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经济与全球经济互动发展

作者简介:
陈东琪,博士生导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著有《强波经济论》等。 王忠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师从著名经济学家 董辅礽教授。他在宏观经济、企业管理、人力资本理论等方面有领先的研究。 何茂春,中国社科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WTO问题专家、中国法学会WTO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入世”对策问题研究和国际贸易及投资法律研究。 王重鸣,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文化、创业管理和组织行为。 郭苏 本刊记者

原文出处: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4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为了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探讨中国民营经济与全球经济互动发展的接点与前景,本刊特邀请有关著名学者、专家、民营企业家、政府官员,共聚一堂,共同为民营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创牌创牌再创牌

      经济学家陈东琪首先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提出民营企业要注意当今的经济形势:已经进入买方市场、市场的空隙少了、消费者和同业者更理性了、民营企业由数量性向质量性发展等8个方面的问题。

      接着,他分析说,我国部分民营企业已经完成了一次创业和资本的原始积累,并开始了第二次创业。所以,民营企业要尽快投入主要精力解决好产权制度问题、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内部管理机制;要解决如何依靠制度来创造效率的问题;如何理性选择产业战略和产业转移的问题;如何树立人力资源意识等。

      其中,陈东琪还特别讲述了民营企业如何利用创牌把产业做大、把企业做强。他说,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已经遇到600余起的国际反倾销案件,这与专利意识、环保意识和品牌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在全国至今几乎还没有能在世界叫得响亮的名牌民营企业和名牌产品。

      陈东琪还形象地说:“在如今产品过剩的年代,如何使消费者利用纸币给你的企业、你的产品投上一票呢?如何像印度一样,自己没有种植茶叶,而能打造比茶叶大国中国更有名的茶叶品牌呢?那就是创牌,再创牌。”

      陈东琪建议我国民营企业在完成创业、创富之后,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创牌上,这样的民营企业才能“长命百岁”。

      红顶商人做不得

      “民营企业经过20年的发展,不论是对国家还是对社会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应该要善待自己、看得起自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给我国的民营企业家鼓气、壮胆。

      他说,在全世界、全中国,都能找到民营企业家创业的足迹,他们取得的业绩是有目共睹的。目前,随着全球一体化、市场化的到来,民营企业家要设法把一次创业时积攒起来的资本用好。民营企业不能只满足于区域内的发展,要把眼光放宽到全球。这是由各地资源短缺等客观条件所决定的,走出去是做大做强的很好选择。

      王忠明特别还提醒,民营企业家要有独立的品格,要以做民营企业家为荣,摒弃“官本位”的思想,不要向官员低头献媚、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应该集中主要精力把自己的产业做大,最终实现民营企业具有独立性,这样我们的市场经济就正式形成了。同时,政府也要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讲诚信守规则

      WTO专家何茂春在发言中,讲了这样一个生动的事例:“有一次,我一个朋友4个孩子中的一个做了错事,却不承认,于是他对他们说只要说出来不仅不罚而且还要奖励,最后做错事的孩子终于承认了,我的朋友却一个巴掌抡过去,并称这种做法为引蛇出洞。我可以肯定这孩子今后说谎时再也不脸红。”

      何茂春认为,入世两年多后,我们当前要做的第一要务是培养诚信国民。

      他说,一些国家为了本国利益设置了各种技术壁垒、环保壁垒等来抵制我们的产品出口,因此我们除了讲求诚信之外,还要遵守并利用好WTO的游戏规则。在这些摩擦中企业能快速成长起来,温州打火机在反倾销案中迅速成长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他建议,在反倾销斗争中,企业要相互联合,整体应对,除将国外先进的技术引进来,还可以走出去,到市场所在国办企业,这样就能避免国际争端,而且企业做大做强的内在动力需要国际市场。

      何茂春认为,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保障职业经理人的权益;建立完善的工会制度,保障员工权益;规范操作,保障投资者权益,并使三者相互制约。

      形成绿色竞争力

      王重鸣教授分析指出,企业家的创业过程可以分成多个层次,现在我国的企业已经由家族式的初创业阶段发展到资本型的内创业阶段,原来以个体文化取向和本地人力资源为主的运作方式将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今后必然要向群体文化取向和全球战略人力资源方向发展,由散装走向集装,这是一个发展趋势。

      王重鸣将企业的人力资源和文化取向制成一个模型,来为民营企业把脉。他认为,我国民营企业今后的发展有两个途径,一是走知识型道路,向全国甚至世界挖人才,重庆的一些企业已经在这样做了,他们雇佣欧美国家的技术人员,并挖掘西部地区的人才。二是深化集群型文化取向,挖掘区域的经济优势,降低成本。

      王重鸣指出,现在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竞争对手之间的均衡现象短促,市场优势难以持久,因此除建立核心人才战略、绩效文化战略外,还要有全面的创业策略,即学习型组织策略、服务型组织策略以及战略人力资源策略,形成三者齐头并进的绿色竞争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