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04)02-0136-08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近10年来,在市场力作用下自发形成的小企业集群令人刮目相看,如河北省清河县的羊绒业集群[1]、河南省孟州市的皮毛加工产业群[2]、偃师市翟镇的针织业集群[3]、虞城县南庄村的钢卷尺产业集群等等。这些集群没有改革开放政策惠及的优越区位、没有城市工业那样雄厚的经济基础、没有北京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产业、没有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没有发达地区的高素质人才,对瞬息万变的环境,却表现出巨大的适应性。它们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其竞争优势的来源何在?目前,国际上的企业集群文献中,竞争优势形成问题成为研究焦点之一[4]。但国内外学者选择的案例大多集中在先决条件较好的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且多集中在高技术产业,而对在市场力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中国中部农区村级层次企业集群的研究相对很少。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做一初步探讨。 1 中国中部农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理论分析 1.1 企业集群竞争优势来源的共性 企业集群是指属于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的众多企业和机构因共性和互补性而相互联系并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集聚所形成的群体[5~8]。其地理边界是由企业及相关机构的相互联系与依赖内在决定的,并不局限于行政边界。本文的企业集群竞争优势是指该集群与周围区域相比所具有的高得多的收益递增速度。其竞争优势来源可通过收益递增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来分析(注:李二玲,李小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经济地理,2004,24(待刊).)。 追溯历史渊源,收益递增理论可以分为将收益递增归因于规模经济的马歇尔学派、新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以克鲁格曼为代表)和将收益递增归因于分工经济的亚当·斯密、杨格以及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收益递增源于规模经济还是分工经济,是经济学界从古典到现代一直争论的问题。笔者认为,规模经济和分工经济是收益递增来源的两个侧面,两者在市场经济下相互依赖、相互加强。克鲁格曼认为,报酬递增本质上是一种区域和地方现象,而且支持收益递增的市场、技术和其他使报酬递增的因素在规模上既不是国际的、也不是国内的,而是通过区域和地方经济集聚过程形成的[9]。所以对于企业集群所在区域而言,规模经济和分工经济的双重作用体现得更为明显。规模经济能引起经济的持续增长,分工经济能带来生产率的提高,企业集群收益递增来源是规模经济和分工经济的叠加。但由于协调(或组织)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存在,规模经济和分工经济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会发生冲突。而集群企业之间的网络组织关系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资源共享、风险共摊、优势互补、专业化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收益,即有效地实现集群的规模经济和分工经济,而且还可以缓和由分工深化而引起的交易成本与分工经济、由扩大规模而引起的协调成本与规模经济之间的两难冲突,即减缓了由规模经济和分工经济而带来的负面矛盾,扩大了二者发生作用的范围,成为集群有机体的调和剂。所以集群的收益递增速度必然大于其周围非集群区域的收益递增速度,其静态的竞争优势就表现为规模经济、分工经济和网络联系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规模经济是集群点元和面的外延扩大;分工经济能引起个人和企业生产率提高,是集群内点的内涵增加;而网络联系是集群内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向心力、凝聚力,是区内线的致密性,三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企业集群不可比拟的强度和韧度,是企业集群经济增长的三个维。 企业集群动态的竞争优势可以表现为集群内大量新企业的衍生、分工的逐步深化和网络创新的普遍发生三个方面。它其实是静态的竞争优势在时间轴上的保持和增强。规模经济、分工经济和网络联系三者动态上的数量增加和协调互动是企业集群发展的驱动力所在。 作为企业集群的一种类型,中国中部农区企业集群也应具有一般企业集群竞争优势来源的共性。但是,由于特殊的发展环境,该类型集群也会具有一些特殊性。 1.2 中部农区企业集群竞争优势来源的特殊性 为了分析中国中部农区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笔者于2002年11月和2003年12月对豫东平原上典型的乡村地域——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企业集群进行两次实地调查。样本企业的选择依据以下原则:(1)调查的生产经营企业数量超过其总数的1/10;(2)调查的企业要具有代表性:既兼顾不同规模(如大、中、小企业兼顾),又兼顾不同类型(如垂直一体化企业和中间产品生产企业兼顾,生产经营企业和家庭组装户兼顾)。据此,笔者选择了23家生产经营企业和10户家庭组装户进行了实地访谈。同时,还对稍岗乡政府、钢卷尺行业协会及其它配套产业的企业进行了调查访问。调查结果表明,该农区企业集群不仅具有规模经济、分工经济和网络联系,其竞争优势来源还表现在以下特殊方面:高频度全方位模仿性创新的发生、中原文化背景、制度扶持和较低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图1)。
图1 中国中部农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示意图 Fig.1 Sourc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enterprise clusters in the rural Central China 2 南庄村钢卷尺企业集群案例分析(注:感谢虞城县王计富副县长、稍岗乡万正华书记、东方量具有限公司许秀章总经理、华新量具有限公司吴海运总经理、江华量具有限公司范兴杰主任、南庄村支书林建良等同志在笔者实地调查过程中的热情帮助。) 南庄村地处河南省虞城县稍岗乡,北靠301国道,南隔乡政府与陇海铁路相距不足4km。自1993年第一象企业创办以来,该村钢卷尺工业发展迅速,并逐渐辐射到周围10km范围的村镇。截止2002年底,集群内钢卷尺生产经营企业已达228家,家庭组装户150多户,吸引外来人口6000多人。年产卷尺5×
只,占全国70%以上的钢卷尺市场份额,远销俄罗斯、韩国、土耳其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产值4.2×
元,占全乡工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2002年南庄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916常驻居民中,80%直接或间接地从事钢卷尺生产经营活动。这个曾经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村,农民收入以远远高于河南省及虞城县的平均递增速度增长(图2)。到2002年,该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河南省和虞城县的4.5和6.2倍。昔日的穷乡僻壤之所以能击败国内29家国营企业,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钢卷尺产销基地,其根源就在于适应时代潮流的新型企业组织方式——企业集群在本地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