为末务,国计民生日益贫弱,未始不因乎此”(注:《光绪朝东华录》(五),〔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总第5091页,总第5160-5161页。),要求朝野上下“亟宜破除成见”(注:《清朝续文献通考》第391卷,《实业》。),奖掖实业。这对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甲午战争后,“设厂自救”中民族工业的长足发展,应该承认,与清政府的奖励政策大有关系。

      “设厂自救”、“振兴实业”,以“救亡”为出发点,并非清政府所施行的“再就业”工程。但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拉动,必然带来就业门路的拓宽,“再就业”也在不言中。

      在“振兴实业”的口号下,清政府想到了要使传统的“工艺”事业发扬光大。“谋生之道,约分两途:一曰食力,西人所谓工也;一曰食技,西人所谓艺也。食力之中,以当家人、车夫、水夫及瓦作、小工四项为大宗;食技之人,以木匠、瓦匠人数为最多,此外尚有各种手艺之人。”(注: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16页,第534页,第521页,第575页,第575页,第564页,第559页。)“工艺”事业蒸蒸日上,日推日广,便可使无业失业之人重新获得职业。“推广工艺”作为“再就业”工程的重要举措付诸实施。

      “再就业”工程的大规模实施是在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事变”之后。在此之前,兴办“工艺”的呼声时闻,有些地方还作过尝试,如浙江,据1883年(光绪九年)刘秉璋奏称:“浙江省城地面,五方杂处,良莠不齐,兵燹以后,元气未复,民多失业,无赖之徒,日则沿街讹诈,夜则鼠窃狗偷,良懦小民咸受其扰,即为官拿办,亦不免朝释暮犯,且若辈既无衣食之资,又乏父兄之教,一日不讹索偷盗,即一日不能得生。邪僻之为,由无恒业所致,其人虽甚可恨,其情亦殊堪悯。光绪五年间,地方绅士拟请设所收养,酌议章程,由司核明,详经前抚臣梅启照批准设立迁善公所,由同善堂董事筹备经费。遴派委员驻所管理,选举公正绅董,支发钱米,凡无业游民讹赖匪徒及掏摸小窃各犯,由府县及保甲局审明并无重情者,即送该所收管,酌予衣食,勒限戒除旧习,就其质性所近,令习手艺,……随时勤察,令其各就所习手艺,出外谋生,……数载以来,……办理著有成效,于地方实有裨益。”(注:《光绪朝东华录》(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总第1579页。)类似“工艺”事业的举办,朝廷没有理由不首肯。但真正让清廷感到实施以推广工艺为核心的“再就业”工程的紧迫性则是“庚子事变”之后。八国联军之役,使天子脚下疮痍满目,“四民失业”。京师失业者更是如猬之集,一旦发生变乱,后果堪忧。要解决这一问题,非“广筹生计”不可。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黄中慧上了一个《倡议北京善后工艺局说帖》,提出创设工艺局的建议。《说帖》疾呼,“联军入京,四民失业,强壮者流为盗贼,老弱者转于沟壑,一载于兹,殊堪浩叹。洋兵未退,有所慑伏,犹且抢案叠出,几于无日无之。将来联军全撤,无业游民生计日绌,苟不早为之所,则民不聊生,人心思变,更何堪设想?今欲地方安静,必先为若辈筹其生路,然后继以峻法,使之进有所图,退有所畏,善后之策,如斯而已。”另外,京师游民及各种手艺之人不下数十万,“皆系客民,并非土著,本系安分之人,惟自洋兵入城,资本无出,坐食山空,不免流为匪类。”这些人“以失业之故,遂致作奸犯科,无所不为,无所不至,既非王法所能禁止,又非粥厂暖厂所能收养。”要为众多无业失业之民“筹其生路”,在黄中慧看来,“惟有多设工艺局”(注:黄中慧:《倡议北京善后工艺局说帖》,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15-516页。)。这个建议为当局所采纳。随后,北京开办了工艺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