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成因与衡量:理论背景及分析框架

作 者:

作者简介:
马九杰(1967-),山东郯城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 100872; 董琦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中国软科学

内容提要:

本文探讨了中小企业信贷约束及其影响因素、信贷约束衡量问题。首先,对形成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两个方面即企业的信贷需求和银行的信贷供给行为,进行了理论背景及概念框架分析。其次,结合相关研究进展的评述,对影响中小企业信贷约束两个方面的因素,包括金融机构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供给的意愿和能力的影响因素、中小企业信贷获取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信贷约束衡量方法及实证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讨论。最后,讨论了理论分析、相关研究进展所具有的政策含义和研究含义。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4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2004)03-0059-10

      由于规模较小、缺乏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缺少健全的信用记录等原因,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比较困难。当信贷获取不满足信贷需求时,中小企业即面临着信贷约束,企业的融资、投资、经营决策、产出将受到影响。中小企业资金短缺、信贷约束问题也是我国政策部门、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但是,如何判断中小企业是否面临信贷约束?如何从实证角度反映和衡量我国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程度?我国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决定因素有哪些?目前对这些问题的专门研究还较少。本文将结合相关理论背景及研究进展的讨论,对中小企业信贷约束成因及衡量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一、中小企业信贷需求、信贷获取及信贷约束

      信贷约束(或称流动性约束)的实质就是企业信贷获取能力受到限制,企业不能获取所希望得到的贷款数额,信贷需求不能满足。

      信贷需求是贷款利率的函数,贷款利息构成了借款企业的成本。

      设定某小企业利用贷款作为营运资本投入生产运营,生产函数形式为:,L为金融机构贷款,贷款投入是唯一的可变成本,为固定投入和其他外生投入。该生产函数具有随着营运资本增加而边际收益递减的特点。贷款成本为,其中i为贷款利率。成本线的斜率取决于贷款利率,利率越大,成本线越陡。那么,借款企业营运利润为:

      借款企业最优贷款额度L*,是由信贷资金的边际产出与利率(即资金边际成本)均衡条件决定,即:。显然,利率越高,企业的贷款额度需求越小,反之则反。

      如果信贷市场是完备的,企业可以根据经营状况和市场利率决定所需要的贷款额度,并取得贷款。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信贷市场往往是不完备的。金融机构愿意发放的贷款数量不能满足企业需要,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只能在信贷约束条件下进行。信贷约束程度取决于企业信贷需求和信贷获取能力,企业可获取的信贷额度与信贷需求差距越大,信贷约束程度越强。而信贷获取能力与企业本身特征(规模、产权特征、业主特征、行业特征、成立年限及信贷记录状况等)有关,同时,信贷获取与当地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能力及供给行为有关。

      关于信贷需求,需要指出:(1)对某一借款企业而言,可能面对不同的借款渠道(包括正规的和非正规的),由于不同渠道的利率不同,决定了借款人企业对不同渠道借款的需求量不同。当利率相对较低的正规贷款不能满足融资需求时,企业被迫转向利率较高的非正规贷款。(2)对某一特定借款渠道,放款人面对不同的借款人,而不同借款人的贷款用途不同,资金投放项目的收益和风险不同,其能够承担的利率不同,对同样利率的感受和态度也不一样。当企业投资收益低或缺乏有利投资机会时,对信贷需求较少。同时,不同借款人的收益不同、风险喜好程度不同,其愿意承担的利率也不同。因而同样利率下,不同借款人信贷需求量不一样。(3)除了名义利率以外,信贷需求量还受贷款相关交易费用(如信息搜集、申请成本、找关系的花费、签约成本等)影响。交易费用高,将减少借款需求,甚至使得一些借款企业由于无法承受而退出借款人行列。

      二、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与中小企业信贷供给

      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小企业的信贷约束直接致因就是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信贷供给不足。实际上,信贷供给就是金融机构愿意供给的信贷数量,是关于金融机构最大可能供给能力和金融机构对借款企业资信(creditworthiness)状况及其履约能力主观评价的函数,可表示为:

      

      其中:S为信贷供给;为金融机构最大可能提供贷款数量,是由金融机构目前的融资能力及成本、信息获取能力及成本、信贷基础设施(creditinfrastructure)以及履约机制(enforcement mechanism)等决定的最大可能供给能力;B为金融机构对借款企业违约可能性及企业其它相关特征的主观评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