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族企业管理专业化水平的演进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前兵,男,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439 丁栋虹,男,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上海 200439

原文出处:
财经科学

内容提要:

本文依据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和分工效率理论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提出一个基于交易费用和分工效率的耦合模式,并依据该模式指出家族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应是一种动态的均衡过程,家族企业在由家族管理向专业化管理方向转变过程中,并不是管理专业化水平越高越好,而应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专业化水平。这个合适的管理专业化水平也应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复印期号:2004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306(2004)02-0017-05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家族企业的快速发展,理论界对于家族企业和家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家族企业的管理方式及其变革问题就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从现有的文献中不难发现,到目前为止,人们主要是从节约交易费用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这种分析方法无疑是片面的,因为它忽视了家族企业由家族管理向专业化管理转变之后的效率提高。其实,家族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即管理的分工和专业化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人与人的关系。前者涉及到分工效率,后者则影响到交易的性质和数量的变化。因此,对家族企业管理方式变革的分析就必须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而不是只探讨其中的一个方面。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将综合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和分工效率理论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一个交易费用和分工效率的耦合模式,并用该模式描述家族企业管理方式变革的动态演进过程。

      一、家族企业管理专业化过程中的交易费用

      用交易费用来分析经济组织问题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范式,正如威廉姆森所言,任何一个能表述为协约问题的经济——组织问题,都可以在节约交易费用这个意义上进行深入的探讨。康芒斯把交易分为三种,即市场交易、配额交易和管理交易。但在诺思的《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中,交易也可以分为人格化交易和非人格化交易。本文将在诺思的分类基础上研究家族企业管理方式变革过程中交易费用的变化。

      (一)人格化交易过程中的交易费用

      交易是指在经济领域中所有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活动。交易的目的是人们从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消费资源和生产资源。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条件下,微观构成成员比较稳定,个体的迁徙是比较少见的,因此市场的范围也是比较稳定的。人们通过反复不断的日常接触和反复交易,市场微观主体之间逐渐建立起熟稔的个人关系,这时人们之间的交互活动就构成了人格化交易。人格化交易的核心是彼此之间的信任。信任在这里是一种治理机制。一方对另一方的信任是对对方不利用自己的脆弱性而行使机会主义的信心。这种信任是有前提的,人格化交易是在一个“每个人认识每个人”的社区环境下进行的,交易者之间逐渐建立起一个彼此心照不宣(也很难化为言辞或文字)的共同信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几乎所有共同信息都是“具体的、未编码的、未扩散的”,为每个体系中成员所心领神会;并且个体的具体身份极其重要,甚至可以说,正是个体的具体身份使他获得被纳入这个信息体系的资格和能力。而由这一共同信息体系出发,成员之间逐渐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和对彼此的信任。信用的维持也主要通过人格化的方式实现。换言之,并没有有形的契约规定或严格的法律规范对背信行为进行惩罚性制约。但如果交易者一旦背信,事实上的成本将是大得无法估量的。因为在这里,“每个人认识每个人”,因此其背信行为将迅速为所有市场主体获悉,不会再有人愿意与这样的背信者进行交易,于是,他将被视为不可信任的人而被群体共同摒弃,被排除在交易市场之外。在封闭的家族企业或泛家族企业中,企业成员之间以血缘、亲缘、姻缘、地缘和业缘为纽带联结在一起,成员之间的交易持久而固定,人们以信任和忠诚来维持彼此的关系。虽然也会有一定的制度规范,但很多情况下是虚设的,人们之间的交易主要是以人格化的方式来进行。比如家族企业的所有者在请一些亲戚朋友进入企业工作的时候,他们并不需要就待遇、收入等问题进行讨价还价,达成一个正式的协议。

      人格化交易节约了封闭的家族企业管理的交易费用,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家族成员具有利他主义倾向。所谓利他主义是指减少自己的消费以增加他人的消费。利他主义使得家族成员在交互活动过程中节约了讨价还价的时间和精力,减少了交易执行的监督环节,避免了由于个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机会主义行为。利他主义使沟通变得容易,各种矛盾和扯皮现象大大减少。利他主义作为家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其实也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而意识形态是种节约的机制,通过它,人们认识了他们所处的环境,并被一种“世界观”导引,从而使决策过程简单明了。

      第二,家族企业成员的心理契约成本低。心理契约即雇佣双方对雇佣关系中彼此对对方应付出什么,同时又应得到什么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心理契约对工作满意、离职意向和组织政策有显著影响。雇佣双方心理契约的一致性越高,雇员对组织的满意感越大。以“五缘”为纽带联结在一起的家族企业成员在企业中具有高身份感,高就业稳定性,高情感投入。因此,他们和所有者之间的心理契约具有高度一致性,降低了所有者和其他成员之间的心理契约成本,节约了交易费用。

      第三,家族企业成员之间的高度信任大大节约了家族企业管理的交易费用。信任来源于对对方不采取机会主义或败德行为的信心。由于人们违背信任成本的高昂,根据“一报还一报”的原则,人们有足够的动力维持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信任往往和忠诚联系在一起,忠诚是在价值认同基础上的服从和效忠,也是对家族企业目标和利益的认同。在家族企业中,对家长式权威的服从和忠诚将使得组织的激励—治理结构设计变得非常简单和成本低廉。同时,从委托——代理角度去看,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产生的代理成本也是很小的。

      (二)非人格化交易过程中的交易费用

      非人格化交易的特点在于交易双方无须有任何的私人关系或相互了解,交易得以实现单纯依靠契约约定(包括一些隐性契约约定,也即双方默认的公共信息)及外在的法律约束,而契约则(原则上必须)由双方自由缔结。在契约缔结之前,首先,必须存在的是社会群体对契约规定有效性和最终仲裁性的普遍默认,作为外部强制性规范的法律,则是对契约规定的一种有效补充,并给交易者提供一种“威慑”机制。家族企业管理专业化主要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另一个是管理的职能分解,企业建立纵向管理层级和横向管理职能部门。在这里,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经营者和企业普通成员之间不需要有任何特殊的私人关系,他们以自己的理性,通过相互博弈,达成一个具有法律强制力的协议。因此,家族企业管理专业化实际上也就是非人格化的交易过程。然而,由于个人的有限理性、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性等多方面因素,使得家族企业管理专业化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大大提高。

相关文章: