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近代台湾与香港贸易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晓辉,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广州 510632

原文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近代台湾与香港贸易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在甲午战争以前,台港贸易被以英商为主的洋行所控制、日本割占台湾后,台港贸易萎缩,但华商仍寻隙开展台港日三角贸易。国民政府收复台湾后,垄断外贸,台港贸易缓慢恢复。在中转贸易方面,台港两地具有竞合关系,但香港更具优势。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4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1.58-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14X(2003)05-0127-06

      台湾和香港都是近代以后才得以迅速发展起来的地区,两地的贸易关系颇为复杂,发展坎坷。甲午战争以前,台港贸易主要被以香港为大本营的英商洋行所控制,交易货物主要为鸦片、樟脑、砂糖、茶叶等。日据时期,台港贸易主要被日、英洋行所控制,但华商仍利用台港日的复杂关系,推行三角贸易。此期交易种类主要有精炼白糖、煤炭、海产品、米谷、蒲包、麻包、煤油等,但总贸易量已减少。国民政府收复台湾后,对外贸实行管制政策,不利于台港贸易的恢复和发展。在近代亚太经济中,台、港均居于重要的中转地位,由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但比较而言,香港具有台湾所不及的诸多优势。因此,在近代史上,香港的贸易及航运实力要远远大于台湾,对台贸易亦经常居于出超的地位。

      一

      鸦片战争后,外国船舶驶入台湾渐增,纠纷时起。1858年,中国与列强签订天津条约,台湾台南及淡水等埠正式开港。1860年以后,台湾安平、淡水、打狗(即高雄)、鸡笼(即基隆)等港亦相继开放。在名义上,清朝政府海防同知仍可稽查外国船只,但实为具文。台湾门户洞开,以香港为大本营的外国洋行纷纷涌入,很快控制了进出岛贸易。

      1858年,香港英商怡和(Jardine Matheson and Co.)、颠地(Dent and Co.)洋行已开始从事对台贸易,并于1862年在淡水设立商馆(注:周宪文编著:《台湾经济史》,台湾开明书店,1980年,第328页、第314页、第341页、第332页,第332~333页)。英商德忌利士公司(Douglas S.S.Co.)则控制香港与台湾之间的航运。1871年,该公司开辟了台湾定期航路,往来于安平、淡水、厦门、汕头及香港之间,每两周一班。1873年,又专辟安平至香港航线(注:周宪文编著:《台湾经济史》,台湾开明书店,1980年,第328页、第314页、第341页、第332页,第332~333页)。1881年7月,香港开出的轮船船期表显示,开往汕、闽、台(淡水)等港埠的班期为4天一班,均由德忌利士公司经营(注:聂宝璋编:《中国近代航远史资料》第1辑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84页。)。

      清末台湾与香港贸易,输入以鸦片最多,其次为棉、毛纺织品等。鸦片占该岛每年输入总额的1/2以上,主要由英国商人从印度经香港运入。1870年至1894年间,年均不下40万斤,当时台湾吸食鸦片者多达50万人。据1884年台湾兵备道奏云:“台湾通商,以洋药为大宗,每年进口售银四五百万两”(注:周宪文编著:《台湾经济史》,台湾开明书店,1980年,第328页、第314页、第341页、第332页,第332~333页)。

      台湾输往香港的土货主要有樟脑、砂糖、茶叶等。樟脑是重要的出口品,主要供药用和防腐用,几乎全部转销欧美。1855年时,已有驻香港的美商到台湾收购樟脑,后在台湾西海岸设代办店,包揽樟脑输出,每年运往香港1万担以上,获利至厚(注:周宪文编著:《台湾经济史》,台湾开明书店,1980年,第328页、第314页、第341页、第332页,第332~333页)。1863年,台湾地方政府为挽回利权,实行樟脑专卖制度,提高每担售价,影响到外商在香港转售的利润,故其大为不满。1866年,驻安平英国领事提议废止专卖制,清朝官员兵备道吴大廷不允。外商遂麇集抗议,迫其于1869年签订樟脑条约,外商可凭通行证深入岛内腹地,自由收购樟脑。自此台湾樟脑业实权旁落,产量大增,价格反而下跌。如1890年台湾樟脑售价每担约值30港元,但在香港却可售70元,外商获利之厚可以想见。但其仍不满足,常与不法台商勾结,引起种种纠纷。1890年11月,清朝政府被迫废止了樟脑专卖制度(注:周宪文编著:《台湾经济史》,台湾开明书店,1980年,第328页、第314页、第341页、第332页,第332~333页)。砂糖是台湾传统的农产品,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的刺激,出口量自1867年后逐年增长,1880年最高峰时曾达1.41亿余磅。经香港等地转往其他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了台糖外销的国际市场(注:黄福才:《台湾商业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03页、第92页。)。台茶亦主要经厦门、香港销往国际市场(注:林仁川、黄福才:《台湾社会经济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87页。)。

      在九龙海关设立以前,台湾华商的帆船主要与闽、浙两省口岸进行贸易,但前往香港的也不少。广东官方在港澳附近海面缉私时,曾拿获了不少来往于台湾、香港之间的走私帆船。1874年,香港一些私商为了抗议粤省官方在香港附近海面设卡征税,向英国女王上请愿书,其中特别提到台湾有6个非开放口岸,有不少商人在从事与香港的大量贸易,并据此要求港英政府对该种贸易提供切实的保护(注:徐素琴:《香港与东南沿海的帆船贸易——九龙设关以前》,载《星岛晚报》1993年7月10日。)。清朝政府为了抗衡外轮横行台湾的局面,则于1877年由招商局派汽船参加台湾航运。1886年6月,台湾巡抚刘铭传设置商务局,并购置2艘汽船经营台湾至上海和香港之间的航运(注:黄福才:《台湾商业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03页、第92页。)。从此中国官方航运线路及船数都有所增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