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企业信贷问题的博弈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红娟(1977-),女,陕西宝鸡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2 张艳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2

原文出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

内容提要:

私营企业信贷问题的信息的非对称性使得企业信贷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也使得银行的“惜贷”现象无法消除。银行的“惜贷”和私营企业的违约是我国目前的信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两主体动态博弈的结果,研究银行和私营企业的对策模型不仅对建立有效的金融机制和信用体系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私营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具有很大的防范作用。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4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734(2004)01-0037-03

      一、前言

      私营企业发展要融资,一是靠银行的间接融资;二是靠股市的直接融资。但是,私营企业由于其特殊的企业性质,即和国营企业在融资能力的所有制性质上的差异,造成融资市场上对私营企业的不平等待遇。“据统计,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占GDP 80%的私营经济,只有不到30%的金融资产,其原因就是国有金融支持很难与预算硬约束的民营经济建立联系,他原本就是由预算软约束的国有经济内生出来的”[1],同时,由于社会金融体制存在的缺陷也使一些大的私营企业靠证券市场融资困难重重,对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来说更是可望而不可即,大多数的私营企业只可能在自己能够承受范围内的信贷利息的基础上缩减企业的融资成本。目前,由于我国还不具备发达的资本市场,而且金融市场发展滞后,所以对私营企业来说,最广泛最直接的融资方式还是商业银行提供的“保持距离型”的商业信贷。

      然而,在靠商业银行提供信贷的过程中,问题也层出不穷。银行往往在是否提供贷款的问题上举棋不定,因为仅凭私营企业提供的贷款申请表,银行无法捕捉到私营企业全面、真实的信息,银行和私营企业处于信息不对称的两方,为了使自己在交易中决策更趋于理性,金融机构和私营企业都在为此费尽心机,但是社会固有的“信息摩擦”无法使双方的信息拥有量持平,所以常常会导致私营企业高质量的融资需求和银行资金投放的错位问题。目前,私营企业的融资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已得到缓解,但是纵观其发展的历程,融资难的问题仍是困扰其发展的最大难题。大量拥有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私营企业因缺乏资金或资金迟迟不到位而丧失盈利机会。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融机构存贷比例较低,大量资金得不到有效运用,不良资产攀升,收益率低,亏损严重。这就导致了企业资金大量需求和金融机构资金大量闲置的矛盾,而产生这种矛盾的主要障碍就是信用机制的不健全和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到位。

      二、私营企业和银行之间信息的非对称性

      银行与私营企业在信贷交易的过程中,企业拥有其企业盈利水平等方面的更多、更真实的企业内部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银行不拥有此类信息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由于企业具有天生隐瞒信息的偏好,他不会主动去暴露给银行。尤其在我国信用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使得信用的授受主体之间在信贷过程中所拥有的信息在数量及质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借款人(在这里假定借款人和私营企业主是同一博弈主体)在对自己的风险类型及信贷资金的配置风险等真实情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银行却较难获得这方面的真实信息。况且风险偏好型的借款人也会极力伪装成合乎贷款条件的借款人,他们之间的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在判断贷款人的信用质量,风险类型,资金收回的概率的估计上难度加大。

      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前提下,银行厌恶风险,而企业具有天生隐瞒信息的偏好,所以两方都会利用自己的便利条件,选择使自己利润最大化的方案。企业会在缺乏信息约束与制度约束的情况下,产生机会主义行为,故意隐瞒某些不利于自己的信息,甚至制造扭曲的信息,或者不履行合同中的规定,见机行事获得超额利润或逃废银行债务。而银行为了获得借款人的真实的信用信息和监督贷款的合理去向,势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当搜集的信息成本和监控成本大于其所预期获得的收益时,银行却变得无利可图,因此,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银行为了降低其信贷风险,很难对不同资信的借款人使用不同的利率,而只能使用同样的利率水平,假设银行将利率水平提高的一定水平后,大多数人接受了高利率,却驱使一部分资信较好、风险较小、比较安全的借款人退出市场,而只留下了资信比较差,风险较高的贷款存留在市场中,如同张维迎在剖析二手车市场的柠檬原理一样,这就是所谓的逆向选择。而当风险偏好的借款人借到高利贷款时,由于高利润欲望的驱动,他必然会改变投资项目的性质,使风险加大,这叫道德风险。在企业间接融资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效率,贷款合约签订前企业为获得贷款而隐瞒不利信息,而银行也无力评估企业表外信息,合约签订后企业无视或损害银行利益,加之企业家的个人影响和企业较高的风险性使得以安全性为前提的银行难以有所作为。

      上述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现实生活中银行的“惜贷”心理和私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由此,我们也可从逻辑上作简单的梳理,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银行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作为理性经济人的银行不能无视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的优劣,而必须对其花费一定的成本进行评估或监控。虽然银行可以通过提高利率的形式弥补损失,但是由于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最终的结果是“劣币驱使良币”的市场失灵现象,无形中使银行的信贷风险倍增。因而,银行的理性选择是放弃贷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不在消除信息不对称和健全信用体系的关键环节上下功夫。银行将永远无法摆脱这种“贷或不贷”的矛盾心理。同样,大到整个市场经济,没有健全的信用体系,我们只能在不断的试探中作交易,这样不仅加剧了各主体的交易成本,而且使大量的资本、资源在低效率利用,损害了市场主体的利益,也降低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

      三、私营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博弈模型

      1.基本假设

      假设一:博弈的局中人假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